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波:苦海无边,有趣是岸。

2020-05-29  本文已影响0人  小师弟说

一个人最幸福的时刻,无非是将心爱的人娶回了家,或者做自己喜欢的事业赚到了第一笔钱。因为这两者,是输不起的赌博。

1992年的时候,王小波的小说《黄金时代》获得第十三届《联合报》文学奖中篇小说大奖,奖金足有25万元新台币,这在当时是很大一笔钱。他在写给好友刘晓阳的信中说道:“现在我对微机已无兴趣,因为我发现写小说也可以赚到钱,这次一个中篇,中了联合文学的奖,奖金比我数年工资还多些,现在正欲辞职干这路勾当。”

这一年,王小波40岁,一个中年男人摇摆的心终于安定了下来。从言语之间,就能看出这个男人心中的窃喜,想必他眼神里同样透露着梦想重新燃起熊熊烈火的热烈。喜的不仅仅是这笔可观的收入,能给他的生活带来很大的改善。更重要的,是让他更有信心以写作为生。没有什么比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并且能以此供养自己的生活更加幸福的事情了。在此之前,他虽然在妻子李银河的鼓励下,一直坚持创作。但是由于他的作品不够迎合当时时代的审美,一直没能靠写作挣到钱,甚至有时候还要自己倒贴进去一些。穷困潦倒的生活,一度让他怀疑应不应该选择写作这份职业。

王小波出的第一本书名叫《唐人故事》,是他在美国游学期间写成的。回国第二年,这本书由山东文艺出版社出版,但却不是因为作品得到了赏识,而是他的二姐跟二姐夫为了圆他的出书梦,自费出版的。而且,书出来之后销量惨淡,总共也就印了1000册。《黄金时代》是他出的第二本书,也是第一次在写作领域得到一些肯定,这对热爱写作的王小波来说,当然意义非凡。

从萌发写作的念头,到第一部作品出版,这期间王小波经历了太多的人生波折。对于他短暂的一生来说,纵然有太多的苦难,庆幸的是他最终没有放弃手中的笔。虽然收获的季节来的有些晚,但也终究没有辜负他对文字的一腔赤城。

出生

有些人将二十多岁的迷茫定义为最艰难的岁月,那是因为他没经历过那个处处充满绝望的动荡年代。

1952年5月13日,王小波出生于北京。他上面还有两个姐姐,一个哥哥,底下还有一个弟弟。因为在家里的男孩子中排行老二,所以他小说里主人公的名字通常叫做王二。

他的父亲叫王方名,当过大学教授,是著名的逻辑学家。

他的母亲叫宋华,是当时的国家教委干部。

看似体面的家庭,却在王小波出生这一年遭遇了重大的变故。

王小波出生的时候,正值“三反”期间。就在他出生前三个月,父亲王方名因为触怒了领导,被打成了阶级异己分子。不但被革了职务,还被开除了党籍。遭遇这一变故,让父亲王方名心灰意冷,母亲宋华也终日以泪洗面。可怜的王小波还没出生,也跟着遭了殃。由于怀孕期间情绪波动,王小波出生之后表现出一系列先天不足的症状。因为缺钙,王小波头长的很大,三四岁时,还被检查出患有严重的软骨症。于是,家人就给他持续补钙,一直补到小学为止。后来有人怀疑,王小波最终长成一米八四的大个子,可能跟小时候的疯狂补钙有着很大的关系。

好不容易,长到了七八岁。一出生就不怎么顺利的王小波,又遇到了“三年困难时期”。自然灾害与大跃进运动,止不住的饥饿与辨不出的谎言充斥着他的童年。在谈及这一段经历的时候,王小波说,饥饿能使小孩子变成白蚁。那时候,王小波刚上小学,学校为了减少能量消耗,停了体育课。但是,严重缺乏食物带来的饥饿感,哪里是能通过减少运动就能延缓的。于是,他经常把自己的学习用品啃来吃,除了一支用于写字的铅笔。除此之外,他还跟哥哥王小平俩人半夜去投别人家的枣子,偷别人地里的萝卜来充饥。

