水浒传:宋江被刺配江州,为何担心兄弟们救他?

2024-07-04  本文已影响0人  艳过留声

《水浒传》第35回,宋江带着众人要去梁山泊入伙,途中遇到石勇,给了宋江一封书信。宋江看后,得知父亲“亡故”的消息,把兄弟入伙的事写了一封书信,自己一个人回家奔丧。

回到家,庄客们见到宋江,都来参 拜,宋江看到弟弟没穿孝服,心中大怒,张嘴就骂。此时屏风后转出宋太公,道出原委。

原来的,这是宋太公诈“亡”,只是为了见宋江一面。又担心宋江做个不忠不孝的人,上山落草,因此盼望着宋江回家。

宋江听后,纳头便拜,忧喜参半。然后听说皇帝大赦,民间犯了大罪,尽减一等科断,不会害了性命。宋江父子安睡。

到了凌晨,两个都头(因为朱仝、雷横出差了)听到风声过来捉拿宋江。宋江被解到官府,知县时文彬心里八分开豁他,宋太公又上下打点。然后减罪成“把宋江脊杖二十,刺配江州牢城。

宋江和两个防送公人一路前往。走了一天,要路过梁山泊,宋江担心弟兄们救他,和两个公人说宁可多走几里,可从小路穿过去。

话说宋江为何要走小路,担心兄弟们救他呢?想必有几个原因。

一是父亲的嘱托

前面提到宋江回到宋家庄,宋太公说明自己写信的原因,其中一个是担心自己的儿子一时被人撺掇,上山落草,做个不忠不孝的人。

原著中第36回,在宋江临行前,宋太公也把宋江叫到僻静的地方叮嘱:

“你如今此去,正从梁山泊过,倘或他们下山来劫夺你入伙,切不可依随他,教人骂做不忠不孝。此一节,牢记于心。”

宋江本身也是个孝子。《水浒传》18回,宋江出场,说他于家大孝,人皆称他做孝义黑三郞。

既如此,他肯定不想违抗父命,要做个不忠不孝之人。

二是身上的使命

纵观《水浒传》全书,宋江的使命报效国家。后期不得已上了梁山,成为管理者后,把梁山泊的聚义堂改为忠义堂。

加之九天玄女(后面原著内容,以后会分享)的提醒。他身上的使命不是简简单单地草草地上山入伙,而是要带着这群把他当成主心骨的兄弟们奔个好前程,洗脱身上的污点,为国效力,光宗耀祖。

这也就注定他入伙梁山不会太过容易。

昨天的文章提到,很多人和我有同样的担心,担心宋江上山,就此黑化。这次“奔丧”,让他改变了行动路线,接受国家法度的处罚,要做个忠孝两全之人。

所以差一点黑化的宋江又被拉回到“白”色 区域。而后面,他不得已,还是要上梁山,想招安。

这些都说明宋江这个人物是立体的,丰 满的。而非简单地评价“非黑即白”。

三是过往和兄弟的情谊让他左右摇摆

如果说宋江行侠仗义,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给晁盖送信时,自己身为国家官员,但还是在心里划定了一条界限。

这一次去花荣山寨,差一点幸命不保。生死攸关之际,是清风山的三个头领救了他,他感念兄弟们的情谊,所以才无形中成了leader,而且大家还都愿意听他的。

但回到家中,看到父亲,他的思想又发生了动摇。觉得上山太过草率,加之皇帝大赦,可能也让他的心有了一丝希望。

当年武松重逢时,武松身上有21条人命,还想着“异日不死,受了招安”(见第32回)。

和武松相比,自己的罪行何足挂齿。所以才选择绕路梁山泊,接受国家的处罚。

当然后面宋江在浔阳楼呤诗,又一次面临生死危机。又是梁山泊众好汉相救。那一次,他是不得已,要走上梁山,开启另一番人生道路。

这是后面要和大家分享的内容了。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