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的未来
如果你经常上网,会发现这两年随着人民币兑美元的不断贬值,越来越多的财经专家对人民币的未来做出了悲观预测。甚至有些专家认为人民币会永远贬值下去。
事实真会如此吗?在下定论前,我们不妨了解一些人民币汇率形成的基本知识。正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嘛。
1. 确定人民币汇率的大市场
正如上市公司的股价是股民在证券交易所交易形成,人民币汇率也是在中国外汇交易中心通过会员的交易撮合而成。只不过这里面参与买卖的不是个人,而是国内各大银行、部分外资银行以及一个超级玩家—— 中国人民银行(以下称央行)。
平时我们的外汇都是从银行换来,而银行的外汇就是从这个交易中心买卖得来。由于央行是该市场中的最大玩家,因此对人民币的汇率也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央行根据各个因素(主要是昨日收盘价及一篮子货币汇率变动,后详谈),每天在交易前发布当天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随后交易中心的各个会员在央行的同一管理下,根据自身需求开始报价交易,最终形成当天人民币兑美元官方收盘价。
2. 我的地盘我做主
虽然目前人民币在外汇交易中心的报价依然以盯美元为主,但从上述价格形成的机制不难看出,整个“游戏规则”被牢牢掌握在自己人的手中。
首先,央行每天发布的中间价,除了依据上一日收盘价外,还会参考其他一堆国家货币汇率的变动。也就是说,即使在我们睡觉时美国那边出了什么幺蛾子,第二天一早交易前,央行依然可以通过人为管理,减缓其对人民币的冲击。
其次,外汇交易中心的会员主要以国内银行为主,而主角央行又是“银行的银行”。因此,整个交易过程都在央行的掌控和管理之下。要是哪个会员胆敢“忤逆圣意”,后果可想而知。
最后,虽然这几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交易浮动幅度逐渐提升至±2%,但这依然属于一个较窄区间。我们看到许多发展中国家的货币兑美元汇率一夜暴跌百分之几十的情况,几乎不可能在中国发生。
3. 人民币的“真”“假”贬值
既然游戏的主导权在我们自己手中,那么过去几年央行“玩”得究竟如何呢?
我们不妨做个统计,用数据说话:
过去3年各国兑人民币汇率变化结果显示,在过去3年里,人民币对美元贬值大约12%,对日元贬值2%左右,对澳元、欧元以及英镑仍处于升值状态。
也就是说,在美元走强的大背景下,人民币并没有如许多人预料的那样变得更不值钱。相比澳洲、欧盟以及英国央行,咱们的央妈还是玩得很“666”的。
4. 人民币的未来
从外汇交易中心的机制上,我们知道人民币汇率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人手里;从过去几年的数据统计中,我们发现人民币并非全面贬值。那么,人民币的未来又将如何呢?
我们先看下政府的态度。
201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报告上,李克强总理指出:“要在增强汇率弹性的同时,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可见,中央为人民币汇率定了总基调。我相信,凭借央行这个超级玩家的调控管理能力,以及其过往的优秀表现,都暗示着人民币的未来一定是维持现有趋势,以稳为主。
具体到汇率上,可能相对美元继续小幅贬值,但在全球货币体系中依然会保持强势价值。
如果换个角度,从国外投资者的预期上,我们也能略窥一二。
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远期报价远期报价反映的是全球投资者一致预期。统计显示,5年后人民币兑美元可能贬至7.7900:1,较今天下跌约11.5%—— 这看似是个不小的数字,但如果平均到每年,大约只有2.2%左右,甚至还抵不上余额宝的收益。
因此,无论从自身实力还是市场预期,我们都有理由相信人民币汇率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下依然能保持稳定,我们大可不必杞人忧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