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艺与写作
对做饭这件事,我虽然没有太多兴趣,但是有了孩子之后,不得不做。
记得离开武汉前夕,爸爸到武汉帮我打包行李,送我们上飞机。我自告奋勇要他带Atom玩,我来做饭。他有些怀疑我行不行,最后还是欣然允诺让我试试。
可是,自从那顿之后,我再说要做饭,爸爸连忙说:“还是我来吧”。可见那时的我,厨艺一言难尽。
我开始学习做饭,是来了巴黎之后。满大街的汉堡薯条、披萨面包,和我们的中国胃太不对付。我们只能在家做饭吃,偶尔出去吃,也是去中餐馆。
起初,主要是 Atom 爸爸做饭,他的熟练程度比我高很多。平时他要上班,家务带娃这些事,我自然当仁不让。时间一长,若是做得不好,就会遭来嫌弃。
我们两就是这样,个性都要强,谁也不服谁,一直在较劲。他说我不好,我就偏要做好给他看。
于是,本来对厨艺无感的我,下了几个菜谱 APP,利用每天早中晚三顿的机会苦练,并暗下决心等我回国的时候,要能掌勺做一桌子的好菜待客。
很快,家常的各种菜式,我都尝试过了,我们的日常菜单也基本固定了。我忘了什么时候,Atom 爸爸说我已经超过了他的水平,对比别人做的,他还是爱吃我做的饭。
为了追求持续进步,突破现有水平的局限,我给自己制定了一个清单任务:每周学习三道新菜菜谱,并做好记录。
即便如此,在这边由于工具有限,食材有限,我依然没有自信拿得出手。每次朋友们来聚餐,我们要么吃火锅,要么就是 Atom 爸爸下厨。
这一次,隔壁邻居约我们圣诞节小聚,她准备了两道菜:香辣虾、烤三文鱼。我们要准备什么菜呢?我的第一反应是,躲到后面,抛给Atom爸爸来解决。
但是,逃避不是解决办法,迟早都会有第一次,干脆这一次硬着头皮,逼自己上。
事先查了菜谱,提前两个小时开始准备,没有失误,完成四道菜:海带炖排骨、彩椒炒牛肉、香菜拌猪肝、鱼籽炒鸡蛋。本来还打算给孩子们做个苹果甜甜圈,时间来不及就没做。
听到大家积极正面的反馈,我的厨艺首秀顺利完成。我也因此更有信心,回国之后给亲戚朋友们露一手。
其实,写作和厨艺一样,都需要勤学苦练,熟能生巧。随着学习和练习,慢慢会抵达不同的阶段,拥有不同的体会。只要愿意学,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
而它们又不一样。我并不热爱厨艺,我只想亲手为家人做美味的饭菜。可我热爱写作,我愿意用此生追寻它。因为热爱,我是不是会做得更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