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和你的表现不一样
想象这样一个场景:
你今天要给全公司的人做演讲。为了这次演讲,你从上个月就开始准备了,从发言稿到动作表情的配合,都已经滚瓜乱熟。
然而,你还是搞砸了。中间好几次忘词,感觉面红耳赤、口干舌燥,以至于最后都忘记自己是怎么走下台的。
你是不是觉得自己很糟糕?断言自己做不了人前显耀的事情,甚至发誓以后再也不要当众演讲了?即便已经过了一个月,你仍然羞于提这件事?
如果你的回答是肯定的,那你犯了一个错误:把你的表现和你的实力混为一谈了。
这话很奇怪,我的表现难道不是反应我的能力吗?
是,但不全是。某一次的表现好不好不仅仅跟能力有关,还跟环境、你的状态、问题的难度、你对问题的熟悉程度等有关,如果你因为一次表现不好就否定自己,那你人生的风景里岂不是少了许多生机?
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做过一个有名的三座山实验。他先让不同年龄的儿童熟悉一个不对称的山地模型,然后让他们说出桌子对面的观察者看到的是什么样的风景,3~4岁的儿童经常认为他人与自己看到的相同。由此,皮亚杰得出结论:这个年龄段的儿童还不能考虑他人的不同视角。
但是现代研究者普遍认为他低估了儿童的认知能力,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设置的实验太难,儿童可能是因为没有描述他人眼中风景的能力导致表现不佳,并不代表他们没有考虑他人视角的能力。
有研究人员用一张正反面分别是猫和狗的照片代替三座山,这时,儿童就能准确回答对面观察者看到的景象了。
看,是不是和最开始的情景很像?将任务表现和能力等同起来,而忽略了其他因素的影响,这成了他提出各种认知发展里程碑的年龄常模经常偏离实际的主要原因。
我们不是儿童心理学家,但我们也会犯同样的错误,经常因为孩子一时的表现不佳给他贴标签:一道很简单的题做错了,你就认为他笨、不听讲,可也许他只是当时粗心;学钢琴都一个月了,还是弹的不着调,你想看样子他是没有天赋了,但也许他只是不喜欢被逼着学;你在跟朋友聊天,让孩子自己玩一会儿,他却总是闹,你想怎么这么不听话,但可能他只是想快点告诉你今天学校发生的有趣事情。
所以,不要轻易给孩子下结论,他的“实力”不是一两次的表现就能反映出来的。
上面讨论的其实涉及一个更本质的问题:你能不能将“我”和“我的行为”区分开。听起来是不是不太容易理解,似乎没有道理?那我们举例来说就是,
我这次没有做好,不代表我不行;
我昨天做了坏事,不代表我就是混蛋;
我刚刚揍了孩子,不代表我是个暴力分子;
孩子今天撒了谎,不代表他是个骗子;
……
这样讲是不是清晰多了?一次甚至多次的表现并不能定义一个人。一方面因为我们的大脑具有负面倾向,我们总是对负面的事件记忆深刻,这在远古时代保证人类的生存意义重大;另一方面,影响表现的因素很多,如果仅仅聚焦个人能力,就不能客观分析这次表现,做出有效的改进,导致只能表现如此甚至越来越差。
对待孩子也是如此,甚至更严重,因为父母代表着他的全世界,我们的否定某种程度上意味着爱的缺失。
以前看到过一个如何批评孩子的方式:妈妈不喜欢你刚刚做……的行为,但是妈妈仍然爱你。
我曾经一度觉得这种说法很别扭、做作,但当我明白这背后的逻辑后,我恍然大悟:分离孩子跟孩子的行为,意味着无论你做什么,妈妈都爱你,这就是无条件的爱!它对于培养孩子的安全感、自信、自尊是非常重要的。
需要说明的是,无条件的爱不等于溺爱,它跟有限制的爱并不矛盾:你的行为错了,就需要改正,但这并不影响妈妈爱你。
你不等于你的表现,不要轻易下定论,给自己和孩子多一点信心跟时间,相信我,一切就都会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