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暑|露蝉声渐咽,秋日景初微

2020-09-06  本文已影响0人  燕过无痕521

公历:2020年8月22日  处暑

农历:庚子年 七月初四

气温:25~36℃

天气:

风向:西南风3—4级

坐标:江西南丰


8月22日,处暑。

                                        1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七月中,处,止也,暑气至此而止矣。”《历书》中说,“斗指戊,为处暑。暑将退,伏而潜处,故名也。”

处暑的“处”是指“躲藏,终止”,处暑的意义是“夏天暑热正式终止”。也就是说火热的夏天即将过去,到此为止了。

火热夏天的终止,也宣告着暑假生活的结束。我给孩子们讲了清代《帝京岁时纪胜》中记载的一则轶事——《秋爽来学》:京师小儿懒于嗜学,严寒则歇冬,盛暑则歇夏,故学堂于立秋日大书“秋爽来学”。

故事讲完,当我笑着在屏幕的这端打出:“秋爽来学,你准备好了吗?”

屏幕的那端,凌伟同学立马做出回应:“嗯,准备着呢(外加三个露齿笑脸表情包)。”我猜屏幕前的那张笑脸一定比这个表情包生动多了,也灿烂多了。

我亲爱的孩子们,你们也的确该准备好呢!在处暑这最初的一丝凉意里,你们也将迎来小学生涯的最后一个秋天。下一个秋天,你们将带着满满的收获去新的土壤里萌芽,生长。

如此,你对秋天是不是又添了一份憧憬和向往?那就让这个秋天,成为你我共同怀念的季节吧。

其实,“处暑”并未完全意义上的出暑。白天炙烤着大地的阳光,还是会让你忍不住拒绝拥抱它。但,风拂过脸庞时的感觉的确不一样了,温柔多了,也清凉多了。这个节气最明显的特点是:白天热,早晚凉,昼夜温差大。

直至处暑即将结束,气温才突然有了明显的变化。早晨和先生一起骑车去学校,已经能感觉到凉意了。晚上出去散步,好友三五在琴湖边小憩,凉风袭来,有人嚷嚷着关节有点嗦嗦的冷了,索性绕着凉亭小跑起来。如此,自然不敢久待,也便早早散了。

秋,伴随着微雨,伴随着凉风,来了。

                                      2

古人将处暑分为三候:一候鹰乃祭鸟,二候天地始肃,三候禾乃登。在此节气中,老鹰开始大量捕猎鸟类;天地间万物开始凋零;随即,像黍、稷、稻、粱等禾类农作物也开始成熟了。

说到“天地始肃”,突然明白了古人之“秋后处斩”,也是顺天地肃杀之气吧。

处暑之际,有中国传统的七夕节。那天,我们正好在福建霞浦南岐小渔村。早晨,看完日出回来,蹲在礁石边忙碌的渔民引起了我们的好奇,我们几个都猜是在捡螺。走近和渔民交谈才知道,原来是在采海蛎子。

福建霞浦南岐渔村(采海蛎)

说是采,其实是撬,用一个特别的工具——海蛎刀(一只短把的木制手柄,前端安装一个特制的带尖儿的小钩子,有点像起子)撬开礁石上的海蛎子,露出里面黄白色的海蛎肉,取出,放进盒子里。

我们几个心痒痒的,也想去试试。回去和民宿小哥一说,热心的小哥不仅给我们找出几把海蛎刀,还把我们带到他们经常采海蛎的礁石旁,现场示范,并叮嘱我们海水涨潮涨到哪个位置就得赶紧上岸。

我们兴奋地开工了,阳光热辣辣地照着,没过一会儿,满头满脸都是汗,可海蛎子却没采到几个。不是撬开时用力过猛,海蛎肉给撬碎了,就是海蛎子贴得太紧了,撬不开。我们感慨说,这份鲜美得来可真不容易。

太阳越升越高,我们分分工,男人负责采海蛎,女人负责打伞。如此,果然进程快了很多,几个男人越干越熟练,一会儿这边喊:“看我这个,好大一个啊!”一会儿那边叫:“快来,快来,这个真够大,海蛎王吧!”正干得带劲,却发现海水已经涨到我们脚边来了。我们说,涨潮了,该回去了。几个男人嘴上说着等采完这个,却没见一个人挪开脚。又采了一会,估摸着加点鸡蛋,做一份海蛎煎蛋还是可以的,这才恋恋不舍地上岸了。

福建霞浦南岐渔村(采海蛎)

