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对照现实

01-16信佛之明白信仰

2018-04-21  本文已影响0人  兴稳法师

第十六章,信佛之明白信仰

作者:兴稳法师

一、有没有能不能善不善

信仰是对某种价值观的信任与敬仰,世间人的信心有无量种,就佛教书藉中对信心的解释也有很多种。有些解说,是偏于宗教或哲学的理念,并不适用于不信佛的人或处于信仰底层的普通大众。有些解说更是偏执于神力万能上或保佑感应上,那根本就不是理性的信仰了。如果只是对佛菩萨神力的崇拜或只是对保佑感应的坚定相信,那都不是佛法所要表达的信念,它反而是佛法中所要远离与剔除的信念。只是一味坚信佛菩萨的神力保佑或感应,建立在这个神力保佑与感应上去修行与信仰,它其实是迷信而不是正信,因为它是信者自信、不信者还是不信的感性选择。它并不是科学、客观、现实的理性验证,只要是违背了科学、客观、现实的什么信仰,那都不是佛法所要传播的信仰。可以确定的说,那种信仰它完完全全符合迷信对它的定义,而不是真正修行者的正信。

佛法中的信仰,是建立在人们可知可见的现实中,是建立在生命生活原本存在的事实上,去亲自如实的观察、思惟、知见。就在每个人活着的一举一动当中,就在每天的吃饭穿衣、工作赚钱当中,去观察、去思惟、去知见。如果相信某件事情是真实的,我们就会说真有这件事或这件事情是真有的,这就是信有。如果我们不相信某件事情是真实的,就会说没有这件事或这件事情是不存在的,这就是不相信有,或者叫作相信没有(信无)。所以,这第一类的信,就是信有与信没有。

通过看到的、听到的、学到的,我们知道了一些道理,但是还有很多是不知道的,如果是已经验证无误的,我们会说这些是可能达成的、那些是不可能达成的。对于那些还没有验证出来的事情,我们只能通过推理,按推理来说这些是可能的、那些是不可能的。例如:我们现在都知道人可以坐飞机在天上飞,我们就相信这是可能的。可是如果在飞机还没有发明出来之前,我们只能通过推理与猜想,相信说人是可以坐飞机在天空中飞,这就是相信能。而有些人却推理说,人是不可能坐飞机在天空中飞行的,就是相信不能。这第二类的信,就是信能与信不能。

人们对所有的事物,分出有些是好的、有些是不好的,然后确信有善的、有恶的,或者有无善的、无恶的,在对善恶有无的信心之上,对善的东西我们就赞叹遵行,这就是信善德。而有些人却赞叹恶的、信奉恶的,这就是信恶行。信善德的,就会崇尚道德良心,推广和平共处,宣扬利益大众的道理;信恶行的,就譬如那些黑帮组织、犯罪团伙,崇尚财富、能力至上,只要能达到他们的目的,他就去赞叹、去实行,推广的也多半是暴力血腥的、个人成败的“英雄”主义。这第三类,就是信善与信不善。

二、信佛也就是信仰三宝

对佛教的相信与敬仰,虽然有很多种不同的说法,但从重要点来讲其实就是相信佛陀、相信正法、相信僧众,相信他们是实有的、是良善的、是灭苦的。

第一就是信佛。信这个世间真的有释迦牟尼佛这样的人与事,相信佛陀是良善的,相信佛陀确实有灭苦的智慧与能力。第二就是信法。信这个世间真有可以修行的佛法,相信佛法是良善的法、不是邪恶的法,相信修学这些法门是可以成就灭苦解脱的境界。第三就是信僧,信这个世间是真有实践佛法的和合众,相信这样的修行大众是良善的、不是邪恶的,相信依据和合众那样修行能够达成灭苦解脱。

佛教从古印度传到中国,一代一代的传下来,通常是师徒之间的传授,以及法友之间的交流,再然后就是面向大众的弘法活动。弘法的大德们,到处的宣讲佛法、排解疑惑,博学的善士们也著书立说、劝化世人。有的地区佛法比较盛行,有的地区佛法比较衰落,佛法不适应地区,大德们就转到别处去随缘的教化。从佛教的代代相传中,从历史记载以及考古研究中,我们知道未成佛之前的悉达多是确有其人的,而悉达多出家修行等事情,也是真实发生过的。悉达多作为一个王子,本来可以继承王位、治理国家,但是为了寻求真理、解救众生的苦难,他舍弃了荣华富贵,去寻师访道、努力的修行,并未去做违法害人的事。悟道成佛之后,又能不断的讲说法要、度化世人,当然是良善的了。佛陀通过他自身修行作为榜样,告诉我们灭苦与解脱都是可以达成的,具有大智慧就能够解除众生无数的烦恼与疑惑。有的大弟子通过修行后,也能达到智慧充满、自在无碍的境界,这都可以说明佛陀是有灭苦解脱的德能的。

