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2 苏词革新-扩大词境(三)
但是我们注意到下片: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这其实是揭示人生存的一种本质的状态,任何时代的人都会有类似的感受,所以它才称得上是一种横亘古今,超越时代的一种哲理。前者是从人的社会生活的角度而言,后者是从自然的角度而言。也就是说任何时代的人都能感受到遗憾和不圆满。不管是身处高位还是浪迹江湖,没有那种圆满的地方,所以悲欢离合,阴晴圆缺,它其实就揭示出人的一种不圆满的生存状态。
面对这种不圆满的时候,人会产生各种各样对待的方式。有的是自然的,有的是理性的,有的是感性的。所以人们很容易去逃避,所谓我欲乘风归去,这就是一种逃避,就是想要离弃人间的扰攘,离弃人间的缺憾,我要寻找到一个理想的净土,就像桃花源那样的净土,或者就像月宫那样一片纯净的净土。
可是这种净土也是不圆满的,因为高处不胜寒,它又不如人间,何似在人间,所以没有一个绝对的净土,也没有一个绝对的圆满,这就是所谓此事古难全。可是当我们认识到此事古难全的时候,这是不是就意味着一种圆满?所以他揭示出来启发我们的是一种内心世界的丰富程度。是我们在面对各种缺憾,面对各种各样苦难时候的一种选择的角度,认识到没有圆满就是一种圆满。
在这种情况下这种背景下,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也是还在说内心世界的强大和丰富,其实是超越了所有的外在世界的。所以我们感觉到苏轼的热爱生活,笃于情谊,但是又能够通情达理,以理遣情。用强大的内心世界,用强大的这种理性,去排遣去抚平心理的波动和情绪的波动,所以这里面表现出一种执着于人生,但是又善处人生的胸怀和情趣。
这首词既富于人情味,又富于人生哲理。这样一种词的写法就丰富和深化了词义词境。夏承焘先生《东坡乐府笺序》中讲以理入词是苏轼的首创,说:
杜甫 韩愈,以议论为诗,宋人推其波以及词。
所以苏轼的这首《水调歌头》融理于情,圆通无碍,这个和后来苏轼在人生观念上面的这种儒家佛教道教圆融无碍的这种人生观念的影响,人生观念的表达,有他一脉相承的地方。所以其后在黄州所作的,之前我们提到的《定风波》词:莫听穿林打叶声。包括《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
这些词作都展现出从日常的生活实境之中,去生发出一种深刻的妙谛,生发出一种深刻的哲理,而且他不是枯燥地说理,是有趣味的方式,有品味的方式去说理,这种才称得上是情理俱胜之作,这是苏轼在扩大词境方面,另外一个境界的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