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众行为是非理性的吗?
“乌合之众”,源自法国社会心理学家勒庞的名著《乌合之众》。
勒庞发现,一个人融入群体之后,很容易被群体的情绪化特征所左右,做出从众行为。所以自勒庞之后,从众行为就和盲目、非理性画上了等号。似乎人天生就有此缺陷——容易在群体中失去理智。
盲目、从众真的是缺陷吗?
其实,很多从众行为并不盲目,它一种理性的选择。
在网络科学里,我们把一个人跟随他人行动,进而导致整个网络都拥有相同特征或偏好的现象,叫做“网络传染”。本质上是一个决策过程——我们看到别人的举动,然后做出对自己有利的行为。
在社会网络中,传染之所以会出现,主要有两个机制在起作用:一个是信息效应,另一个是网络效应。
信息效应,是指我们每个人心里都有如下假设:其他人之所以做出一个行为,是因为他们掌握了一个我们所不知道的私人信息。作为旁观者,在观察这个行为以后,最理性的做法,就是去效仿他们。哪怕这个决定和你之前所掌握的私人信息是相悖的。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你要选择去哪儿吃饭,于是在美团上搜素,看到附近A餐馆的评分很高,于是决定去A餐馆,可是到了那里却发现A餐馆就餐者寥寥,但旁边的B餐馆却有不少人就餐,于是你转身去了B餐馆。
你选择在B餐馆就餐,与其说是盲从,不如说是基于信息效应的理性行为。因为你自然而然地认为,B餐馆就餐者多,肯定是有原因的,去吃饭的客户一定是掌握了某种信息而做出的选择。总之,去人多的地方总没错,至少更有保障。
经济学有一个类似的现象,叫做“信息瀑布”。意思是当人们的选择受到前人信息影响的时候,会放弃自己喜好,追随前人的选择。而在金融学则叫做“羊群效应”,指的是在证券市场上,人们会跟风购买或者抛售股票。
以往,我们都把这些现象归类为非理性行为。但是,最新的研究发现,无论是信息瀑布,还是羊群效应,很多时候其实都是理性驱动的,是信息效应在起作用。
另一种导致从众行为的机制是网络效应。
网络效应常见于一种情况,那就是用户越多,产品的使用价值就越大。比如社交软件就具有明显的网络效应。当你看到最好的朋友已经装了微信,然后又发现你周围的很多人也都在用微信,所以,你就决定安装微信。
对于网络平台而言,当用户数量达到一定的临界值,就会出现一种现象:用户数量越多,用户间的互动就越多,迁移成本就越高,所以对平台的依赖性就越强,轻易不会离开。
亚马逊、阿里巴巴、滴滴都遵循了类似的道理。
在淘宝上,卖家越多,网络对于买家的价值越大;反过来,买家越多,网络对卖家吸引力也就越大。一旦形成正反馈,网络的规模就会迅速扩张,自我强化。
在滴滴上也是如此:越多的乘客注册成为平台用户,对于司机来说,这个平台的工作机会就越多;反过来,当越多的司机涌进平台,对于乘客来说,他们等待接送的时间就会更短,使用滴滴的意愿就更高。网络的所有参与者都会因此受益。
这就是为什么互联网行业容易出现“烧钱”的现象:
一个产品如果具有网络效应,那么慢慢培育市场,就无异于慢性自杀。因为如果该产品没有被广泛接纳,对于用户来说,就没有价值。
因此,在产品进入市场之初,将价格定得比较低,甚至是免费提供给用户。这么做会在早期带来亏损,但一旦产品达到了引爆点,也就是可以促发网络效应的临界值,公司可以通过变现规模用户流量来弥补前期亏损。在这种情况下,已有的用户也会愿意支付一定的代价,继续使用它,因为网络效应带来的价值已经超过了切换的成本了。
你看,曾经以为盲目、从众的行为都是“非理性”的,但通过“网络传染”的角度去解读,就会发现,事实并非如此。
如果,你也曾经是“乌合之众”的一员,现在能否回想一下,当时是做出了理性的决策,还是在盲目的跟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