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维特的烦恼》: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辛弃疾曾经在他的词中写道:“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意思是年轻的时候还不懂得忧愁的滋味,只为了写词才勉强形容忧愁的感觉。
长辈们经常对晚辈说:“我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米还多,年纪轻轻的,懂什么呀?”
年轻人确实因为人生经历相对较少,思想比较单纯,但是比较起中年人的圆滑和老年人的保守,年轻人最贵重的品质是热情、勇往直前、并且具有反抗精神。
一直以来,年轻人都是实现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古今中外,各种感动中国、感动世界、感动全人类的伟大故事里,从来少不了青年才俊这样的人物角色。但是最近的新闻里,也出现了一些年轻人轻生的新闻,比如华山跳崖事件、峨眉山跳崖事件等,实在令人唏嘘。
到底是什么让他们在最美好的年纪选择放弃生命?
答案可能在托尔斯泰的名句里:幸福的家庭个个相似,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如果从这样一个角度来阅读世界经典名著《少年维特的烦恼》,会有更多的感悟和启发。
《少年维特的烦恼》发表于1774年,作者是歌德,他被称为德国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作品非常多,早期因为《少年维特的烦恼》而声名大噪,后来又因为《浮士德》而流芳千古。
《少年维特的烦恼》篇幅不长,据说歌德只用了4天时间就完成了作品,一般读者只要花两个多小时左右就能读完。
更有意思的是,这部小说的情节并非完全虚构,第一部分带有作者歌德本人浓烈的自传色彩,而第二部分情节来自歌德一位友人真实事件的改编,而且小说用的是书信体,由一封封信组成,用的是第一人称,所以读起来感觉格外真实。
我中学时第一次阅读《少年维特的烦恼》,印象中维特是一个富有激情又特别感性的少年,他全心全意爱着绿蒂,但绿蒂已经有未婚夫了,于是维特在求而不得之下,用手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当时并不喜欢维特这个任务,觉得他神经质,情绪不稳定,而且太脆弱了,竟然因为失恋去自杀,不明白为何这样一部小说能够成为经典?直到最近,我重读了一遍《少年维特的烦恼》。
也许是人生经历赋予我理解上更多的可能性,这次感受与年少时不一样。我看到了维特背负的多重压力,既有来自封建社会对个性的压抑,也有来自内心自我意识的冲突,更有来自现实生活的无奈和绝望。
而爱情,只不过是压垮维特的最后一根稻草罢了。
如果简单把小说概括为“维特追求绿蒂失败而自杀的爱情故事”,就太过于片面了,而离开作品的时代背景来谈论作品本身也是非常草率的。维特看似脆弱的自杀行为,应该有更丰富深刻的解释。
封面1.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事物毁灭给你看
维特生于富裕的中产家庭,天性善良,无拘无束,热情奔放。刚开始他的忧愁只因为一场“小失恋”——一对姐妹花中的姐姐爱上了他,而他却钟情于妹妹,为了减少伤害决定离开姐妹俩,选择独自前往陌生的城市。
一路上,维特的心情都非常美丽。他乐观积极地看待生活,从他人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认为“一切都会顺利解决”,母亲担心婶母是个恶妇的忧虑是多余的,“误解和怠惰也许比狡诈和恶意还要误事”;而旅居的城镇在他眼中有“一片难以形容的自然美景”,细微的小事都能让他感觉幸福,“完全沉湎在幽静的情趣中”。
维特清楚地知道世人不平等,也不可能平等,但他从不为了保持自己“上等人”的身份而疏远“下等人”。他快乐地来到小山村瓦尔海姆,与当地的贫贱百姓相处得特别好,尤其喜欢和穷孩子们一起嬉戏,与他们分享糖、黄油面包和酸奶,每个星期天,他还会赞助菲利普家的孩子一个铜币。他也非常关心村民的生活,会认真听庄稼汉诉说自己对主人寡妇的爱慕,站在庄稼汉的立场去理解这种感情的真挚。
而他之所以爱上绿蒂,也是因为第一次见到绿蒂的时候,她正被6个孩子(她的弟弟妹妹)簇拥在中间,她细心给弟弟妹妹分面包,温柔亲切地与他们交谈。正是这种充满母爱的画面,以及温馨恬静的感觉,令维特深深着迷。
总之,男主人公维特原本是一枚妥妥的正能量青年,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因为他的心中充满了美好,所以满眼所见皆是美好。
但也恰恰因为这种美好太过于完美,所以当现实侵袭而来的时候,维特的价值观崩塌了,就如耸入云霄的高塔,一旦倒塌造成的损害自然要比茅草屋厉害得多。
正应了我们常说的那一句,期望越大的,失望就越大。而所谓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事物毁灭给你看。
