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新班十月主题作业奖励专题

迎新班十月作业|重启

2023-10-09  本文已影响0人  弓之初

(郑重声明:本文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凌晨五点的电话铃响起时,小米刚刚趴在护办桌上打了个盹,她迷糊间梦见回到了学校,各个班级在进行广播体操比赛。她迟到了,自行车也来不及放,连忙跑到自己班的队伍,跟着手忙脚乱地瞎比划……广播操的音乐突然变成了清脆的“滴滴铃—滴滴铃”声,大脑反应了须臾,小米才一激灵清醒过来,她下意识抓起话筒:“喂,您好,产科一区”。

小米今年35岁,年轻时太贪玩,护校毕业后她没能考到编制,随便签了一家派遣公司,进了老家县城的三级医院。那时候觉得有个医院的工作就行,而且工资三四千,在县城也算旱涝保收。这一干就是十五年。

产科是小米自己心仪的科室,她喜欢看到新生儿娇嫩的小脸,也喜欢看到新手爸妈笨拙又小心翼翼从她怀里接过孩子时的幸福笑容。

当然,有时也会见到痛苦和不幸的事情。但她多年来已经习惯了给自己做心理建设,可以尽快把负面情绪摒弃在记忆之外,毕竟坚守岗位才是医护工作者的第一要务。

一直以来对工作的认真负责,使小米得到了众多同事和患者的赞赏。三年前,她通过主管护师的考试,晋升了产一区的护士长,从此排夜班的频率也略有降低。

“喂,您好,产科一区。”小米迷迷糊糊地抓起话筒,说话间仍带着一些睡意。毋庸置疑,急诊又收了临产妇,小米放下电话,从容不迫地指挥两个年轻护士,一个去接病人,一个去叫值班医生。她自己来到检查室,把一会儿检查需要用到的工具和仪器都准备好。

考虑到如果产妇产程进展得快,天亮前她估计要进产房助产,小米返回护办用微波炉热了包牛奶,就着几块饼干草草地解决早餐。产科的医生和护士,都是风风火火的性格,尤其是值班期间,谁也不会坐在那里安安稳稳吃饭。

这一天,接诊的是个二胎产妇,孩子生得非常顺利。随着第一缕朝阳透过玻璃窗射进产房,红彤彤的小婴儿闭着眼睛、张开无齿小嘴发出了人生的第一声啼哭,是个娇滴滴的小姑娘。小米笑着把孩子放在妈妈胸前,一边嘱咐产妇给孩子哺乳,一边帮她揉肚子排恶露,同时指导实习助产士检查胎盘、准备缝合侧切的伤口。等医生为新生儿留下手脚印、称重、打疫苗、穿尿不湿和包被的流程结束,孩子和妈妈就可以推回病房了。

小米记不清这是她接生的第几个孩子,但她还记得她接生的第一个孩子,也是在清晨出生、也是个娇滴滴的小姑娘,已经快上高中了吧?想想这些奇妙的小生命,小米的心里就不由得生出一种喜悦,把夜班的疲惫一扫而光。

————

交班之后,小米正要换衣服回家,突然接到通知去七楼会议室开会。

医院的人事主管坐在台上,对着下面三十几号医护人员说:“……大家尽快把手头的工作交接清楚,下个月十五号合同解除,各位就不用再来上班了……”小米怀疑她昨晚夜班太累,是不是在做梦?她侧头去看身边的人,那是普外科的一位中年医生,脸涨得青紫,好像一个难产窒息的孩子。另外一边也是位中年护士,眼眶红得马上要滴出水来,小米能感觉到她浑身的战栗,通过会议室的联排座椅,传递给自己引起了共振……

小米仿佛被一盆冷水泼在头上,她知道这一天迟早会来,但没想到会来得这么突然。合同到期不续签,一直像她职业生涯中的一颗定时炸弹,现在被提前引爆,炸得她措手不及。

她已经习惯了每天穿着护士服、忙碌在病房和产房之间,现在这一切突然被人按了删除键,她内心涌出一股茫然和无助。

三十多个人,不是各个都顺从,有人当场就跳起来呛声。

有什么用呢?

