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VC之麦肯锡拥抱法
这是星期天的第105篇(206812字)
今天是自我同理课程的第3次课。
这次课主要讲了一个和自我连接程度非常深入的练习,即麦肯锡拥抱——Mackenzie Wrap,揭開層層評斷(想法)包裹的過程。
什么是麦肯锡拥抱呢?看看下面这张Excel表,我们就能够明白。
NVC之麦肯锡拥抱法当我们碰到一件事儿,让自己的内心情绪比较大的时候,就可以用这个方法。找到我们对这件事的评判或想法,然后通过这个评判(想法),带领我们去寻找它背后的自己的感受和需要。当找到这些感受和需要的时候,别忙着停下来。别用头脑去想这些感受。深呼吸几次,让心与我们的需要连接。
当做完这第一轮寻找评判(想法)背后的需要,并与之连接以后,我们可以回过头,再去看看这件事儿,我们还有没有更深层的评判或想法,或者还有哪一些其他的评判(想法)。这样一层层的深挖下去,以看到事件背后,我们不同评判背后的不同的需要。然后和这些需要依次进行连接。
最终通过这份连接,让我们的内心获得滋养和力量。
评判和想法不一定执着于一层层,一轮轮的向下做。而是你脑子里浮现了哪些评判,就去找这些评判后面自己的感受和需要。(当然如果能层层深入,相信你的感受又会不同)
当把所有需要找完以后,去梳理下从头到尾的感受和需要的变化,相信我们会有很奇妙的发现。比如会发现原来问题在自己,发现原来可以那样去解决——策略居然应运而生。
老师以她姐姐连续出车祸的例子,做了示范。
NVC之麦肯锡拥抱法做这个练习我们需要注意的是,不要让自己陷入事情细节的描述中,而要让自己聚焦到那些评判、想法上去。因为聚焦评判(想法)可以帮助我们去找到评判背后的感受和需要。
我相信大部分人都有这样的体验,即当我们说出评判或想法的时候,特别是评判的时候,情绪也就会跟着带出来,感受也就自然而然被带出来了。这样我们就可以通过评判和感受,比较容易的找到他背后的需要。
和自己很美的生命能量(感受与需求)连接,他会給予你喜悅、給予你平靜、給予你幸福。
那还想说明的一点是,当我们对“需要”词汇还不够熟悉的时候,不妨练习前,把“需要”词汇表(附:需要词汇表)拿出来,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更为顺畅的完成这个自我同理的练习。
第三,当我们寻找需要的时候,是寻找自己的需要,而不是对方或其他人的。这样才便于后期与需要的连接。
第四,如果当觉得所有需要找完以后,自己的情绪依然没有得到缓解时,怎么办?
一方面可以问自己,当这些需要满足以后,又会满足我们什么样的需要。也就是说有可能找到的需要并不是自己最根本的需要。
另一方面,找到需要,不是指头脑层面去想到这些需要的词语,而是要去和需要背后的能量进行连接。不过如何连接呢?这是个问题。
学习班里的丽娜童鞋分享了她连接需要的方法:
一是当我们有“不应该”思维时,会阻碍我们与需要能量的连接。比如此时脑子里有一个想法即我想指责对方,但同时我又会想到我学了非暴力沟通,怎么可以指责别人呢,这都是我自己的事情啊,不应该去指责别人。这时,我们就会把评判、指责压下去。当我们没有办法允许这份指责存在的时候,我生气的情绪便无法得到化解。
但当我们允许指责存在,我们痛快的“骂”出来后,生气的情绪就会慢慢得到纾解。这也就是为什么“豺狗秀”要充分的原因。只有豺狗秀充分了,让情绪得到充分纾解了,我们才能够进入自我同理,即连接需要的这一步。
二是当我们脑子很乱,心静不下来的时候,或者陷入事件细节、一直用脑子分析事件时,我们也很不容易连接到需要。此时,深呼吸,观察呼吸在身体里的流入流出,让自己回到身体上。以第三者——观察者的角度,去观察静下来以后冒出来的想法,寻找想法背后身体的感受,此时连接将会变得容易很多。
三是不确信找到的是不是自己的需要——好像是,但又没有被“击中”的感觉时怎么办?这时我们可以用“我最喜欢某某需要”,或者“我需要……”这些语式来做深度的需要连接(详见如何重新拾回自身的力量、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之前,首先要做好这点)
第五,老师在复盘课程里提到要拥抱评判(想法),即
Mackenzie Wrap 拥抱评判 (麦肯锡拥抱)
o 评判、感受、需要 – 回来拥抱评判
o 评判、感受、需要 – 回来拥抱评判
o 重复这个过程,直到你留意到内在经验变化,或是内心多了一份温柔。
这是一个支持深度疗愈的过程。
如何理解老师的这段话呢?
当接触nvc一段时间后,我们脑子里可能会有一个认知那就是评判或想法是不好的。由此,当我们脑子里冒出来评判或者想法以后,会去推开它们,觉得不应该有评判或者想法。
但这样其实会造成我们无法聆听自己内心的感受和需要。只有当我们聆听、陪伴着我们的想法、评判的时候,我们才能找到自己内心的感受和需要,我们才可以与这些评判和想法背后的感受以及需要进行连接。最后我们再用需要来抱持这些想法(评判)。
这就是刚刚老师那段话的意思。
NVC之麦肯锡拥抱法《時间》 亞卓安.芮曲
或许你会
穿越这扇门
或许你不会。
若你穿过了
总得冒着
记起你名字的风险。
事物会加倍地注视你
而你必须回望
让它们发生。
若你没有穿越
你也是可以
活得有价值
坚持你的态度
坚守你的立场
勇敢地死去
可是诸多的会蒙蔽你,
诸多的会躲避你,
谁知道你将为此付出多少代价?
门本身
不作任何承诺。
它只是一扇门。
--引自诗集《Prospective Immigrants Please No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