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火星? 先确定你能忍受没有窗户的生活再说吧
在科幻作品里,我们都见过这样的场景:荒凉的外星球地表上,孤零零伫立着白色的球形建筑。仅有几英寸厚的单薄墙壁守护着室内的舒适安全;墙壁外,就是极端的温度变化与致命的太空辐射……就像我现在所处的地方一样(作者参与了位于夏威夷莫纳罗亚火山的NASA模拟火星生存行动——译者注)。
所幸的是,地表并不是一个星球上唯一可以居住的地方。通常来说,地表之下的空间要比地上的空间大得多。
就在火星上居住——或者确切说,是在火星“里”居住而言,人类是有优势的。这颗离地球最近的人类可能移居的星球有一项与地球相同的重要地质特征,使火星在其他候选星球中鹤立鸡群:火山。
当然,谁也不会爬上一座活火山就不管不顾往下挖。至于休眠火山,则是理想的安居之所。熔岩总是能走多远就走多远。虽然地面上四溢的熔岩很吓人,这却不是熔岩自身最喜欢的运动方式。可能的话,熔岩会在管道中流动。
地球的地表下,熔岩切割出的洞穴状地质结构绵延不断。近地表的洞穴质地薄且脆,离地表稍远的那些厚的洞穴则延伸得看不到尽头。光是我的住所下面就有数十个这样的洞穴。
因为莫纳罗亚火山是座活火山(事实上它比前几年还要活跃),在熔岩管中安营扎寨是行不通的。没有什么比派对上突如其来的岩浆怒流更惊悚的了。火星则不同。火星的地质活动已经停滞了亿万年。如果火星上也有熔岩管,那将会是人类定居的最优选项。
没错,长途跋涉6千万公里只是为了再次成为穴居人的确是件蛮讽刺的事。但是,仔细想想,我们的祖先住在洞穴里也不无道理。洞穴耐风化,比地面上的绝大多数建 筑都更能保持室内恒温,厚实的外壁还是先天的辐射隔绝层。穴居生活所缺乏的,而人类恰恰最需要的,是光线。人类可以短暂生活在黑暗中。时间一长,问题就出 现了。一开始通常是睡眠周期紊乱,然后情绪受影响,接下来就是生理机能的崩溃。
在为期两周的模拟火星生存行动中,我们的住处没有任何能打开的窗户。两扇小小的舷窗成了最受欢迎的地方。
清晨和黄昏,几乎是出于本能,每人都会坐在这儿,让自己沉浸在阳光里。其实我们大可不必如此。舱内的照明足够,而且每周都有数次的舱外活动。我们只是被那道风景所吸引,寻求一种心理上的慰藉。
移民火星,人们先是要在旅途中忍受数月的太空舱生活;到达后,为了生存则需转入地下洞穴。就算我们在理智上愿意这样做,我们的大脑和身体也还是会不由自主地追寻以往的生活方式:能够自由活动,且有足够的自然光线。
所以,我们如何才能让阳光照入深邃的熔岩管中呢?我们的太空建筑师特里斯坦·贝辛斯威特有个不错的主意:用光纤电缆将光线从地面传输下来。同时,在四周用大屏幕实时播放地面环境的视频为观者增添身临其境之感。
这样就够了吗?我们会不会还是想亲眼看到地上世界?在火星上,我们还有得选吗?在火星地表生存过于冒险,地下生活相对安全。但是每天我又需要至少十几次站在窗前眺望,这让我觉得自己还是个活生生的“人”。
今天,舷窗外只能看到几米之外的红色熔岩和雾。明天大约是一样的景色。或许天气会放晴,目之所及也不过就是无边无际的红色、灰色和棕色的岩石砂砾。可是至少 我能亲眼看到这些。这才是最重要的。屏幕上清晰的像素和偶尔的舱外活动都无法取代自由自在的地面生活。如果在火星上连一扇窗户都没有,我恐怕很难有家的感觉。
直到我在桌上看到它的时候:
它唤起了我儿时的某种记忆,一种无数像我一样在城市中长大的人都会有的记忆。这个直径6英寸、黑银相间的小玩意里藏着整个银河系。只需拨动开关,极光、星 座、地球就会呈现在眼前的方寸之地(模拟火星舱内每位成员的床位只有约两平方米——译者注)。虽然只是投影,对我来说却几乎和躺在山顶或沙漠中仰望苍穹一 样真实。
几乎如此。
或许在没有窗户的未来世界,人类真的能够通过科技手段获得心灵的慰藉。归根结底,所谓自由感也只是我们的一种世界观而已。
文章来源:HuffPost
文章作者:Sheyna E. Gifford
编译:未来论坛(futureforum)商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