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两本书19:文化不苦旅、南朝岁月
文化不苦旅--重走诸葛亮北伐之路(马伯庸)
和很多男生不一样,我对三国不是很熟悉也不是很感兴趣。我既没看过《三国演义》的小说,也没看过《三国演义》的电视剧,更没玩过《三国无双》之类的游戏。关于三国,我的了解大多还是来自于历史读物,当然,小说、电视以及游戏里的很多东西我还是知道的,只是兴趣不太大就是了。
而我身边有不少朋友虽然不大喜欢看书,但对三国人物却是非常熟悉,每次聊起来都是眉飞色舞。在网上也经常看到很多人津津有味的在讨论诸如三国武将战斗力排行什么的,每次都是正史、野史、演义各种资料广泛引用对比,看着那是相当专业了。
在众多的三国爱好者中,马伯庸马亲王无疑是非常有名的一位。马亲王对三国的热爱绝不仅仅停留在看看书聊聊段子的阶段,他的第一篇小说就是《街亭》,而之后又陆续创作了《三国机密》、《风起陇西》、《三国配角演义》等多部以三国为背景的小说,其中《风雨洛神赋》甚至还是人民文学奖的散文类获奖作品。如果说马亲王对三国是真爱,那他对诸葛亮的崇拜就更是五体投地了,说他是丞相的“脑残粉”绝不为过。
正因为出于诸葛亮的崇拜,让他有了重走丞相北伐之路的念头。这条北伐路,以成都为起点,途径广汉、德阳、剑阁、广元、汉中、勉县、略阳、秦岭、天水、宝鸡、街亭,最后以五丈原为终点。虽然我对三国和诸葛亮都谈不上太多的兴趣,但我是能理解这种想法的。就像有人到日本旅行,专门到镰仓去拍《灌篮高手》中的场景,我看着也是很有感触,因为那也是我的青春啊。
这样的行走不同于一般旅行吃吃喝喝拍拍照就行,而是带着感情带着思考出发的。有点像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和《千年一叹》、林达的《带一本书去巴黎》,不过依马亲王冷烂欠的个性,一路上自然是乐呵呵的,所以叫《文化不苦旅》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马亲王说的很清楚,他这次出行重点是要考察山川形胜,以便更深入地了解古人决策的背后动机。纸上得来终觉浅,还是要亲身用脚丈量一下,才会有真实的感觉。你站在那里,看见山川大势,把前因后果串联一处,就能从古人的选择中感觉到他们的心意,他们的志向和情绪。
马亲王是带着很多疑问上路的:剑阁何以成关?设置祁山堡的军事意图何在?为什么在蜀汉拉锯战中,祁山这个地方如此重要?为什么司马懿会在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时说:“亮若勇者,当出武功依山而东,若西上五丈原,则诸军无事矣”。
这些问题书上其实都有解释,但即使对着地图看也依然隔了一层。当马亲王真正站在那些地方时,顿时豁然开朗,根本不需要太多的解释,一切都明白了---这就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意义吧。
当行程走到终点,同行者问马亲王有什么感觉没有?马亲王闭上眼睛,在脑海中回顾了旅途上的一点一滴,为这次北伐之旅做了一个小结:
不在勉县,不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髓;不穿略阳,不知蜀军艰苦卓绝的行军;不过卤城,不知孔明出祁山的用心何在;不亲眼考察街亭,又怎能体会马谡决策背后的心情。
当整个路途结束时,诸葛丞相在我心目中的形象,已和出发时大不相同。我看到他所看到的山水,我走过他所走过的栈道,呼吸着同一个秦岭的山风,观察着同一条汉水的奔流。他不再是史书上那一行行冷漠的描述,而是一个被无数细节构建出来、活生生的人。
我觉得诸葛丞相几乎已成为我的一位朋友。所谓的了解和尊敬,大概就是如此吧。
如果诸葛丞相知道千年之后能有这样的一位仰慕者,定会感到非常欣慰吧。
PS:在这本书中,马亲王还教会了我一个逛古迹祠堂墓庙的正确打开方式---看楹联。因为各种客观原因,现在的绝大多数古迹都是后人新修,真正的遗迹早就湮灭无闻---但楹联不会。楹联是文字,文字的功能是传递信息,即使联柱本身是新建的,但文字中蕴藏的信息却依然是古人所留。换言之,整个祠堂古迹里,楹联最能然仿古者无限接近那个时代。一路上马亲王特别提到了好多楹联,我也摘录了几条个人觉得写的特别精彩的:
故国不归,山河未遂中原志。
忠魂犹在,道路争瞻汉相坟。
-----勉县诸葛墓
古道映斜阳,纵一脉秋云,两山翠屏,难附诗愁。问村边牧童,可知诸葛否?
