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感·真实的可贵
事件一:上周在处理学生情况时被班主任说我不如学校同事陶老师专业,听到这句话的时候我身体立刻变冷,变得僵硬,我觉得自己遭到了否定和指责,愤怒又难过。然而,恰恰是这个否定,让我愤怒的同时突然有了对自身的更加清醒的认识。在最近几天里开始看买了好久的关于抑郁症的书,这时才意识到,原来许多东西,学跟不学,道听途说的了解跟专心专意的学习,效果如此不同。同时对“专业”有了更多的敬畏,专业就是专业,只有更加的用心,更多的投入,更深入的了解,才能解决更棘手的问题,也才更有发言权。与此同时,再回顾同事的“直言不讳”,我都不觉得生气,反而多了感激和庆幸。别人可能多少都会碍于面子给自己鼓励和肯定,但这样的假象会让我在舒适中失去对现实的判断力。这次的真实给我更多的关于定位与专业发展的思考。
事件二:二姑姐来我家小住,和婆婆聊到管孩子,随口说了一句比较强硬的话。我当时听了就很不舒服,这份不舒服不仅仅是对这种强硬教育的不认同和反感,更是担心本来就强硬、不过时时被我们劝阻的婆婆会更加找到共鸣、更加自以为是,引发更加激烈的祖孙冲突和家庭矛盾。我在自己消化这件事还是表达自己上犹豫纠结。说出来,怕人家觉得自己太小心眼儿,随口的一句都要小题大做。不说出来,又担心以后她还继续助力婆婆怎么办,战争可是我家的!犹豫之后,我决定:她可以表达自己,我也可以表达自己,我不说,她怎么知道有的话不能随便说呢!于是晚上编了一条长长的短信,表达了自己的观点,担心,当然,也肯定了婆婆带孙子的辛苦。发完之后心里那个轻松!
现在再看,其实我的“轻松”,是来自于没有继续以往那种压抑自己的模式,允许自己用真实的一面去碰撞别人。小时候的经历让我对任何有可能引发冲突的事情都采取回避和讨好策略,但这样不仅让自己憋屈,而且别人也不知道我到底介意什么,人家只是按照自己的行事风格说话做事,却根本不知道再我这边引发多大的波浪。或者说,即使别人可能意识到会引发我们不舒服,但我们不表达出来,别人也不会觉得多严重,当然会选择继续做自己。但是当我们选择了表达,就意味着让自己的情绪和想法得到释放,意味着让别人意识到界限,甚至是给了对方自我反省、修正自己的机会。
终于明白了为什么之前在心理工作坊学习中,不管是萨提亚还是格式塔,都会强调“真实”,因为它真的太可贵了!有时候我们不敢面对真实,不敢做到真实,因为觉得真实会带来危险,比如伤害他人,关系破裂,引发自身痛苦回忆和消极感受(事实上当然可能会的)。但实际上,如果我们去创造更多的真实体验,我们才会知道:真实,更多的时候,是会带领我们更加靠近真相,会让我们内心更加舒畅,会让我们和对面的那个人关系更加健康,会推动双方一起成长。想想,不是特别美好的事情吗?
做个真实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