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WOOP,实现Change

2018-10-14  本文已影响99人  WendaoSolemn
《WOOP思维心理学——开启梦想与成功的秘密》.jpg

在痛苦中思考现实

生而为人,最大的痛苦就是认为自己可以免受所有痛苦。

一点遭遇

最近在科研中遇到诸多问题,无论是论文阅读还是编码实现,都或多或少被卡了壳。当一个问题辗转几天未得到解决时,心里便升腾起阵阵焦虑。如果还有截止时间的压力,自己反而愈发无法深度思考,慌慌张张地在浅层里来回折腾,甚至于逃避进一步行动,以免再次承受撞南墙的挫败感。

周五旁听硕博中期答辩,看到同侪们的累累硕果,又更加衬托出我的苍白来。在这种场合下,在真实的对比之下,我再一次赤裸裸、无法逃脱地看见了自己的“模样”。

这时候,我再一次想写点什么。

一点感受

再一次”……真是一阵刺痛的讽刺。

只有我自己心里明白,其实类似的场景不止一次了,类似的问题大大小小也不止一个了,造成的深深浅浅的焦虑压力也不止一点了。可能积攒到了今天,我才觉得真有必要写下来,真有必要认真分析罢。

这其实是一种被逼无奈,被生活扔出的问题逼迫着思考。如果逼迫的程度稍微轻一点,那么我就会觉得轻松一点,改变现状的动力也就会少一点;如果逼迫的程度更重一点,那么我就会觉得有压力,会焦虑,会烦躁,会恐惧,为了减轻这种不适感,就会采取更多行动——采取的行动或多或少会改善现状,降低逼迫的力度。

这就是典型的癞蛤蟆型行为方式——戳一下,跳一下。自己也会追问自己:

那为什么不能主动往前跳呢

对啊,为什么不能呢?

心理咨询师陈海贤会告诉我,这是因为自己是被焦虑驱动而非创造驱动。

焦虑驱动下的行动是为了抚平内心的不适,创造驱动下的行动是为了解决真实的问题。很显然,两者行动的目的都不一致。如果意识到这一点,那么重新评价焦虑驱动下的行动和创造驱动下的行动,会发现这两者其实都能够达到应有的效果。

这也就意味着,我自己目前的处境——无论是物理上还是生理上——其实都是自己设定好的,是我自己引导自己走到了此时此地。

我有点难以接受,我怎么可能会想让自己陷入焦虑的漩涡里?我怎么可能想让自己反复被挫败感冲击?我怎么可能想让自己一事无成?

我怎么可能会给自己这样的设定?

一点反思

人们越害怕什么或者越缺失什么,就往往会越强调什么。

我内心中骤然激起的反抗,却恰恰暗示着这可能就是掩藏着问题的地方。

把思绪放回过往的时间河流里,我是否这样想过:把这个组会熬过就好,把这篇论文赶紧刷过就好,把这周赶紧磨过就好……于是,组会前后会加班加点整理自己的“成果”,总结自己的工作,明晰研究得失;囫囵吞枣地读一篇论文,隐隐约约知道作者的论点好像和自己的有点关系;忙忙碌碌做着各种事情,看书刷手机,发呆打瞌睡,直至周末。

此时此刻,我终于平静了——是的,目前的现状其实正是我自己提前设定的。我居然活成了“被生活驱赶的牛羊”,真有点悲哀。在时间这个维度上,竟无意识中退化到了“鼠目寸光”的地步,渐渐失去未来。

深吸一口气,然后重重地叹了一口气。这或许就是我这枚硬币的另一面吧!

那这“另一面”的另一面呢?

既然我知道了自己的“短视”使得所采取的行动治标不治本,只能够缓解一时的压力和焦虑,并不能真正地解决问题,那么我就应该正视自己的真实的、重要的需求和目标,而非只是紧急事务,并采取合适的行动策略。

由此,我想到了WOOP方法。

在WOOP中实践改变

WOOP部分内容出自熊猫书院《十个月提升自己计划》

心理对比

心理对比包括幻想和障碍两部分,即幻想我们拥有的美好梦想,在实现梦想的过程中存在哪些障碍,和我们该如何克服这些障碍从而梦想成真。

幻想可以将人唤醒,赋予他们动力,促其梦想成真——因为让人有所行动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们心怀梦想。但是单纯幻想并不能帮助人们实现他们的梦想。需要将阻碍梦想实现的现实摆在他们眼前,也就是将幻想和障碍构成心理对比

通过心理对比,将幻想放在现实的基础上,避开幻想的副作用(令人松懈),发挥幻想的真正益处,使其成为人们行动的动力。心理对比发挥作用的关键在于“在未来与现实之间建立联系”。想象未来的愿望,再想象眼前的现实。梦想和障碍就建立了潜意识的联系,想到梦想,自动联想到障碍,障碍又会在潜意识里不断激励着我们。然后再基于我们对愿望实现可能性的评估,决定了梦想最终的实现。

执行意图

执行意图也就是针对如何实现某个目标而制定计划。

实现愿望的过程分为两步:

一旦满足这一模型,执行意图会发挥出更好的效果。执行意图能让人切实地发出行为,让人远离分心的干扰,克服不良的习惯性行为。

为什么“如果A,那就B”的模型可以帮助人们消除想与做之间的鸿沟,让人们有更好的表现呢?

这是因为执行意图和心理对比一样,都是在我们的潜意识层面发挥作用。在我们制定执行意图的时候,我们的大脑已经把可能会遇到的障碍和机会都预演了一遍,从而在思想上做好了应对准备。

心理对比和执行意图是互补的。心理对比在人大脑中,将未来与现实建立联结,让我们在认知层面做好心理准备,当障碍出现时,执行意图开始发挥作用,让我们明确地投入精力,以预先制定的计划去应对。

WOOP模型

在执行意图的帮助下,心理对比表现出了更好的效果,WOOP模型则将二者合而为一:

WOOP=心理对比+执行意图

WOOP实际上是由四个词语的首字母组成的,也是WOOP思维方法的四个阶段:愿望Wish→结果Outcome→障碍Obstacle→计划Plan

WOOP作为一种工具,可以应用到各种可能的愿望上,无论愿望是大是小、是长是短。

WOOP练习方式

WOOP的练习方式如下:
找一个安静的地方,找一个舒适的坐姿,集中注意力,首次WOOP练习需要大约15-20分钟。

除了想象的方式外,也可以用写作的方式来试试WOOP,毕竟WOOP的魅力就在于用起来。

可以拿出一张白纸,参考例子写下自己的文字。

例如:在5年内成功出版一本属于自己的书,有xx字数,主要内容是xx……

例如:书写得很好,认识了许多粉丝和知己;被邀请到知名大学做分享;得到了50万元稿费,用这些稿费环游世界,也可以继续想象和描写更多细节,例如环游世界的具体场景。你成为一个作家后,哪怕出国旅游度假,在迪拜帆船酒店欣赏美景时还在构思自己的作品情节,在瑞士日内瓦湖旁的度假酒店也在观察大自然,观察身边的人,搜集素材。

例如:每天晚上回家就看美剧去了、加班比较多、中午办公室太吵没法写作等等。

例如:

如果我坐在书桌前,就去写作;

如果我加班,就在回家的地铁或公交上观察路人的状态;

如果中午办公室太吵没法写作,就在网上搜集写作相关的素材。

……

像这样,先从简单的目标开始(例如看完一本书),写出关于自己的一个执行意图的WOOP卡片,然后坚持完成,再继续训练自己的WOOP能力。养成了坚持使用WOOP的习惯,我想,至少我就不必再担心坏习惯拖自己后腿了。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