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艺咖

奇葩说决赛:合群就是怂了吗

2018-12-10  本文已影响14人  dala时光之里山南水北

原文微信公众号链接昨晚第五季《奇葩说》决赛中,如晶队伍获得了BB TEAM,而陈铭获得了这一季的BB King。

在知乎上看到采访陈铭的一段话,与大家共享一下。

问:如果要给你的孩子3个人生锦囊,里面分别会写些什么?

陈铭答:

第一,希望她们永保对知识的好奇,因为这样可以保持人不断的成长性;

第二,具备完整的现代性。包括理性、思考、独立的人格,以及整个的思维建构。

最后一个,就是自律吧。自律能帮助她们获得自由,脱离苦海的唯一方法,就是找到自己的信念,并践行它。

文/peng li

图/源自网络

编辑/peng li

看了第五季的《奇葩说》冠军争夺赛,太意外了。

没想到如晶的皇室战队可以走到最后,而且拿下了冠军;没想到配置相当高的“很想红战队”居然输给了在观众看来配置一般般的“皇室战队”。

颜如晶皇室战队夺冠

之前看网上关于冠军的猜测,看着是这两个队伍决战,想着很想红战队会有很大优势,然而,辩题,对正方太不友好了。

放在比赛的中段,会觉得今天的结局很不可思。但看着他们最后这两场的努力和成长,至少敢大言不惭地说黑幕的人不会那么理直气壮了。

至少,他们的努力和进步也是有目共睹毋庸置疑的。所以,努力,还是很重要的。然后,让尬黑的人自己尴吧。

在这个人人都强调自我,充分彰显个性的年代。很多人都会对合群表现不屑。合群给大多数的人的感觉是没主见,没个性,容易妥协,随大流人云亦云。倘若过分合群简那直就是贬义,就是赤裸裸的迎合 和投机取巧。

尽管如此,尝试着去合群仍是为大多数人所不屑、却又默默践行的。所以,当反方说让不合群的人有更多的选择的时候,会得到那么多人的呼声。

因为相对于在日常中被迫着硬着头皮上的社交,人们更渴望在沉默中遇到知音,在黑夜中遇见相同的星火。

《奇葩说》第五季决赛辩题

所以在辩论“我不合群,需要改吗”?

正方说要改!这样的正方立场真的很难打动人,而且论点举的例子那么高大上。

很容易使人反感,毕竟,生活不容易,多少人在社交方面厌倦了没有尊严的妥协、和无条件的迎合,不断地退让、委曲求全地化解问题,所以,想要过上不迎合别人的生活,有自己的态度,真的太推崇了!

也早在两千度年前,孔子就已经提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的观点了。

而且反方的观点也很好。

反方二辩赵帅的“不合群不等于不合作”

很多人因为不合群所以很合作,为的就是换取不合群的空间,她举的是黄执中的例子。

《奇葩说》截图

我也是在前几期的辩论中,才知道原来黄执中是一个很内向而且淡漠的人。对不太重要不太关心的人,和半生不熟的人会保持合适的距离,在人看来就是很没有人情味,也就是所谓的不太合群。

黄执中作为他们的教练,会很认真很配合地指导他们,配合好拍摄录影和采访。但想约他和队友们一起去吃顿饭却一件很艰难的事。

而且也可以看出,在前期的很多辩论中,作为导师,拍到与他有关的镜头都是淡漠的,对带领的队伍队员的输赢看得很淡,都是一副隔岸观火的态度。

当他打辩论的时候,相比其他的辩手和教练,也很少拿自己举例,就是说很少“暴露”自己,原因大概是,和你不熟悉,不信任你。(当然,他倒数第二期的辩论真的超级强,控场能力和共情能力和逻辑能力都是数一数二的。)

《奇葩说》黄执中在辩论

我想在现今的社会,像我等的平凡观众,其实挺羡慕黄执中这种不合群的人,推崇这种生活态度的。

因为他可以勇于说不、敢于拒绝不必要的社交和饭局。不用卑微地拉下脸去讨好对方,企图留个好印象,好人缘,在自己遇到困难的时候希望可以通过“交情”这点非常不靠谱的“筹码”来换取解决问题的“良策”。

也就是我们所谓的“人脉”吧。我想,这也是我这种级别的人对“人脉”的理解,很肤浅。

因为我的能力只能在这个水平,我目前能交换的能量,取决于我对待人的态度、和对事情的认真程度去交换别人对我的价值的认可。

奇葩说决赛:合群就是怂了吗

因为能力不够,信息能量交换不对等。在别人看来这份真诚便有了讨好和迎合的意味。在自己看来,也感觉像高攀和投机取巧。

然而,黄执中的冷漠是建立在能力的基础之上的,他是华语辩论圈里数一数二的高手,是芸芸众生中独特的烟火、他的存在可以是黑夜里的不同灯火,使世间更加丰富多彩。

而我们只是脱离火堆里的一点小火星,一不小心就可能会熄灭。然而,平凡的我们,真的可以不合群也不改吗?

