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北诸夷和东北诸夷的前世今生(22、高粱河之战和瓦桥关之战)
现代文明发展到今天依然避免不了战火的燃起,何况在那封建割据、群雄并起的乱世。战争不是立国的基本,但反战争则是抵抗侵略、维护国家和平的重要举措。发动战争当然无正义可言,抵御外侮一定让人同情和拥护,但北宋和大辽的几次战争到底谁是正义之师,谁是侵略者,世人该如何评判?
宋太祖驾崩后,赵光义即位,是为宋太宗。公元979年,宋太宗亲自统兵进攻北汉,包围了太原城。北宋军队在石岭关附近击溃辽派来支援北汉的军队,迫使北汉投降。结束了五代十国的藩镇割据分裂局面,完成了对全国大部的统一。
刚灭掉了北汉,宋太宗便将军队调到了河北地区,想一鼓作气将燕云地区收复。手下将领说战争刚结束,应该有个休整准备的时间,而且粮草也很匮乏,难以支持长久作战,但宋太宗觉得辽刚吃了败仗,士气正在低落时期,应该乘胜追击,扩大战果。
战争开始时还较为顺利,一切按照宋太宗的意愿发展。易州刺史献城投降,进军到了涿州,兵不血刃地接受了投降,宋军兵锋直指南京城(现北京)。守卫南京的辽将耶律奚底和宋军在沙河初次交战,被宋军打败,退到了清河北面。宋军便将南京包围起来,辽南京被围,远近震动,辽顺州守将刘廷素、蓟州守将刘守恩相继率部降宋。南京城守将韩德让和马步军都指挥使耶律学古坚守不出,指挥守军抵御15昼夜,等待援军。
这就是著名的“高粱河之战”,辽景宗见形势紧急,急遣南府宰相耶律沙率兵往救,耶律休哥自荐请缨,辽景宗便以休哥代替奚底,统帅五院军之精锐驰赴前线。耶律休哥将军队兵分两路,一路只有五千人,佯装主力去南京城下引诱宋军交战,而主力骑兵三万则在夜里绕行南面,到了宋军的背后。
耶律沙大军至幽州,宋太宗督诸路军攻击,耶律沙力战不支而败退。然而当时的宋军连续近二十日不停地猛攻南京城,士卒早已疲殆,故而虽然战胜,却士气不振,从中午到傍晚只追了十余里。令宋太宗始料未及的是,耶律休哥率主力骑兵出其不意杀奔而来,人人手持火炬,漫山遍野火光冲天。宋军不知其多寡,未等接战心里已经发怵,不敢恋战,欲据高梁河为抵御之计。耶律休哥先收容耶律沙败军,使之回去再战,与宋军相持,然后与耶律斜轸各自统帅精锐骑兵,从耶律沙的左右翼挺进,,乘夜夹攻宋军。
战斗异常激烈,耶律休哥身先士卒,身被三创犹大力奋战。城中耶律学古闻援军已至,也开门列阵,四面鸣鼓,城中居民大呼,响声震天动地。耶律休哥继续率部猛攻,这时宋军才发觉已被包围,又无法抵抗辽军的猛攻,只能纷纷后退。耶律沙从后面追击,而休哥与斜轸两军也对宋军实行超越追击。宋军大败,争道奔走,溃不成军,死者万余人,只得连夜南退。此时耶律休哥也已身受重伤,昏死过去,不能骑马,左右用轻车载着他,代他发号施令,继续追击。一直追到涿州城下,获得兵器、财物无数。宋太宗膝盖中箭,与诸将走散,到了涿州才得到杨业护驾,弄了辆运输粮草的驴车逃出重围。
高粱河战役后,辽景宗为了报北宋围困南京之仇,不久发兵讨伐北宋,两国军队在满城(今河北满城)对阵。辽景宗命燕王韩匡嗣为都统,南府宰相耶律沙为监军,率兵数万自南京分两路南下,进抵满城西集结。时刘廷翰已率部列阵于徐河(今河北满城北),崔彦进率所部自关南北上黑芦堤(今河北容城西南)北转向西进,沿长城口(今河北徐水西北)潜师辽军侧后,对辽军形成夹击之势。不久,李汉琼、崔翰亦领兵抵达徐河,下令按宋太宗所授阵图布八阵。右龙武将军赵延进登高瞭望,见辽军阵容强大,冒违诏改阵之罪,力主集中兵力对敌。监军李继隆附议,崔翰于是示形应变,改八阵为二阵,前后相副。