当维特辗转大半年后重新回到瓦尔海姆,看见的是满目疮痍——穷苦的人更穷苦了,曾经默默资助的孩子死了,孩子的父亲也得了重病,一家人毫无希望地挣扎在生存线上;而那个热烈爱着女主人的庄稼汉因为杀人被判了死刑,维特为了救他四处奔波最终还是“罪无可赦”;曾经非常友善热情的绿蒂未婚夫阿尔贝特,明显对他表露出厌恶之情;而维特最看重的绿蒂,那位善良天真纯洁毫无心机的“天使”,也变成了“精明”的妇人,她竭力维护着封建礼教上的体面,又贪求维特对她的痴痴爱恋,既流露出内心对维特的喜爱,又困守着封建婚姻的命中注定。
我们在现实中也同样如此,你设想一下,被什么人出卖的时候,我们的心最痛?是敌人吗?是陌生人吗?不,是被自己最亲最爱的人出卖的时候,我们的心最痛。
因为曾经有过团圆,后来的分离才更显悲伤,因为曾经有过幸福,后来的不幸才更显痛苦,因为曾经有过美好,后来的破败不堪才更让人绝望。
2.所有人都戴着虚伪的面具
因为不愿让心爱的绿蒂困扰,也不愿意阿尔贝特为难,维特忍受着万分不舍离开了瓦尔海姆,也结束了这种自由自在的生活。
维特先是到公使馆工作,但公使是一个官僚做派十分严重的上司,对维特的文稿吹毛求疵,当发现维特与C伯爵关系亲近的时候,又心生不满处处刁难。而C伯爵非常欣赏维特的才华,他邀请维特到家中参加聚会,却因为其他贵族反对而“请走”了维特,让维特受尽嘲讽与鄙视,同时也看穿了封建社会等级制度的丑陋与伪善。维特愤而辞掉公职后,曾应某侯爵将军的邀请到猎庄居住,但侯爵墨守成规、陈旧死板,两人在精神层面难以沟通,维特只能再次离开。
用现在流行的话来说,鬼才知道维特经历了什么!情场失意、怀才不遇、遭人非议、精神落寞……现在的双失青年也最多是失恋+失业,但维特却几乎失去了所有。
在我们这个时代,只要你愿意努力,总能够凭借自己的生活过上舒适的生活,我们拥有追求自由和表达意志的权利,也有追求公平和道义的权利,幸福纵使暂时离开,也终究不会走远。
但是维特并没有,他身处欧洲的封建社会统治之中,面对不公,除了心生抱怨之外,毫无改变的希望,面对诽谤他的贵族,他空有满腔的怒火,却没人愿意理解他,即使是他原先十分敬重的C伯爵和十分喜爱的B小姐也都趋炎附势、随波逐流,并没人真心站在他的身边。
所有人都戴着虚伪的面具,被封建等级制度束缚在一个互相倾轧、虚伪自私、同流合污的世界里。维特的绝望不在于自己遭受的待遇,而是愤怒地控诉着封建社会对人性的压抑。
因为比邪恶更可怕的,是伪善。伪善的人会让你体会到被欺骗和背叛的感觉,这是对个人自尊心的吞噬。有句话说得好,失恋难过,并不是因为失去了那个人,而是那个人的拒绝和否定损害了你做人的尊严。伪善的人让你产生的是对自我的怀疑与否定。
3.孤独从爱上一个人的时候开始
维特对绿蒂属于一见钟情,不是因为绿蒂的美貌,也不是因为绿蒂的才学,而是因为绿蒂散发出来的善良与爱心,她全心照顾弟弟妹妹,主动帮助穷苦的可怜人,对身边发生的不幸都怀有怜悯之心,是接近“圣母”的一种气质。而在日常相处中,维特还了解到绿蒂热情、开朗、善解人意的一面。
但绿蒂是有未婚夫的,这个事实从一开始就横亘在两人之间。于是维特把她当成妹妹一样用心的疼爱着,而绿蒂也心安理得地享受着这种关爱。直到阿尔贝特回来,他对待维特十分友善热情,维特也对他赞誉有加,为了不让他俩为难,维特离开了瓦尔海姆。
但外面的世界并不会因为维特失恋就给予他同情和抚慰,反而给他一次又一次的沉重打击,怀才不遇,四处碰壁,维特发现自己乐观、善良和友爱的价值观,在封建现实社会面前根本格格不入、不堪一击。所有外在的希望都破灭了,维特只得牢牢抓住爱情这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他以为,即使全世界容不下他,还有绿蒂愿意收留他,还有瓦尔海姆这个小山村可以疗伤。
于是维特重新回到心中的世外桃源瓦尔海姆,却应了那一句“沧海桑田,物是人非”,远处偏僻的小山村也逃离不了世道的倾轧。穷人永远都在遭受不公和欺凌,他们没有改变生活的能力,更没有翻身的机会。
而绿蒂和阿尔贝特这对夫妻给了维特最后的致命打击。阿尔贝特不再像婚前对待维特那样友善,甚至摆明不欢迎这个“情敌”,尽管维特克制着自己,从未对绿蒂有过越轨的行为。最伤人的是绿蒂的态度。她向维特释放出“我也非常喜欢你”的信号,当断不断给了维特绵绵不绝的希望,却一次次用封建礼教作为武器,狠狠刺伤了维特的心。
绿蒂是自私的,而维特也看清了这种自私,原来从爱上绿蒂那一刻开始,他就注定了孤独无依。他曾以为绿蒂是世界上唯一能完全理解他、懂他的人,但是到头来,自己不过是封建礼教的牺牲品而已,是绿蒂屈从于封建婚姻之外,追逐爱与自由的一点点调剂,她不会为了维特而反抗,她也不会站在维特的身边。
连心中最完美的爱人也不再完美了,爱情变成压垮维特的最后一根稻草。至此,他走向了绝望的深渊,向阿尔贝特借来手枪,终结了自己的生命。
就像维特与阿尔贝特曾经激烈争论过的一样,他的自杀并不是因为懦弱,而是对社会不公的彻底控诉,是对个性解放的自由呼喊,是对压制人性的封建制度的强烈反抗。
读完《少年维特的烦恼》,你理解维特了吗?我想,我们真的应该感恩自己生活的时代,对比一下维特,又还有什么事情能让你感到更绝望的呢?
维特经历的一切,在当今时代,都可以找到解决的办法,尽管世界上还存在贫穷和不公,人性丑陋的一面也并不会彻底消失,但是我们可以任性地追求个性,可以自由地恋爱,可以选择我们想要的生活,只要你愿意,生命就有无限可能。
这些都是千千万万个维特少年求而不得的东西,确实我们唾手可得的人生。
愿你从少年维特的绝望中,学会珍惜当下生活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