佛法不但是代代的相传,后来还有书藉记录以及图画雕塑等可知可见的信物,我们生活当中也时不时的应用着佛法,都说明佛法是有的了。而佛法是叫人行善积德,不是叫人做恶害人,那佛法也就是善的了。通过学修佛法,有一部分人他获得了彻底解脱的境界,有一部分人他心境明朗了、智慧增长了、烦恼减轻了。这些都告诉我们解脱是可能的,依据佛法修行是可以灭除痛苦烦恼的。

僧伽就是真实修行的团体,具体的修行境界虽然人们很难判断,但就这个外相上来讲,我们还是随处可见的,那这个僧众当然就是有的了。而僧众要做的就是依法修行,自身修行善法、还能劝人行善,所以僧众是良善的。僧众通过艰辛的苦修,最终达到身心清净的境界,因此说僧众也是能灭苦的。他们又到处宣扬正法、示现修行的内容,既是佛法的实践者,也是佛法的弘扬者,所以说僧团是能修行的团体,也是我们可以依止的群体。

三、信仰三宝的四个阶段

信仰佛教简要的说,就是信仰佛法僧。我们信佛,并不是要那种无条件服从的、不可知晓、不可以讲道理的盲信。我们是要在了解了,佛法僧是有的、是善的、是能使我们解脱痛苦烦恼的,之后我们觉得可信,于是我们就相信了。这还只是初信,信得还不够深、不够稳、不是很明白,所以我们在初信之后,还要再继续的学习与研究。

信仰佛教就是信奉善法解脱道、信奉善法解脱道的导师、信奉实践善法解脱道的众人;能够相信还要有尊敬,尊敬解脱善法、尊敬传播解脱善法的导师、尊敬实践善法解脱道的众人;有相信尊敬,还要能去听闻学习,学习解脱的善法、学习传法的导师、学习实修的大众;能够相信尊敬与听闻学习后,不去实践它也就起不到什么真实的作用,所以最重要的还是亲自的去实践这个善法解脱道。能够亲自的实践那才是真信,如果自己不肯去做,那你这个信就是有问题。

在通过一定的实践之后,我们有了新的体验,对我们的信仰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我们知道了信仰的一些实际内容,尝到一些真实的利益,更加确定了我们信仰的是善法、是利益法、是可行法,我们的信仰越来越稳定,修行也慢慢的进入了正轨,这时候我们才真正算是有了正规的信仰了,也就是正信。也就是说不再是东风来西边倒、西风来东边倒的,那种一问三不知的、没有主见的信仰了。

具备了一定的修学知识,信仰步入了正轨之后,我们还是需要谦虚的继续学习,不能因为有了少量的见识,就以为已经掌握整个佛法内容了;也不能把自己的一些狭隘理解,去衡量一切的事事物物,还要善于听取不同的意见,以实际生活为出发点,去做利益大家和利益自身的事情。因为佛法是善法呀,信佛的本身就是要自利利他的,不是要我们去做损害别人的事情!

由正规的信仰与修学,我们掌握了一定的知识理论,也有了一定的修行体验,慢慢地我们产生一些个人的见解,得到一些语言上难以描述的收获,我们对自己的信仰开始牢固起来。真正的确定了自己的信仰了,不再轻易的受到外来的影响而改变了,这个时候的相信它就是深信,也可称之为固信。有时候我们对某些事根本不晓得,就能够深信不疑,那个深信跟我们通过一定学习实践后的固信不同,那个深信的层次心理面主观的作用比较大,而我们这个时候的固信呢,它是经过多次的研究学习和实践体验的,两个都是深信,为了把它们区别开,我们就把现在通过一定修学、实践的深信,叫作固信。

而我们对某事有了深信以后,最容易产生偏执,一旦偏执起来就不容易接受别人的劝告,很难再接受更高明的、更美好的东西。所以当我们有了固信(深信)后,我们还要有足够的肚量,容忍更多的不同意见,就算是别人不认同我们的观点,我们还是要允许百家争鸣啊。只要别人的观点能利益大众能完善自身,都要允许这些观点存在。除非别人的观点明显是恶法,有损大众和有损个人的,那就有必要用你的智慧和勇敢去破解它们,使这些恶法一一消灭干净,是要用你的智慧和勇敢,而不是用你的蛮劲和火气!

有了深信,还要结合现实生活,就算你的理论再好,如果现实中不能够应用它,那也就失去了它的意义。譬如,你说你能造一台机器代替我们做任何事情,那你叫我们现在就不要去做事情了,而你的这台机器要几百年后才能够研发成功的,那我们现在就不能听你的话,不能去按你所说的去做了。因为在你这台机器没造好、没送到我们手里之前,我们还要生活、还要养家糊口,还要吃饭、还得要赚钱,不做事是不行的。就算你的理论再好再对,那也只是个管听不管用的空理论啊!能够灵活的应对生命生活中的事事物物,不舍离灭苦解脱的中道路线,这种在初信、正信、固信之后所产生的信心,我们可以把它叫作智信。具足灭苦智慧的那种信,叫作智慧。

