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号玩家好文推荐风云汇萃万卷好书读书会

有些人夸下海口,你信不信

2023-09-03  本文已影响0人  乐健君

都2023年了,还有人敢明目张胆地叫嚣“包治这个”、“包治那个”的。

这可不是一般的嚣张。

如果不是亲身经历,还以为之前那些暗戳戳地躲在角落里,往电线杆子上贴“包治百病”小广告的人,早就都集体歇菜了呢。

哪曾想,小小中药铺子里“坐堂医”的女助手,口气都可以那么大。

“睡眠不好?我们绝对可以包治!”

好久好久没有听到“包治”这个词儿了。

如果时间倒退个二三十年,这种瞪着眼睛说瞎话的“大忽悠”,很有可能,就把我忽悠瘸了。

如果我说,若干年前,曾经被忽悠瘸了的人,远远不止象我一样的少数人,相信,很多人都会同意。

今天,尽管老百姓对那种张口闭口的“包治”,还没有形成“群体免疫”,但是,心里的戒备和警惕,个体的防御能力,还是不低的。

只有几个平方大小的中药铺子,除了靠墙摆放着一面的药匣子,剩余的空地儿,被并排摆放的三张窄窄的小床,挤占得几乎没有什么可以下脚的地儿了。

一眼便知,这是兼着中药铺子的小诊所。

如果,不是想就近买几两五味子,还真不知道,哪年哪月,才能跨进这家中药铺子的大门。

趁“坐堂医”的助手,在等子上称五味子的时候,我瞄了一眼,摆在柜台上“坐堂医”的名片。

名片上虽然没有标出他的助手口中的“包治”,但还是在本就不大的名片上,用与“坐堂医”大名同样大小的字体,在名字后面的显著位置,特别标注了他的拿手绝活:

——专门针对睡眠问题。

如果不是近来多日,家中有人遇到了睡眠质量问题,还真没有多余的心思,从柜台上的名片盒里,抽出“坐堂医”的名片,认真地瞄上几眼。

也不可能随口向称药的“助手”,发出一问。

差不多走遍了全市所有的三甲医院,光主任医师级别的医生,咱都挂了不少于两巴掌的号。

穿梭于这个三线小城里的中医院、综合性医院和中西医结合医院之间。

前后折腾了小半年儿,都没能得到根本性治愈的毛病,你一个“坐堂医”的小助手,眼睛都不眨一下,只是用上嘴唇下嘴唇一碰,就能“包治”得了?

我不是不想相信,而是,不敢相信。

我眼神儿里,那一万个不相信的信息,脑子没硬伤的人,都能捕捉得到。

当然,包括眼前这个眼珠子骨碌碌直打转转的女助手。

“不信,您可以周六周日这两天过来一下,通过医生出诊的场面,看看我们家的医生,是有多么地受欢迎。”

她不这么说还好。

这么一解释,反到让我猛然间回想起,多年以前,家里的老太太,只是为了去占一瓶囗服液的便宜。

去为某个品牌的口服液,去站台助阵的事情。

那件事,至今都让我耿耿于怀。

看着这家中药铺子那块并不显新的牌匾,不纳闷儿,是不可能的。

十之八九的没在“包治”中,被治愈的人,为什么能心平气和地接受失败?

越来越多的骗子,被扯掉底裤的年代,为什么总有人对“包治”深信不疑?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