小溪荡曲岸,觅三国遗韵,十里红叶,勘作画本。看天际归雁,又过木门耶。
-----木门道武侯祠
史分正稗,褒耶贬耶非定评,如果凭心论,岂止六宫粉黛无颜色。
理有长短,抑也扬也实难度,何妨放眼量,曾经万国衣冠拜冕旒。
----- 广元皇泽寺
手帖:南朝岁月(蒋勋)
南朝,是“魏晋南北朝”的那个“南朝”。具体到这本书,其实更多是集中在魏晋那一段。
说魏晋风流的书很多,蒋勋的这本书也没有太多新的东西,依然是各种《世说新语》里的段子。特别之处在于,蒋勋是以“手帖”作为切入点的。
由于王羲之手帖书信里字体的漂亮,在他去世后的三百年间,那些简短随意的手帖逐渐被保存珍藏,装裱成册页卷轴,成为了练习书写、欣赏书法的范本。而在魏晋时期,“手帖”单纯的只是文人之间往来的书信。
《平复帖》被称为“墨祖”、“帖皇”,在它之后,“帖”越来越界定成为一种文人间往来的书信。王羲之的《姨母帖》是信,《丧乱帖》是信,寥寥二十八个字的《快雪时晴帖》也是信,十五个字的《奉橘帖》更是给朋友附带的一则短讯便条。
说起来文化人的爱好就是雅致,蒋勋说他平时的爱好就是读者魏晋时期的手帖,能品咂出许多味道。可对于我来说,寥寥数字的手帖能认识的字都没几个,更别提感受字体背后的历史韵味了。
我不懂书法,但我很喜欢书中对于书法的解读,怎么就能想出那样精彩的词语来解读书法呢?
秃笔贼毫、火箸画灰---这是古人对于《平复帖》的形容。
“秃笔”是没有笔锋的用旧的秃头之笔,“秃”是一种老。“贼毫”是毛笔笔锋的开叉,分叉的线,撕裂开来,像风中枯絮断枝打叶,仿佛天荒地老,只剩墨痕凄厉的回声。
火箸画灰,仿佛严寒的冬天,守在火炉边,手里拿着夹火炭的金属筷子,拨着灰,画着灰。死灰上的线条,却都带着火烫的铁箸的温度。
寥寥八字,隽永无穷,蒋勋读手帖时也是这种感觉吧。
蒋勋在书中写道,王羲之的手帖中不时会有“殊劣”二字,意思似乎是心情太糟糕了。仔细看王羲之的字迹,原来劣也只是“少力”--无力感、疲惫,提不起劲。一些我们早已习以为常的字句,是不是换了一个表现形式才会有完全不一样的体会呢?
书中有一处跨界对比我觉得极妙:最像手帖的日本导演还是小津安二郎,他在二战后的每一部影片都像手帖,《早安》像《快雪时晴帖》,《晚春》像《寒切帖》,《东京物语》像极了《丧乱帖》的无声之泪。
全书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平复帖、万岁通天贴和十七帖。第一部分是陆机的独舞,后两部分则是以王羲之为代表的王氏族人的群像。
书名虽然叫“南朝故事”,但这本书更适合当做单纯的散文来看,闲暇时翻上几页。若是当做历史读物的话,就显得太过啰嗦和拖沓,太多无谓的抒情。比如第一部分《平复帖》,分了9个小章节,内容却是颇多重复,完全不明白为何要翻来覆去的说同一件事情,这些章节完全可以精简一半。不过这种絮絮叨叨的抒情风本就是蒋勋一大特色,关键还是要看怎么定位他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