这次产科被遣退的人最多,因为连年下降的生育率,业绩滑坡,科室入不敷出,医院决定合并产科三个区的病房。派遣的医护人员将是第一批离职的,接着还有部分合同制职工会被辞退,有编制的人员则可以转岗到妇科或其他科室……医院的决定,已经过多次院长会议讨论,是必然要执行的。

小米走出医院时恍恍惚惚,晌午阳光暖洋洋的,但照在小米身上让她觉得手脚俱软,嗓子发干。刚才那擦肩而过的小大夫热情地冲她打招呼,她费力想回应一句,却发不出一点声音。她应该和大家聚在一起,为留岗或者转岗再做些挣扎。可是她觉得自己头很疼,或许昨晚趴着睡觉着凉了,有种马上要发烧的预感。

果然到了下午,她的感冒症状严重起来。小米给科主任和护士长发消息请假。

如果是平时,他们一定会打来电话询问,严厉的护士长还会唠叨几句。可是这次,两个人都很痛快就准假了,护士长还让她多休息,破例给批了三天假。看来,坏消息已经人尽皆知了吧。

晚上孩子放学回来,给她端水拿药,悉心照顾。

她看着那张天真的小脸,心里一阵酸楚。假如自己失业了,家庭的负担变重,孩子的生活质量会直线下降。她不能给他买喜欢的乐高,不能带他去吃必胜客,甚至可能交不起钢琴课的学费了……35岁的中年女人,中专学历,手上只有四个职业证书,还能再找到合适的工作吗?

小米躺在床上,感觉自己就像被丢进了一个黑洞,全身能量都被撕扯着吸走了。时梦时醒间,这几年的工作经历像走马灯一样在脑海里旋转,那些曾经让她充满热情和动力的日子一下子变得黯淡无光。

十五年的努力:随时要倒夜班调整时差而变粗糙的皮肤,被输液杆戳穿的手背上留下的疤痕,第一次跳上产床压宫底被老师骂没有力气后坚持不懈地臂力训练而长出的肌肉,从听到鬼故事就怕得睡不着觉到半夜三进三出太平间都面不改色的强大心脏……一切都将成为过眼云烟。

十五年的缺失:忽略了陪伴家人和朋友。很少能参加的家长会,很少能参加的同学会,很少能参加的家庭聚会……逢年过节难得的几天假期,她都恨不能长在床上好好补眠。懂事的孩子,寒暑假也从来不吵着让妈妈带他出去旅游。

这十五年来,她的生活几乎完全被工作占据了,所以当工作失去时,她的生活也就失去了意义。

————

第三天晚上,粗线条的爱人终于察觉到小米的不对劲。

他听完小米的倾诉,默默地将她搂进怀里。

自从孩子出生,他们像任何一对老夫老妻,很少再有浓情蜜意亲亲我我的时间,尤其小米的工作三天两头大夜小夜晚上不能回家,她都不记得上一回这么小鸟依人地偎在他宽厚的胸膛前是什么时候了。

爱人鼓励她去寻找新的工作机会,去学校当校医、去药店当药师、去月子中心当护理师、去月嫂中心当讲师、去私立医院继续做助产士……现在社会是多元化的,只要勇敢面对,困难只是暂时的!

如果心情不好,先休息一阵子,去社区参加志愿者活动、去健身房锻炼身体,去学习新的技能和知识。

“放心吧,还有你老公呢!你要是不想工作,我养你啊!”爱人拍着她,皮皮地说。

那一瞬,小米的眼泪止也止不住地流下来。被她忽略了十多年的家庭,成为她最坚强的后盾。

————

小米重新回到工作岗位上,她决心要站好最后一班岗。哪怕明天就要离开,今天她也要认真地履行自己的职责。

午休时,一位同为派遣制的同事跑来告诉小米,自己在一家私立妇产科医院找到了新的工作,待遇还不错,就是离家有点远。那边医院很需要像小米这样技术过硬的护师。

小米加了私立医院HR的微信,约好下次休息时过去面试。

快下班的时候,一个三岁的小男孩跑到护士站来,他怀里抱着个大苹果,苹果红彤彤像孩子的小脸蛋一样水淋。

“阿姨,请吃苹果!”孩子踮着小脚费力地要把苹果放在小米手中。

小米正要推辞,孩子的妈妈抱着一个小婴儿走了过来。

小米认出这是那天她接产的女人,今天她们母女要出院了。

“护士长,谢谢您!”女人笑眯眯地对小米说,“我家这两个孩子,都是您接生的!”

“真的呀!”几个小护士围过来,一齐赞叹这奇特的缘分。

“来了,来了!”原来病人的丈夫竟然做了一面锦旗!

小米被大家簇拥着,跟一家四口站在一起。锦旗握在她的手中,似有千斤重,这是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与认可,这也是她职业的光荣与使命!

“一二三,茄子!”那个瞬间被定格在照片中,小米发了朋友圈,她看到自己笑得那么灿烂,笑颜像锦旗上那几个大字一样熠熠生辉:“白衣红心迎来新生喜悦,精医良德呵护幸福家庭”。

生活,还在它既定的轨道上,缓缓前行。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