在决战之前,宋军进行了诈降,韩匡嗣信以为真,想纳降。随行的耶律休哥极力劝阻,韩匡嗣不听,准备纳降,放松了警惕,结果被宋军突袭成功,两阵合攻辽军,韩匡嗣仓促应战,但无法抵御宋军的攻势,士卒们也纷纷丢掉兵器逃命。宋军在乘胜追击时遭到了耶律休哥的顽强抵抗,只得退回,辽军这才免于全军覆没。这是满城之战,此战役的意义在下面会详细说明。
公元980年三月,辽军又开始和宋军交战。辽军用十万重兵围攻雁门(今山西雁门关),宋的代州刺史杨业领兵大败辽军于雁门之北。十月,辽景宗不堪两次失败,亲自到南京领兵伐宋。耶律休哥前锋军进展迅速,将南易水北岸的重镇瓦桥关包围。宋太宗增兵关南(今高阳东)、镇州(今正定)、定州(今属河北),命诸军严密设防,阻截辽军南下,自率京师大军进至瓦桥关反击。
这是瓦桥关之战,宋镇、定、关南诸军为解瓦桥关之围,夜涉南易水袭击辽营,被辽将萧翰干等击退。宋军再次救援,被辽军阻于瓦桥关东,守将张师率军向东突围,遭耶律休哥截击,张师战死,余众退回城中。关南宋军于南易水南列阵,与辽军夹河对峙,企图待京师军赶至再行决战。战前,辽景宗令耶律休哥以玄甲白马调换黄色的战马和护甲,隐蔽主力,麻痹宋军,率精骑渡河进击。宋军败逃,辽军乘势追至莫州(今任丘北鄚州镇),俘宋将数名,斩杀甚众,辽军也遭到重创,无法取胜,班师北回。
耶律休哥因为瓦桥关一战立下战功,被加升为辽的于越。给大家认识一下“于越”这个辽国的官名,于越是辽国大于越府的首辅,无具体职掌,就是“大之极矣,所以没品”的意思。如前面讲过的耶律屋质等,是对有极大功劳官员的最高褒奖。
公元982年,辽景宗又一次亲自领兵伐宋。这是第二次满城之战,最后被宋将崔延进打败,只好退回。这是辽景宗和北宋的最后一战。不久,辽景宗逝世,12岁的长子耶律隆绪嗣位为皇帝,是为辽圣宗,改国号契丹。
写这几次战争是想说明大宋王朝自高粱河战役后,好像一直有一个阴影悬挂在头顶始终挥之不去。高粱河战役是辽宋关系的重要转折点,直接造成了日后的大宋屡战屡败,对辽已然完全处于下风,对其经济和其它方面造成了极大的影响。虽然在后来的战争中取得了一些胜利,但胜少败多,始终一直处于被动局面。
历史上把原因归结于宋太宗对武将的过度干预,当时宋太宗为了防止将领们拥兵自重,每到用兵之时,才临时任命官员担任指挥使、都招讨使等职务,带兵出征。另外,他还要亲自授予指挥官阵图,要求必须按着规定的阵图作战。不管战事如何,一律不许更改。败了,无大罪,不然,严惩不贷。这样一来,尽管宋朝兵多将广,武器精良,但由于照图打仗,好像是按照陈旧套路纸上谈兵,死搬硬套,不懂变化和变通,因此在和辽国作战中屡战屡败。但前面所说的“满城会战”则完全是经典的宋军前线将领违反皇命改变阵图,最终获得大捷的案例。但是我们还是要反过来看此时辽国的现状,由于辽景宗勤于政事,使辽朝内部统治出现一阵清明。在养精蓄锐的同时,对外政策是不主动南伐中原,避免了劳民伤财和民怨鼎沸。特别是萧太后摄政后,更加励精图治,使辽统治走向最辉煌的时代。这时候,他们把目光又转向了中原,欲知后事,请看第二十三章《带兵出征的萧太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