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广的教育观
今天读《汉书 ·疏广传》,疏广的教子方法令我深有感触。
疏广是西汉名臣,自幼好学。早年家居教授,从游弟子甚众。后被征为博士、太中大夫、太子太傅。与其侄疏受(太子少傅)都受宣帝器重,数获赏赐。他在身为太子太傅、获有令名的情况下,与侄子疏受共同主动提出辞官回家。世称"二疏"。退休时,宣帝心疼老臣,于是大赐金银。疏广得了赏赐,并不秘藏,每天用银钱大宴亲友。且每天追问家人,金银还余多少,催促他们拿去换酒食。子孙们担心金银用尽,于是托一个疏广很信任的老弟兄跟疏广求情,希望能用这些银钱购置田宅。疏广说:“我家中原有薄产,只要子孙勤俭,也足够衣食。现在突然增加产业,只会让子孙懈怠懒惰。‘贤而多财,则捐其志;愚而多财,则益其过。’过多的银钱除了招人怨恨之外并无好处。”
疏广的教子观和金钱观令人叹服。可惜,这样简朴的道理直到今天人们仍然不能领悟。父母为儿女经营谋划唯恐不够,房子、车子和票子的供给唯恐不足。正在成长和壮大的孩子就这样在泛滥的爱和无节制的金钱享受中被溺死,沦落为金钱的仆从,物质的奴隶。却唯独不知道世界上真正的幸福都来自自我的努力和付出,来自对自我的肯定与认可,来自对他人的帮助,对社会的贡献。惯养忤逆儿的悲剧一代代上演。这样的悲剧,过去、现在触目皆是。比如赌王何鸿燊家庭的争产风波。普通人家为了争夺父母遗留的房产兄弟反目,姐妹成仇的更是数不胜数。什么时候人们才能真正地睁开眼睛,打开心灵,看看身边发生的事,思考一下什么才是真正为子孙计深远?如何真正能够引领子孙走向幸福?疏广的故事也许能给我们一些启示。
现代社会,人们的精神素养并没有和物质的丰富充裕同步提升。在充裕的物质基础上,我们也许该静下心来,真正地去读读古书,学习和领会前人的人生智慧和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