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娃知多少,你是如何养娃的呢?
我把我的经历说说吧。
我的孩子出生后,因为我和妻子分居在两个不同的城市,孩子和母亲一起生活,所以在她2岁半之前我并不了解如何实施早教。从2岁半开始孩子跟我生活,一直到5岁,孩子母亲调动回来为止。
孩子跟我后,单位有幼儿园,每天一大早要么骑自行车,要么坐班车,把孩子送到幼儿园。下午下班后,再把孩子接回家。
感觉孩子在幼儿园生活得不错。她喜欢跳舞,走路总踏着舞步,即便只是一个人独处,也会把裙子拉起来不断地转呀转。同楼的住家们看见她,都很喜欢,甚至还让她教其他小朋友跳舞。
某次参加家长会,幼儿园的园长对我们说:千万不要让孩子参加园外的各种学习班,那些学习班都在骗家长掏钱,学习的内容对孩子来说毫无用处。她举出好多实例,想想很有道理。
事实上,我也没有时间和足够的经济能力让孩子参加各种培训班。为了弥补,我就在空闲时给孩子讲各种文学知识,包括组词原理。
例如我们在路边看见一棵树,我就对孩子说:那边有一只小猫。孩子就用小猫组成新词,例如猫毛,孩子接着就说毛毛熊,就这样进行下去。直到孩子无法继续,她就会找新的对象从新开始。
同时,我教会孩子如何组织简单的造句。如此一来,孩子的语言自然就丰富起来了,她的表述能力超过同龄人。
某日,一位中学语文老师到我家来谈事情,发现孩子的组词能力很强,描述事情时很会用“不但……而且”的句型,她惊讶万分。这位老师对我的办法深加点赞。
此外就是讲解科学知识,这方面是我的强项。例如叶子为何是绿的,夜晚的天空为何是黑的,小汽车的轮子是4个而载重汽车的轮子是6个,玻璃为何是透明的,等等。
这些知识孩子有些能懂,有些不懂,但只要让她有概念,这就够了。
至于童话故事,我买了许多书籍给她,让她阅读。其中最好的一本是《彩图神话词典》,这本书一直到现在我们都保存着。

孩子说,这本书当时看不懂,但喜欢其中的图片。她回家后,喜欢一幅接着一幅看图片。其中有一幅特别可怕的图,她记住了页码,每次看时就快速越过。现在,这本书已经成为她的纪念物了。
至于音乐能力,我发现孩子在这方面天赋较差,也很不喜欢乐器,所以我也不强求她。
孩子最愉快的就是骑自行车下班时刻。我会带着她去市场买菜,然后顺着海边公路回家。快到家时,我们就到海岸边的石头缝里去找海螺和贝类,捡了十几只带回家食用。在这个过程中能发现许多新奇之物,例如寄居蟹、招潮蟹等等,偶尔还会有海鸥来凑趣。更多的时候就看着海浪冲刷礁石,还有远处的海岛和小船。
不过,多年后的现在,海螺和螃蟹已经绝迹,再也看不到了。由于人类活动的结果,使得海洋生物极大退化,诚为可惜。
孩子五岁那年,妻子终于调回来了,我们有了完整的家,每天上下班也以乘坐班车为主。
我出差时,有时把孩子带着,到国内大城市去长见识。我带她去过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有时用寄托的办法让她独自一人返回我们生活的城市,再让妻子去接,以此锻炼她的独立生活能力。
这一点很重要,多年后孩子独自在国外读硕,整整两年没回家,和幼年的锻炼有一定的关系。
转眼孩子就该上小学了。在开学前的家长会上校长一番讲话印象。校长说:家长总认为给孩子灌输越多的知识就越好,殊不知知识都是相互关联的。例如“白日依山尽”中的白,可以组成大量的词汇,可以组成许多句子,光靠背几首唐诗不可能知晓这些知识,只能依靠系统学习来掌握。可见家长让幼儿参加各种学习班并没有太大的意义。只是满足家长的虚荣心而已。
我觉得校长的这番讲话很有道理。
在我的身边,曾经出现过一位神童。他是同事的孩子,幼儿园时期就能背数百首唐诗,知晓无数的知识,俨然一个小大人,据说后来成为某高校神童班的学生。现在如何呢?大学期间因为成绩太差而自动退学,到某公司去当销售了,和他的幼年业绩反差极大。这位同事说到此事,他悔恨当初对孩子刻意拔高。他说:到了现在才知道过去的那一切都是假象而已。
我喜欢看真正的童真,喜欢听稚气的童言童语,这才是童年的本来面目。
下图是百度上的一幅图:

此图描述的场景真有点道理。
孩子少儿时期,有许多各种各样的班来找我们家长,讲了N多好处。记得一句名言是: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但仔细考察后,发现糊弄赚钱的多,有意义的很少。
讲了这么多,意思是什么?
对孩子的培养,家长是主角,幼儿园老师是配角,而各种培训班则是配角的配角。
作为家长,一定要明白,对孩子将来的工作能力和生活能力的培养,其实就攥在自己手里,而不是他人,更不是那些培训班。
要让孩子渡过幸福和愉快的童年,不要一厢情愿地认为参加各种培训班就是对孩子好,结果可能恰恰相反。
因此,我们一定要擦亮眼睛,要把孩子送到有价值的培训班里就读。类似于小学提前班和唐诗班,毫无意义,能省就省了吧。
我觉得在初中前孩子愿意上啥兴趣班就上啥。我自己就是这样的。起码现在我自己在外地上学有很多事情不用靠别人。上什么奥数英语,这么小学了也没用,倒也可能会打击他学这些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