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的方法》读后复盘(2)

2024-04-15  本文已影响0人  华姐手记

积极回应——你能让不友好的人好好说话吗?

以前遇到不喜欢的人,我的第一反应是逃开,想到人生苦短,为什么要委屈自己跟不喜欢的人打交道呢?

同时,我以前的理念是,如果对方都对你不友好了,你为什么要顾及他的面子(或里子)。所以,遇到类似的场景,我都是不客气的怼回去的。

这种方式用多了,显得我在人群中情商不高,讲话方式直接尖锐,导致有些人对我敬而远之,确实很不利于做长期利他的事。

后来慢慢发现并不是遇到不喜欢的人太多,而是遇到能跟自己同频人的几率太低。后来遇到现在的学习圈子,原来在这些积极向上的学习圈子里,坚持长期主义的同频战友都在。

工作仍然还是原来那个圈子,身边不可能都是自己喜欢的人,真能遇到看顺眼的人都是运气。而且行业还是以前那个行业,在行业下行期,每天打交道的人身上大多带着戾气或者不友好的状态。

既然有些人和事是躲不过去的,就好好学习花姐我们支的招:能让不友好的人好好说话吗?

首先,在态度方面需要积极回应。有话要说,有话要好好说。

如果在态度积极的情况下,仍然会遇到不那么和谐的沟通氛围,怎么办?

学会“四个换”——

换口径,换时间,换场合,换角色。

✔换口径:

换口径是指,对方在问你A问题的时候,但你偷换个概念,用另外的口径来回应他。在对方态度不好的情况下,但我们还要维持基本的友好关系。

但是,换口径的技巧有一定的风险,要把握好分寸,容易被人看成抖机灵而不太真诚。

这招我以前用的比较多,形成习惯后有时候跟领导说话也有点“顾左右而言他”,还引起了很大的误会,现在经常提醒自己“慎用”。

✔换时间:

如有同事找你来帮忙,你可以说,现在我比较忙,咱们另约个时间细谈?

这种方式就叫“换时间”,即另找时间来解决对方的问题。

比如,比赛时,教练会突然喊一个暂停这就是他希望通过喊暂停的方式改变一下比赛的节奏。节奏一变,策略就变了,胜负双方的把握可能也变了。

很多时候,我们不见得当场就能听懂对方的意图,往往需要再琢磨一下,并找人商量下才能把事情搞透。

昨天,在跟老板汇报一个定标事项时,老板当场问到一个问题,因为问的比较突然事先没有准备,就没有当场回答。汇报后有点后悔为啥当时不争取解释通过一下。现在想起来,其实也可以把这个事当做一次机会,把调研资料做的充分点,主动制造一个时间窗口,也不失为一个好事或者说是机会。

✔换场合:

除了换时间,空间意义上的“换场合”也是一个有效招式。

比如领导开会当众安排的事,在会上无法当面拒绝或者回应,就可以在会后跟领导做个沟通。如果觉得一个人汇报不够清楚,也可以拉着其他人一起汇报,同时把汇报前的准备工作做充分。

当然,用这种方式前,心里要有一个判断,“升级”或者“降级”领导会不会认可。如果做不了这个判断,就不要轻易换场合。

换角色:

有时候,我们确实判断不了,这个时候可以用“换角色”的方法,把球往回踢一下,交给领导判断。

比如年底绩效考核打分时,领导突然问你,“你觉得你们团队干的怎么样,你给自己打多少分?”

这个问题是不是个坑?你作为团队的负责人,到底要怎么回答呢?说实话,遇到这样的问题,我的内心是崩溃的,完全无法回答。

花姐给的答案是,传球给团队的副职或者主管,请他们要发表意见。

不过,把球传出去之前,自己心里对团队干的如何心里要有答案,同时,传出去的球要保证队员能接住。否则,就直接变成“甩锅”,而不是传球。

所以看上去简单的接话、传话,其实需要做准备工作的。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