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多芬第九交响曲观后感
2020-10-05 本文已影响0人
xiaoqiaobian
前言:真的很久没看一场音乐会了,碰到疫情和一些特殊原因,今年基本没有真正出来放松玩过。这是一次偶然的相遇,从下定决心、购票、观影只用了4天的时间,终于等到了中山陵音乐台演出的贝多芬第九交响乐。
对于贝多芬的了解。古典音乐作家,以命运交响曲和G大调为代表作。今年是贝多芬230周年诞辰,其实也是世界音乐史的盛宴,来自中国交响乐团的李心草(指挥)给我们呈现了最终交响乐——第九交响曲。
对于交响乐的认识。交响乐真的是一个庞大的项目管理工程。首先从指挥到乐手,再到歌手,发声的工具都不一样,但却要求节奏一致。这里特别佩服李心草老师,通过一根小小的指挥棒,分配时间、人物、事件,50个人的乐团竟然没有一个跑调。其次乐手都有明确的分工,弦乐器、木管乐器、铜管乐器、打击乐器,每个人只负责自己的乐器。最后交响乐演奏时间比较长,根据演奏时间分多个篇章,每一个篇章的旋律不尽相同,但终章会把之前的进行串联,好像是呈现一部完整的古典话剧。
对于音乐的认识。旋律是有规律可循的,不同的个体发声都不同,但是有高低音之分。不同的地区的民族语言不同,但是却可以互相欣赏彼此的音乐。这说明人类天生对于有节奏,有规律的声音持放松状态,通过大量的观看,学习音乐,还能联想到视觉画面。
学习音乐从有节奏的发声开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