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成长日常玩转app

各大科技媒体的特点与规律(连载四)

2015-02-07  本文已影响673人  含笑

第三部分 “实用范”流派

商业化而不是媒体化是“实用范”流派的最大价值取向

无论“新闻范”还是“研究范”,他们本质上做的是媒体平台,以优质内容为最大价值取向,内容是其主要经营目标。他们更关注内容本身,而忽略与内容相关的衍生需求---“产品”和“服务”。对于他们而言,其变现模式大部分不直接来源于内容,而是来源于平台的整体注意力与影响力的提升,以及平台整体所整来的流量广告收入、企业推广收入或者咨询研究等,即利用注意力对平台以打包的方式整体出售。

但是,实用平台则不同,它们追求的最大价值在于平台内容的工具化和可操作强,简而言之,他们更关注平台上一个个项目或者产品的商业化,并为其提供如活动策划、项目融资、创业孵化等一系列商业服务,商业服务是其真正关注的经营目标。故将这些实用平台称之为“实用范”。

“实用范”之“项目派”---36Kr、动点科技

36Kr、动点科技上的内容都以项目介绍、产品介绍和初创公司介绍为主,他们更多的是把自己当作互联网的创业项目平台,而不是媒体,平台服务的目的是在投资者和创业者、用户和项目之间搭建桥梁,通过平台推广,让更多的用户的投资机构、创投机构等了解产品。他们提供的服务主要包括:孵化器、投融资、官方服务(VC、路演、活动等)。

“项目派”既是对媒体运营模式的创新,也是对咨询行业运作模式的一种创新。应该说,他们是以一种真正的市场化方式运作项目咨询,把过去非标准化的项目咨询、项目介绍、项目推广等工作放在媒介平台上,按照标准流程进行咨询、孵化、融资、推广的一体化操作。试想,过去的媒体只管做广告或者发篇企业软文报道,介入的是项目中后期,而过去的咨询公司都是非公开化的一对一咨询,并且写报告的是一家咨询公司 ,做融资服务得找另一家公司 ,做卖场推广得找会展公司 ,这种分割化而且不透明化的咨询方式,对于很多初创期企业而言,就是前期找这些咨询门道就行费不少精力,更不用提后期一对一的合同谈判,且不说实际成本,仅沟通成本对轻资产的互联网初创企业而言,就已经太高

“项目派”专为互联网初创企业而生,无论服务与产品都是量身打造,其实真正不应该把他们叫做媒体平台,而应该叫做咨询平台,在创业文化、创客风气兴起的今天,其前景可期。对于我们普罗大众而言,每日逛逛这些平台,也能获取很多新鲜又实用的IT工具与产品知识。

“实用范”之“技术派”---雷锋网、爱范儿

雷锋网、爱范儿是“技术派”的典型代表,他们偏重于智能硬件领域的产品和技术报道,其对于智能硬件领域的技术解读与产品解读都独树一帜。

**“技术派”介绍的产品与技术都是高、大、上的代表,代表着整个互联网行业的新潮流与先锋。

第四部分 “聚合范”流派

“聚合范”故名思义即是科技新闻的聚合平台,从源头上看,有两个流派,即“搜索派”和“平台派”。

“聚合范”之“搜索派”---百度百家、搜狗微信热文、今日头条

“搜索派”的出身都为搜索平台,百度百家出身百度,搜狗微信热文出身搜狗,今日头条的技术源于搜索算法和抓取技术。“搜索派”大多技术实力雄厚,并但是却并擅长内容,他们对于内容好坏和内容需求的判断标准坚持大数据原则和技术准则,即来自于算法,而不是编辑团队,避免人工排序。值得一提的是,“百度百家”较为特殊,虽然出身中国最大的搜索平台,但是固定化的第三方入驻内容平台,而不是如搜狗微信热文、今日头条一样,是基于纯算法的排序、计算与抓取。从模式看,三家也各不相同:

从内容上看,百度百家虽然有不少自媒体入驻,但是目前只有一个整体性的产品架构,更多精细化的内容运营百度并未介入,因此,虽然每日产生的专家文章很多,但中间也有不少鱼龙混杂,纯粹是为了存在与流量,质量有日渐下降的趋势

**“搜索派”的瓶颈在于高质量的内容建设体系,私下认为,它们的发展必须跳出技术的圈子,有更好的内容顶层设计架构。

“聚合范”之“平台派”---鲜果、ZAKER

鲜果和ZAKER虽然也是聚合,它们的模式源于RSS订阅方式,与“搜索派”算法抓取的聚合方式不同,它们的聚合是以新闻媒体为聚合单位,而“搜索派”的聚合方式是以文章为单位进行聚合,在这个平台上,新闻媒体以整体平台的模式出现,用户进入后,选择平台进行观看,平台是整体迁移,自身的影响力并不受影响,而且两者都专注于移动平台建设,PC平台不是重点。

**鲜果和ZAKER省去了移动用户逐个下载APP的麻烦,能一个平台实现多个媒体的观看,但是它们的推送与新闻平台自身建设的APP相比,还是存在时间滞后、文章不全或者部分新闻平台会出现不定期停止推送的问题。对于用户而言,当然希望平台派能够不断持续发展,但从目前他们的商业模式上看,似乎变现仍然是未来面临的重大挑战。

全文终

后记:今天终于结束了全部流派的介绍,写作的过程实际上是迫使自己原来一些模糊的感觉和认知不断系统化和重新梳理的过程,在分流派写完后,发现还是缺少在一个总领性的认知,后期计划在四篇文章的基础上,再续总结篇。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