蜗居梦为涨价风所破,屌丝路在何方?
1
十多年前,一个老北京卖房移民美国去创业,辛辛苦苦攒了一千万,回到北京来却发现这边只够交当初自己房子的首付!
一个男人十年前毅然以60多万元卖掉了自己在深圳的房子,拿着这笔钱去创业,经过十年努力打拼,公司走上了正轨,赚到了400万元纯利润,然后他用全部利润再加上部分银行贷款,把自己当初卖掉的那套房子又买回来了,毕竟小孩要上学。在深圳,明明可以买一套房子躺着就能致富,他却非要装逼去创业……
在不同人手里,深圳这个城市被替换,可以是北京、上海、广州,也可以是杭州等,还可以是其他任何一个大城市。
“过完春节,我看中的那套房子涨了50万,我这辈子可能都在大城市买不起房子了,还是打道回老家算了?!”一个朋友在电话中悲哀地对我说,我一时也给不出他什么好的建议,真是无言以对啊!
其实看到、听到这些的时候我感觉满悲催的,不管段子是不是有调侃的成份,但买一套房子就可以鄙视一个人所有的努力,所有的奋斗,所有的梦想,而且鄙视得如此义正凛然,如此的轻松无碍!你的奋斗、你创的业,在别人看来,其实一文不值。
我接触到几个近几年从北大毕业的学生,问他们的理想是什么,说理想就是在北京有一套住房。连全国最高学府的毕业生都是这样,可见高房价的确把中国这一代年轻人都压垮了,异化了!真是悲哀!
如果清华、北大的毕业生都买不起房子,那么学区房还有什么意义?错了!清华、北大只代表你的过去,而房子代表着你的未来。
两年多以前兴起的全民创业浪潮开始遇冷,在房价如脱缰野马般奔腾前进的映衬下,越来越多的创业者发出了“创了几年业,不如买套房”的唏嘘。
世事无常,时寒冰、牛刀等鼓吹楼市崩盘的民粹主义者现在正被大家所唾弃,而任志强、董藩等“人民公敌”一下子成了人民眼中最可爱的人!
万般皆下品,唯有炒房高。
这是如今在城市白领、中产之间最流行的话题,源于其对现状的不安和对未来深深的恐惧。
2
愤青们叫嚣:世界上有哪个国家是靠搞房地产把自己弄成世界强国的。一切都是货币政策惹的祸,房价只要回落了一点点,有关部门就手忙脚乱地救市,导致房价又疯狂上涨。衣、食、住、行,住房只是人基本生存的一个空间,把成本弄得那么高,成了普通老百性难以逾越的一座大山,这正常吗?房地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的定位该纠正了,现在应该把高科技产业和文化产业定位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国家对房地产业的政策不应朝令夕改,而应当有一个长期稳定的政策导向。商品房价就应该彻底市场化,在如今的高位让它顺其自然地崩溃,来个硬着陆更好。
但现实很无奈,存在的东西似乎又都是合理的,关键是你痛的时候房价还是不管你的死活依然一骑绝尘而去。
世界变了,玩法变了,人心也变了。房子是入场券,房子是敲门砖,房子是资格证,房子是护身符……房子让世人的三观尽毁。
欠银行的钱,可以心安理得。欠投资人和员工的钱,万劫不复。房子能给的,创业给不了。既然如此,为什么一定要创业?或许你说是为了情怀、梦想,为了证明一些什么……
炒什么都行,就是千万别炒房地产。把热钱引向股市、期市、汇市等资本市场都比流向房地产要好得多,资本市场有泡沫并不可怕,房地产有泡沫可就苦了一般老百姓,甚至可能毁灭一代人的理想。
有一首打油诗是:广厦造了亿万间,天下寒士皆无缘。啥时一夜冬风来,吹尽泡沫尽开颜。
老百姓的希望固然是美好的、天真的,但现实却又是那么地残酷!
