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之光哲思

求知与爱智:一个对“哲学无用论”的反思

2019-04-29  本文已影响57人  矢北

求知与爱智:一个对“哲学无用论”的反思

任何学习哲学的人都面对着一个很难回答又令人尴尬的问题,那就是,“哲学到底是什么”的问题。最近,在我决定转入哲学系之后,我发现身边的朋友,比起祝贺,竟然更多是一种大惊失色。仿佛学习哲学就是踏上了一条不归路。这也难怪。毕竟他们有着一个十分坚实的基础:学习哲学几乎不具备从事任何一项工作的专业技能。

前几日,与一位研究数学的朋友聊天谈起哲学,他简短而有力地声明:“我不知道你为什么喜欢去学哲学。我也不知道学哲学有什么意义。你说说看,哲学研究的对象是什么?”我说,哲学研究的对象就是人的思想或普遍性。他却又说道:“你说的这些,都是大而无当的东西,我就让你说说看看,哲学到底有什么具体的功用。如果你说不出来,学习哲学就是没用的。”他的这一番话看似将我打倒,不过殊不知,这一番话却先是否定了数学的意义。数学研究的数不是普遍性吗?数学本身难道就有着什么功用吗?我本可以如此反驳他,最后却是一笑了之。

但是,他所提出的问题确实是一个棘手的问题,而且是一个需要被回答的问题。这确实是很多人否定哲学的重要论据。更有甚者,他们认为,这种“无用”的哲学已经被“有用”的科学完全取代,因此可以说是“哲学已死”。归根结底,他们已经看不到在知识领域有什么能再划给哲学的空间。因此他们非常确信,从事哲学思辨纯粹是一种浪费时间的活动。然而,其实他们论点却恰恰指明了哲学存在的领域。的确,在知识中好像可以说看不到哲学的空间了,或者,哲学的空间已经非常小了,然而,在知识之外呢?为什么哲学的领域一定要挟制在知识框架之内?有人会质疑,在知识之外就只剩下谬误,难道你是在主张哲学在研究谬误吗?当然不是这样。我是在主张,哲学的领域是在知识之外的“智慧”的领域。

谈起这个话题,大多数人就会笑了。因为大家都会想起哲学启蒙课上老师经常会讲的那个“爱智慧”的观点。老师会讲,哲学的希腊文本义就是“爱智”,因此哲学是一门使人有“智慧”的学问。学习哲学就会变得聪慧,学习哲学的人就都是“爱智者”。然而,估计有不少人(至少包括当时坐在下边的我)都会发出质疑:什么是智慧呢?能给智慧下个定义吗?反正,我当时就提出了这个问题,结果就是老师也含含糊糊解释不清。关于这个问题我课下我也问过不少人,也发过不少帖子求解。然而,得到的答案五花八门,莫衷一是。有说智慧就是聪明的,有说智慧就是知识的,还有的说智慧就是“无用之大用”的。但是这些答案,基本上只能起到让人更加困惑的作用。到最后,究“竟什么是智慧”这个问题还是没有得到的解答。这也难怪人们会觉得哲学没用,因为哲学竟然连自己是什么都讲不清楚,这样怎么能让别人相信自己有价值呢?

但其实,这本来是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我们可以这样断言:智慧就是产生知识的能力。“爱智慧”,其实就是在态度上喜爱并在行动上追求这样一种产生知识的能力。有了这样一种能力,我们就能够源源不断地产生出知识。所以,说哲学是一门“爱智慧”的学问,就是说哲学是一门不断追求产生新知识的能力的学问。从哲学史中,我们就可以立即确证这一点。正是因为哲学不断在追求这种产生新知识的能力,所以它总是在反思科学中假定的前提,以及我们生活中默认的、含糊的原则,并且,总是试图提出一种普遍性的方案,使得新的知识得以诞生。从这个角度看,哲学就不仅有了“大用”,而且也有了“小用”。它的“大用”就在于,哲学从根本上确立了人之为人的尊严,人之所以区别于动物、区别于AI,其中一个必要条件就在于我们人有这种智慧。它的“小用”就在于,它告诉我们怎样才能获得知识。如果把知识看做是指导实践的一个前提的话,它也就告诉我们怎样实践。一门告诉我们怎样求知、怎样实践的学问就是一门告诉我们怎样生活的学问。因此哲学反倒是最为基础,也是最为实用的学科。

如果说,纯粹的科学精神是“为了知识而求知”的精神;那么,纯粹的哲学精神就是“为了智慧而求智”的精神。因为求知与爱智是有着根本分别的。我们求知,关注的是结果,也就是说不管通过何种方式,只要最后能够获得知识就好了。这就是说,这种知识既可以通过我们自己的智慧生产出来的,也可能是从外部来的,比如别人告诉我们,或者我们通过背书把知识“Copy” 下来。但是求智则完全不同。我们求智,则是说要获取那种能够是我们自己不断产生知识的能力。这是对知识源泉的追求,也是远比求知层次更高的追求。本来,“求知”和“求智”对于一个人来说都是相当重要的。但是我认为,在当今这个时代,或者至少对于当下的中国人来说,可能“求智”更重要一点。在我们的教育培养中,教师已经太习惯指导学生“求知”,甚至于片面地重视知识的获得而忽略了“求智”的培养。这就导致我们的学生在以现有知识为基础的考核和应用中可以名列前茅,但却缺乏真正的学术热情和创新性。真正的“求知”是以“求智”为前提和动力的。一个人,如果缺乏“求智”精神而仅有“求知”精神,他可以是一个巨大的移动知识仓库和应用知识的人型自走机器,但是却不会有学习的乐趣和自我培养的潜能。其实,常说所谓“应试教育的弊端”本质上也就是这个问题。因为在教育中缺乏“求智”的培养,以至于我们的学习动力必须要建立在外部条件(升学压力、同伴竞争的胜利快感、分数、奖项、赞扬……)上。完全按照这样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一旦那些外部条件不存在了,他就绝不会再对人类的知识有一丝一毫的贡献了。因为长久以来对于“求智”的荒废,已经使他把知识看做是一种异己的敌人了。这种对于“求智”培养的缺失,是需要通过哲学素养的培养来弥补的。

谈了这么多,我认为“哲学无用论”已经彻底解决。学习哲学,从大的角度上讲就是成为真正的“人”;从个人的角度讲就是指导我们的生活;从社会功利的需求上讲,就是使培养公民具备不断求知、不断创新的基础。我绝不赞同承认哲学就是“无用”的观点。哲学不是一种闲暇的爱好,而是每个人必须具备的生命基础。它是一种思辨实践、人生实践和教育实践。最后,用一句玩笑话来总结,上帝死没死我不知道,反正哲学是不会死的。

阿卡德米学园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