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会档案

2021-09-26  本文已影响0人  DAN14

一种棘皮动物的构想——在科幻世界中用消化系统思考的生物或者用胃思维的可能性。

海百合消化道的演化

距离冰川融化已经上升了摩尔级的空时间形式。现在,接触已经成为了常态,我们研究这些古老的异形生物的进展仍同我们的外交一般。

普遍认为,该种意识是由于胃肠刺激产生的。贲门胃连接高次元,具有强大的精神力量,是制造工具(骨板)的工具(器官),负责粗消化;幽门胃是主要的思维器官,消化时会陷入麻痹,由肠道辅助进行精消化。紧急情况下,成体可以将消化系统整个外翻(排脏);吐出的肠子会带着胃游动(胃肠体转移)。

幼体经过变态发育生成的高次元器官种子在完全羽化之后才被转移到成体内部,因此成体特化的贲门胃不可再生。胚在幼体中的作用尚不明晰。一次羽化之后,幼体在胚的分化条件成熟之前会进入休眠状态。成体通过控制环境条件选择器官种子的发育。

成体骨骼具有极高的可塑性,各种材料在克服了排异反应之后都可以生成相应的骨板。成体会优先选择能够生成腕足(花和茎)的材料。成体退壳后的茎会植入支撑面(骨骼体根化),如果骨板继续保持活性,褪下的骨骼体就会接入腕足(花)编织的集体意识网络,在时空层面上固定(等待胃肠体转移)。

骨骼体通过腕足(花)来维持在幽门胃负责消化时麻痹的思维能力。腕足(花和茎)在成对脱离骨板后有可能分化出不具备生殖能力的独立物种(腕足衍生物)并且成丛。这种集群是经常出现在大规模骨骼体根化地区及其周边的游动的意识实体。

失去贲门胃的成体通过大量繁育的幼体补充器官种子。种子在植入幽门胃后会分化出新的高次元器官。某些研究认为,尽管这种特化不具有感官上的专一性,或许贲门胃不是摄食(工具)的器官,而是意识(思维)的主体。这种实在论的看法并没有获得广泛的支持,但是,认为幼体通过植入自身的器官种子在另一成体当中发育成熟的观点,对于多个领域的研究都具有启发性。

任何关于该种个体的寿命研究都是推测,事实上是无意义的。每具骨骼体的平均使用周期约30年,每具胃肠体的平均转移周期约4年。除贲门胃外,各种器官在该种个体之间存在普遍交换,推测使用高次元精神力量抑制各质料之间的龃龉。幼体、成体和腕丛之间可能存在精神上的共生关系。

【后记】

某些胃肠病患者能够感觉到健康人无法感觉到的内脏运动,而在生理学上,肠道被称为人类的第二大脑。因此,在极具进化潜力的其他生物(例如,棘皮动物)那里,胃肠可能就是(潜在的)大脑。

积攒的压力被过于草率地疏导到了腹部,于是在缓解肠道易激惹综合症之余,产生了一些不成熟的想法。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