四、应当远离四大类迷信

相信某人某事某物,我们最容易被表面现象所糊弄,没有经过细致的调查研究,只是凭自己主观的认定,就确信了。一但人家问起来,就会一问三不知,不清不楚、不明不白的,这是处于在对事物无知的状态下,还毫无理由的相信,一直这样坚持下去不跟任何人讲任何道理,像这样盲目的相信,就叫作盲信。不知不见而有迷乱、盲目的相信,这就是第一类盲目的迷信。

通过我们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一些道理,可是又不能够融会贯通,把狭隘的、些微的道理,当作是通及一切的真理,以少为足、以偏盖全,扩大或缩小事实真相,错解误会了自己的所知以及事物本身,我们还在那里沾沾自喜一直的坚信下去,就叫作错信。不通达而有迷乱、错误的坚信,这就是第二类错解的迷信。

对某些事物,我们确实有过足够的了解,掌握了足够的知识理论,可是事物的发展是多样化的,结果可能不只是一个,而我们却忽略了其他的结果,只认定自己所知的那个为正的、为真的,这就导致了我们看不到全部的真相。我们的这种坚信越强,就会越不能容忍其他的不同说法,以至于把其他本来也是正确的东西,当作是错误的、当作是邪恶的,越来越不肯回头、越来越坚信自己认定的那个道理,到最后就会过分的偏于一个极端,就叫作偏信。不和谐而有迷乱、极端的坚信,这就是第三类偏执的迷信。

人们对某种宗教的认可与学习,或是对某种理念、某种人事物的拥护与追随,在这个过程中或多或少的会夹杂着盲信、错信、偏信,由这三大类的迷信,都有可能发展成宗教徒们狂热崇拜的迷信,就叫作崇信。牵强附会的相信神佛的力量,这是信徒们迷信的根本内容,人们经常所说的迷信,也多半是指对神佛力量的迷信,这是第四类崇拜的迷信。由盲目的迷信、错解的迷信、偏执的迷信、崇拜的迷信,就可能再演变出无量无边的迷信,太多了我们没有必要一一的详细描述它,我们只要明白这四大类迷信,就能够知道迷信的本质与关键了。

五、保持相对中道的信仰

生活中迷信的东西太多了,我们不经意之间有可能已经是在迷信了,可是我们自己并不知道,还以为自己不迷信呢。如今的社会是大力提倡科学、崇尚科学的,所以很多东西都打着科学的招牌出现了。什么科学看风水啦、科学测命运啦、科学看手相啦等等,原本不是科学的东西,它经过改头换面的包装,也说成是正统的科学,以致于迷倒大部分众生崇拜跟随,还说你不信他的就是不相信科学,就是无知迷信。还有些什么美容保健产品啦、什么丰胸减肥产品啦、什么医治怪症的药品啦,这些本该是科学的东西,人们使用了之后却是祸害众多、苦不可言,可是在他做广告的时候,说得多好听,又是某某专业人士经过多年研究所得,某某知名人士亲自宣传,某某机构认定证书,看上去多真实呀、多科学呀!很多迷信的事情,如果不能及时的澄清,时间长久了,相信的人数众多了,慢慢的跟我们生活融合在一块,变成了民俗,变成了文化的一部分,就很难再说清楚它到底是不是迷信了,也就没有人再说它是迷信了。

如果不去弄清真实状况,过度盲目的迷信科学,科学在你那儿也会变成了迷信了。执迷的相信自己不迷信,也不管清红皂白就说别人是迷信,这本身也是在迷信。没有理由的坚决,不管什么你都不相信,你这也是在迷信,你是在“执迷”的坚信你这个“不信”。所以说迷信还真的是无所不在啊,随时随地的我们都有可能是在迷信啊!世界上的事物无量无边,道理也是深浅各异,如果每件事物都要在人们搞懂了之后才能开始做,不这样就说他是迷信,这个也是不理性、不科学的说法。很多事情是已知的,还有更多的事情是未知的,我们对已知事物的研究思索,而产生了相信,又推断未知事物的可能性,就生起了信心(这种信心,它不是偏执信、死板信),只要我们信得对、信得有道理,先从迷信(不懂得的情况下)开始也无可厚非的呀,就是科学研究也免不了是从相信某种可能性开始的。当然我们还是要提倡正信、反对迷信!

纯粹意义上的不迷信真的是很难做到,我们所说的不迷信,是指迷信能带来很多不利的因素,带给我们痛苦与烦恼,所以说不要去迷信。但是有些时候,我们还是不能避免的又会走入到迷信当中,只要是不会害人害己的,有利于向好的一方发展的,也不妨暂时迷信一下,由迷信而转入不迷信。只要你的迷信能为国家为人民多做贡献,为世界为众生多做服务,自利又能利他,你就大胆去迷信吧!反过来你不迷信,可是你坑害国家、坑害人民,为了你的不迷信去损人利己,要你这个不迷信干啥呢?所以说,不管你是迷信还是不迷信都得要适度,不能过分的迷执,过度的不迷信也许会转变成一种迷信,你迷执的相信你的“不迷信”。适度的信仰,就是要适应于地域人民的习俗,适应于各人家庭的和谐氛围,适应于你个人的能力与条件,做你该做的事情。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