而现实是,社会上大部分投资通道似乎已经被实际意义上堵死了,老百姓家庭财产的大部分都押在了房子上,导致力扛房价的庄家众多,房子愈发寄托了中国人更多的希望——家,财产,安全,面子,自由……
租过房的人都知道,最大的不安全感,是没有住房的危机感;最难看的脸,是房东那张恶心脸;最难搬的家,是连着那些不太破的家俱一起搬的家。
人无法活在真空环境下,人需要交流,需要共处,需要类比。当你所处的高级动物群体交流对白和计量单位已经完全被那两个字替代而无处不在、无路可逃的时候,这种输入型恐慌感渗透进了血液和灵魂。
房子,已经变成我们无法拒绝的精神鸦片。知道它可怕,但是离不开它,甚至连少谈它几句,都害怕与这个时代脱节而被抛弃。人们疲于奔命在工作岗位之余,不是在买房,就是去买房的路上。
与房子相比,创业、梦想已不再是刚需,而是成为了一种奢侈品,一种自娱自乐的狂欢行为。
已经快要被人遗忘了的香港,最近火了一档电视节目《有楼万事足》,仿佛要配合大陆楼市的疯狂演出一样。
节目采访了港岛多位不同阶层的居民,从各种角度来佐证——有房才幸福,才有尊严,才叫人生的这一论调。
阶层固化,逆袭无望,屌丝认命,天下太平。别人已经走过的道路,智商和起点并不高过多少的我们,正在重走一遍。
在这样的环境和氛围之下,创业、追求梦想这类英雄先烈一般的词汇已经被当做牌位供奉起来,取而代之的是每天脑海里无时无刻不在为平米数而诞生的各种精打细算。翻手为繁华,覆手为苍凉。
《乌合之众》中,庞勒已经充分论证过,在群体下的个体会感受到强大的力量,继而做出让人瞠目结舌的事情。如果所有人都在疯狂冲向售楼处的路上并且发着朋友圈,还不时@着你,你却能风雨不动安如山,那么OK,你没有错,是这个时代错了。你去创业、去买梦想,去改变这个时代吧。
3
“如果我的学生,到40岁的时候不能拥有4000万的身家,就不要跟人说是我的学生!”号称地产行业专家的董藩这番言论曾经引发了社会的广泛争议。在没有一桶清水兜头浇醒你并彻底洗清铜臭之前,人们终究还要面对诸多现实问题。
房地产其实在重建中国的财富规则,一套房子拉开一个阶层。闻之颤栗,思之入理。
知识要是力量,关键在于你的“知识”能够有多少被转化成生产力和财富。因为没有人有兴趣去发现你的内在美和境界。
我们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一个大时代,如何将个人命运裹挟进最大的那个漩涡,把个体的动能发挥为势能,显然比背着不屈的神情独立抗争命运不公更为精准有效。
“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如果房子来插队,它能排在第几位?
房子,可能是这个时代最大的风口和红利,也可能是普通人在上层通道关闭前最后的逆袭机会。
很多时候,对运和势的把握,更能彰显一个人全面的价值观和认知学识。
同样是一个班毕业的同学,有的信奉“先上车”理论,十多年来买了几套房,有的一直坚信房价会下调,三线以下城市也有机会。如今,两人的身价财富已经相差百倍。
你看到别人飞得快,那是因为他骑在火箭身上。“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荀子老先生倘若在世,或许也会放下劝学口令,第一时间带领徒弟们集体奔向各大售楼处。
太平盛世里,我们所能经历到的最大兵荒马乱,不是打砸抢烧,而是那艘通往更高阶层的诺亚方舟就要起锚了,而你手里连一张经济舱的船票都没有。房价是什么?特点时间与特定空间里特定物品的最大价值。
从话语中,你很少能感受到人性,但从沉默中却能。没人会告诉你真相是什么,真相只存在于每个人心中,继而,演变为暗自的实际行动中。
选择永远比努力重要,而人生最大的权利是选择的权力!你可以继续去创你的业、追求你的梦想,别人也可以继续去抢他的房。
任何人的言论都只能供你参考!人生想要成功,得学会独立思考、有自己的主见。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要创造自己的幸福,一切都只能靠你自己!
屌丝最重要的是——顺势而为,找准风口。你的人生,就那么两三个紧要关口,走错了,就是错了,很少有回头的机会。比如职业,比如婚姻,比如买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