第二天,民宿小哥夫妻俩将我们和渔民一起出海捕来的鱼虾进行加工烹制,外加一份特别的海蛎煎蛋,海鲜家宴隆重开席,真真幸福感爆棚呵。

处暑之际,还有“中元节”,即“鬼节”。这个节日,家乡有祭祖、祈雨等活动。

这个节日,于我,是一个特别的日子。小时候,我们家族的几个老人都叫我“鬼nie俚”。所以,这个节日在我的生命里留存了很多珍贵的记忆。

记忆里,有底下卧着蛋的长寿面,有蹲在桌子底下忐忑不安地等待“鬼”的小伙伴,有带着我去外面给无家可归的“野鬼”烧纸的母亲,还有站在锅前给我们做七月半糍粑的奶奶……

当这些美好伴随着久远的记忆蹒跚向我走来时,那些原以为早已淡忘的记忆却越来越清晰,我才明白,有些记忆真的只能封存,不能淡忘,哪怕它有多久远。

做七月半糍粑(老家水南)

中元节的前一天,我们姐妹四个,在邻家婶子的帮助下,又做了我们姐妹都念念不忘的七月半糍粑(近几年,已少有人做了,想吃就买点,的确方便得很,但再也不是熟悉的味道了)。

生活需要仪式感。小时候,做糍粑是这个节日的重头戏,几乎家家都做。通常是七月十三日开做,因为要赶在七月十四日祈雨可以给菩萨供上。那天早晨,我们孩子不用大人吩咐,便去米缸里量米磨粉,多量三五斗那是常有的事。

然后,几个孩子一起邀约,去村里唯一的一家电机磨坊磨粉,排队有时要排上老半天,但我们一点都不觉得烦躁。一群孩子在一起排队,总是有讲不完的兴奋,说不尽的喜悦。

磨好粉回家,吃过午饭,家家户户都开做了。通常,锅台前都会站着几个等锅巴的孩子,没有拿到锅铲上的锅巴,是决计不会离开灶台的。当然,哪家糍粑出炉,都会各家各户先送去一碗。这样,就不用担心哪家还没开做,孩子眼馋了。虽然家家都做,但因为各家的米略有不同,各人揉面的手劲力道也不一样,还有火候的控制等等,各家做出来的糍粑味道自然不尽相同,有的更软糯,有的更有韧劲,有的更细腻,有的更粗糙……我们孩子一边品尝,一边也会品头论足,比如四妈家的糍粑,细腻而有韧劲,甜度也刚好,是最受我们孩子欢迎的。

至今吃糍粑,都会不自觉地拿四妈家的糍粑来做参照。

一系列繁琐工序结束,我们做的糍粑出炉了。打开锅盖,厨房里弥漫着一股子甜香,每个味蕾都被调动起来。再看锅里的糍粑,油光可鉴,宛如一颗颗经过岁月打磨的鹅卵石。

只是,不知为何,糍粑还是原来的糍粑,但味道却再也不是原来的味道。

                                          3

处暑晨诵,我们一起读虞世南的《蝉》——


        蝉

            【唐】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

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

非是藉秋风。


蝉儿站在高大的梧桐树上,低饮着纯净的露水,它的声音清脆响亮,回荡在树林之间。身居高高的树枝之上,声音自然可以传递很远很远,并不是借助了秋风的力量。

我问孩子们,诗人说的只是蝉吗?

片刻静默。

我又说,当然不是,他其实在说自己呢——借蝉来勉励自己。自古以来,诗人多喜欢托物言志,把自己的理想与心声寄托在自己所歌咏的事物上。这是否也是我们中国人的一种含蓄表达呢?

在诗人眼中,蝉无比的高洁,它只啜饮纯洁的露水,站在高高的梧桐树上,它的声音无比的响亮,能够传播很远,但是,这一切都不是借助了“秋风”的力量,只是因为自己站得足够高。

你我是不是都应该像诗人一样,追求这样一种雍容不迫的风度气韵?希望借由这样的追问,可以触动或引发屏幕那端孩子们的思考。


读了虞世南的《蝉》,我们又温习了孩子们都很熟悉的——


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这首诗同样寄托着诗人高洁的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晨诵最后,留给孩子们一个问题:诗中的“空”你是如何理解的?明明有浣女渔舟,诗人为何还说“空山”呢?