我不知道在别人眼中,我是个怎样的人。但我自认为至少不是内向和不合群的人。然而,我也会有感觉不合群的时刻,不知道你们会不会有这样的感觉。

奇葩说决赛:合群就是怂了吗

我相信只要不是过分热情、自来熟的人,都会有恐惧社交的时候。特别是在适应新环境,与陌生的人相处的时候,感觉到局促不安不知所措、甚至有点尴尬的时候。我们会把在社交中遇到的摩擦,和他人的不同意见中归结为自己不善于交际。

对比别人在新的陌生关系中,快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在复杂的关系中,依然游刃有余的成就感中感到挫败,来判断自己是不懂与人相处的。

二是实在圈子不同,无法苟同对方观点和三观的时候,你会觉得自己不合群。

所以,现在有人承认你的软弱和你的沉默,你是否会觉得好受一点。

如果你是个独特而有能力的人,你是真的可以不必合群的。

而且,人们都喜欢酷一点,个性鲜明,坦率好玩的人。就像相比努力和天赋,人们会更喜欢有天赋的人。因为努力的人太循规蹈矩了太稳了,显得笨拙而没有新意,和他相处太沉重了。

有天赋的人总能天马行空。他们再努力一点就很容易给人惊喜了。而相比循规蹈矩,按部就班,人们更喜欢和推崇意外的惊喜和突破 。

因为绝大多数“平庸的我们”也渴求看到自己想象范围内更高有新意的观点和事物,这不是平庸的错,也不是普通努力就可以弥补的,每个人都有渴望有天赋的美好愿景。

但我们也忽略了一点,我们虽然羡慕,但却很难与这种人成为挚友,就像俗话说的“人以群分”,你是怎样的人,你身边聚集的就是什么样的朋友。

奇葩说决赛:合群就是怂了吗

所以,这么独特的你还是无法融入独特的圈子,不是你的错,是圈子的错。那么,尝试努力一下改变自己然后换个圈子吧。

而且正方也有提到,不合群不是要改变自己的性格去迎合他人,而是要改变自己的圈子。

就像陈铭说的,人生历练的过程中要完成两个阶段。一个阶段寻找存在感,一个阶段寻找归属感。

这也是我们要努力学会改变自己的原因和方向,有能力跳出自己的圈子,寻找志同道合的好友。找到认同你价值观的一群人,找到一群与你有共同理想的人。

 

《奇葩说》陈铭的辩论

最后,导师们说,这个问题会困扰很多人,我想是真的会困扰很多真正不合群而又内向的小朋友。但最后李诞说科学研究表明不合群的人更容易成功。

其实 我们现在都会看到很多观点:内向的人更因为专注更容易成功。我觉得内向不合群的人一定都是个心思细腻的人。

就像黄执中,虽然很多场比赛他都不太在乎,在上场和对方辩论的时候,对方例举自身经历的例子而动容的时候,会先拥抱安慰对方的情绪和感情,再开始自己立场的辩论。

而不是建立在对方漏洞的基础上进行“人身攻击”,这点是我很佩服的。可以看出,其实他也是个有情有义的人,对熟人是有很好、关怀和同情的。

内向的人都比较专注,容易注意到别人注意不到的事情。但不知道他们会是否太注意事情的本身,而忽略很多人与人之间的微妙关系;

还是因为太过专注,以致于太在乎别人对自己的评价而造成困扰,而恐惧与人交往所,以会回避交往。

因为往往回避交往,就可以省略很多无聊而浪费时间的问题,更加注重自己的思考。

如果真的是内向而造成不合群的困扰的话,希望你早日找到合适的位置。你是真的可以不合群的,你可以保持自己的专注可以独享自己的静默,你是有权利找到合适自己保持个性的方式的。

如果你的内向和不合群没有到达病态的地步,而且也困扰你,学着去改变一下自己也不是没有好处的,不是说要你学着去如何讨好和迎合别人。

而是学会换个角度看问题,其实,尽管陌生人交往是件很不爽的事情,但“三人行,必有我师”。学着去发现别人的长处,学着改变自己何尝不是一件好事呢。

如果你连事都不敢试一下的话,那你不是内向,有可能只是习惯了自己的舒适区。不愿意走出舒适圈。

走出舒适圈,也许你可以看到更高更广阔的世界。

环境对人的影响还是很大的,就如古人说的:

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

找到适合的圈子才能激发你更好的潜能,而不合适的圈子更可能磨灭你的斗志和希望。

很喜欢知乎上面的一段话,对于合群的理解。以下是原话:“就像马东、像陈铭,像很多成功的人,他们可以说是合群的人。那是因为他们有着足够坚定的三观,不会轻易被左右,所以他们敢于拥抱世界,

敢于接纳甚至期待来自周围的一切对于他们的冲击。能看到所有人身上的,自己没有的那个优点,然后接触对方,聊对方擅长的,吸收对方,成为更庞大的自己。这就是自我的人的合群。”

这里数的合群,不是性格上的内向和孤僻,不是喜好上的小众,不是自以为是的清高和不屑。而是真正做到“和而不同”。

而不是一成不变地故步自封,等待他人来发现你,迎合你,等别人来适应你,来彰显自身的价值和与众不同。

如果你说和目前圈子的人不合群的话,那么好好努力 换一个适合的圈子吧。如果你不想迎合别人又想有不合群的需要的话,那么好好提升自己,让自己变得更有价值吧。学会合作,学会和自己相处。

喜欢可以查看我的公众号看更多历史文章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