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面鱼纹盆,居然不是“盆”,而是“瓮棺”
2022-05-06 本文已影响0人
枯藤凝霜
第一次去陕历博,令人开心和兴奋的事件之一就是看到人面鱼纹盆。
为什么开心为什么兴奋?因为看到了历史书上照片里的东西。之前只在历史书上见过,见到了实物就很兴奋。
半坡遗址,距今有6000-6700多年历史,是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聚落遗址。半坡人会磨制石器、制作骨器、烧制陶器。
半坡人的陶器以红黑色的彩陶最为典型和特色。红底黑色花纹,配上几何图案的纹饰。
就像是这样。️
![](https://img.haomeiwen.com/i23850991/a9cd9d10ba8fdbba.jpg)
彩陶中间,具有代表的就是人面鱼纹盆。(所以它有幸登上了历史书。)
在第一次见面之前,我一直以为人面鱼纹盆就是半坡人用来盛水或者盛东西的生活工具,就像是我们日常使用的水盆一样。结果,现实告诉我,并不是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23850991/d0c3d0174a59ca00.png)
虽然叫做“盆”,但是,从博物馆的真实文物中可以清楚的看到上面的两个小孔。说明,它并不是用于盛水的工具。
根据讲解的小姐姐介绍,人面鱼纹盆,在新石器时代被用于“瓮棺”。更准确一点,多用于仰韶文化半坡类型孩童葬具“瓮棺”的顶盖。
陶盆底部的小孔,是供死者灵魂出入的地方;内壁所绘鱼群围绕人面,可能是一种图腾,也可能是生者对于死者的祝福或是长辈对于晚辈的亲情。人面鱼纹盆可见先民生活的艰难,同时他们又淡然面对生死的态度。
![](https://img.haomeiwen.com/i23850991/f6e93bf80396a9aa.png)
我更加感慨的是博物馆里的实物比书上的图案更加清晰。人面鱼纹清晰可见,红底黑纹色彩鲜艳。不得不感慨于时间和物件的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