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延长期限了,它正在杀死你的未来
你是否曾经告诉自己,每个月至少要看5本书,结果发现时间不够,改成两个月看5本书吗?又或是,工作上你曾经计划每个月要拜访一百个客户,但觉得这项任务困难重重,于是改成两个月拜访一百个客户?
我想,你多少一定都遇过「延长截止期限」的状况,最简单的例子,就是你原本计画这个月要做某件事,但因为各种原因,于是想说改成下个月再做,等到下个月之后,又想说再延一个月,于是完成之日,永远变得遥遥无期…
其实,「延长截止期限」根本无法帮助我们完成任务,要不要完成任务,其实取决于其他因素:例如你有多大的决心,你是否真的看重这件事…等等。
以下两个因素告诉我们,延长截止期限,在几乎大部分的情况下,都不是一个好主意。
时间拖越久,你越会放慢节奏
在时间管理的课题上,有个定律叫做「帕金森定律」。
这个定律是说,如果时间充裕,一个人就会放慢工作节奏或是增添其他项目以便用掉所有的时间。
也就是说,一个人的工作速度取决于任务的时间。如果你知道有一个月的时间,可以完成某个任务,你就会不知不觉放慢工作速度,将整个月的时间,都耗在这项任务上;如果时间被重新调整为一周,那么你就会加快工作速度,确保自己能够在一周之内完成。
所以当你因为某种原因,而延迟自己完成某项任务的截止期限,你在不知不觉中,就会放慢完成这项任务的速度。
举例来说,如果你希望在一个月减重三公斤,但你觉得一个月太短了,于是延长时间为两个月,你很可能因为时间延长的关系,而放慢自己运动的脚步。
与其如此,不如仍然维持一个月,让自己因为时间紧迫,而变得更积极。
帕金森定律定律告诉我们,如果你将原本的截止期限延长了,你可能因此变得更加放松,因而变得比原本更不积极。
人们预估完成一项任务,通常都过于乐观
第二个原因,来自于人人都有的规划谬误,规划谬误是指,人们在估计未来任务的完成时间时,倾向于过度乐观,低估任务完成时间。
例如,你想学好钢琴,你认为自己努力一点,半年应该就能有小成,殊不知,最后花了一年以上,才能够弹唱自如;又或是你买了10本书,并且计划在一个月内看完,但没想到最后花了两个月才看完…等等。
为什么我们会这样呢?
原因来自于,人类天生的各种偏见。例如过度自信,让我们觉得我们就是能在截止期限之前完成。另外一点原因可能是,我们过度乐观,所以没有预留空间,最后导致事情延迟了。
所以啦,即便你延长了截止期限,你仍然可能犯了规划谬误的心理倾向,这种低估任务完成时间的心理倾向,一样会导致你放慢完成任务的脚步。与其如此,不如给自己一个更紧的时间,让因为来自截止期限的压力,逼迫自己赶快把事情做完。
要防范因为规划谬误所造成的估计错误,我们可以这样做:
1.借鉴经验:参考前人经验,更能够准确预测时间。
2.预留空间:留一些备案,为突发状况做准备。
听到这里,你可能已经明白:
延长截止期限,其实无法帮助我们能否顺利完成一项任务。如果你真心想完成任务,你本身就会加紧脚步完成它。
延长截止期限,通常会导致我们放慢完成任务的脚步,原因来自于两点:
1.帕金森定律
2.规划谬误
所以啦,当你想完成一件原本计画好的事情的时候,再也别拖延它了。拖延通常只代表,你觉得它当下没那么重要,或是,你觉得它并没有急迫性,所以把它往后摆了,或是,你只是想掩盖自己的怠惰,让自己的心里好过一点。
假如,你有延长期限的坏习惯,小心,它是个慢性病,正在杀死你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