                                          4

梳理孩子们的笔记发现,这个处暑,孩子们的生活也挺丰富的。

宸佑同学在高速行驶的车里开启了节气晨诵课,真是诗意满满的一趟旅行啊!宸佑不仅体验了极具挑战的野外拓展课,还领略了深山里浓浓的秋意呢。

宸佑作品1

世界上什么东西都存在着竞争,有耐心,有方法,有勇气才能把事情做好。——这是宸佑同学在一次独特的卖花经历中总结的人生经验。其实,这次卖花经历可谓困难重重,但宸佑同学依靠自己的观察分析能力,成功完成了这次特别的挑战。为此,还总结了三大绝招,外加一招必杀技呢!

宸佑作品2

构树果又来了,没有尝过的去宸佑同学的文字里细细品味吧。

宸佑作品3

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跟着婧嫄同学走进贵州,你一定能感受一份别样的秋意。

哈哈,小蔡同学怕是说出了许多同学的心声吧——对我来说,处暑不代表天气变凉,只代表一样东西——暑假快过完了,好好写作业呀! 

处暑(蔡彬晨)

        今天是24节气的第14个节气——处暑

        处暑,处字,指的是特别或结束,处暑指的是暑天要结束了。过不了多久,天气就不热了。

        可真是这样吗?就在今天上午,阿公把空调关了,我呼呼大睡了一会儿,就开始流汗了。感觉上,我正在翻来翻去,到处吸收凉席的精华,这么维持下去,凉席也捂热了,汗就从头上、脸上、身上滑落下来。终于,我受不了,热醒了,眯着眼下了床。

        上午就会热,那你肯定没体验过正午到三点的毒太阳!12点的来到战斗,终于开始了,窗外的防盗窗子就是阳光的第一个据点。它们吸附在不锈钢管上,像一个铁拳,似一道激光,直直的往镜子里冲。到了镜子,它们肆虐起来,反射到房间的每一个角落,把作业本照的发烫,把我的脸晒得通红,还把我的两块巧克力给热化了。这光分明是故意欺负我,我脸上的晒伤还在脱皮,快好了,今天突然又晒得起了一堆疙瘩。我可痛了![流泪]这时妈妈来了,见我满头大汗,说:“哎呦,热不会拉下窗帘吗?空调16度会冷,你调高一点。”

        我拉上了窗帘,就连窗帘也像一块蓝玻璃,变得半透明了起来。唉,这光被过滤了,也还挺刺眼的,我还是不看它更好。转眼到了晚上,天气和风还是那么的热,但比午时还是好了不少。我躲在关了空调,但还有一点冷气的房间里,打开风扇,写起了作文。写了没多久,连冷气也快不行了,我就燥热起来,坚持着写完了作文。

        对我来说,处暑不代表天气变凉,只代表一样东西——暑假快过完了,好好写作业呀!


郑彤同学走近秋,感受着秋的华丽,秋的凉意,还有秋带给她的满满元气。

今日处暑(郑彤)

今年的夏天,还没有褪去它的热度。可是人们已经开始期盼着雨声和秋风的到来。

今天是处暑,也是初秋。处暑,即为“出暑”,是炎热离开的意思。处暑的到来,标志着炎热天气到了尾声,暑气渐渐消退。

今年的夏天虽不太热,但各种能够解暑的地方都能看到人们各种千姿百态、树荫下、水池边、喷泉边、湖岸边、有嬉戏的孩童,有运动的老人,有纳凉的中年人。

记得刚入秋时,天色便亮得很晚了,到五六点是天空依旧是阴层层的,但那却绝不是寻常的阴,阴层层的天空时常带着红色,宛如火烧云那般。有时又是金黄色的,宛如金子那般闪闪发亮。

秋与夏的区别除气候外,还有许多。到秋季,树上的绿叶没有那么鲜绿了,慢慢地由绿变黄,随着秋天的深入大部分树种的树叶一片金黄,在阵阵秋风扫荡下,片片黄叶也开始纷纷飘落大地,颇为壮观。乡村小道上,泥土气息渐渐浓郁起来,晨练和傍晚散步时,习习吹来的风带有丝丝的凉意。

这样的处暑让我忍不住想到虞世南的《蝉》“垂綏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新的季节,也要元气满满!


且看更多的孩子用图文作品说秋,写秋,画秋——

伊涵作品 婧嫄作品

一个有着诗心的孩子,他的心里才会装着一个诗意的秋天。

浩天作品 熠扬作品 晨宇作品 文韬作品 李舒作品 凌伟作品 蔓依作品1 蔓依作品2 鑫怡作品 启弘作品 矜涵作品1 矜涵作品2 矜涵作品3

露蝉声渐咽,秋日景初微。处暑一过,秋带着诗意向我们走来了……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