1959年—1961年,在中国历史上被称为三年困难时期,全国非正常死亡1500万人。那一代人所经历过的饥饿感,会永远印刻在他们的脑海中。随着时间的流逝,那一特殊的历史时期,逐渐成了老一辈人遥远的记忆,最终成了尘封在书架上的文字。更其他很多同时期的作家一样,王小波也在用自己的文字真实地记录着那段岁月。小说中,很多看似荒诞的情节,却是他们所经历过的真实人生。

童年

童年会塑造一个人的性格,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将来。

童年时候的王小波是顽劣的,或是因为家教没有太多约束,或者因为孩子太多管不过来。总之,在那个年纪,稍有放纵,总是会放肆过头。当时老师评价他,两个字:蔫坏。他曾和哥哥一起去捅马蜂窝,然后将捅下来的马蜂窝装进纸篓,俩人站在三楼往路人的脑袋上倒。因为淘气,父亲王方名没少揍他。王小波后来的作品中,偶尔也会写道父亲,情节基本都是一样的,就是出来把他暴揍一顿。可见,艺术都是来源于生活。

顽劣的同时,王小波却有着另一种让他收益终生的兴趣爱好,那就是阅读。父亲有很多藏书,但是因为政治气氛紧张,他把书都锁在了柜子里面。在哥哥王小平的怂恿下,王小波经常撬开父亲藏书的柜子,偷书出来俩人一起读。虽然没少因为这件事,被父亲暴揍。但是他却从没觉得后悔。从小养成的阅读习惯,给王小波后来的写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读从罗素的书里读到了美学,学到了马克吐温跟萧伯纳的调侃,学到了杜拉斯的小说技巧。

除了阅读,王小波还有一个与众不同的习惯,那就是发呆。有一次,王小平和姐姐去学校接王小波放学。老师告诉王小平,王小波这孩子好像有毛病,经常蹲在篱笆旁边往外看,能看一个多小时。在王小平看来,这艺术家才会有的一种特质。有些人会沉迷于自己的世界中,能从一片光影,一滴水珠中体会到无与伦比的美,这种专注力会锻造一个人的思维。事实上,王小波后来也是得益于这种专注力,才写出了众多精彩、细腻的文字。

知青

有人说,所谓成长,大概就是逐渐抛弃了小时候那些不切实际的幻想。对于青春期来说,理想的幻灭,是永恒不变的主体。

1968年,上山下乡运动中,17岁的王小波自愿选择去了云南当知青。

去云南之前,王小波受到外国文学作品中浪漫主义思潮的影响,脑袋里充满了对西双版纳亚热带迷人风光的无限遐想。结果到了云南才发现,哪有什么美好风光,满地都是苦不堪言!那段时间,他一米八的大个子,整天弯腰插秧,累的直不起腰。因为自然灾害,一阵年只能吃生菜度日。此外还被蚂蚁咬,被蚂蟥吸血。由于伙食实在太差,有一天他没忍住诱惑,跟别的知青一起去偷老乡的鸡,结果不幸被逮,被狠狠批斗一番。还有一次,因为用牛的事情,他跟老乡打架,把人家的眼窝都打青了,被拉去批斗了一个星期。以至于后来,很多他没有做的坏事,也都赖在了他的身上,还被罚去扛两百斤重的麻袋。

云南的那段日子,几乎让他心生绝望。他曾在文章中写道:“傍晚时分,坐在屋檐下,看着天慢慢黑下去,心里寂寞而凄凉,感到自己的生命被剥夺了。”就在这种压抑的生活氛围当中,王小波偶然发现了写作的乐趣。有一天,他站在云南特有的小竹楼里往四下看,四周的竹林翠绿而苗条,天空蓝湛湛的,天上的云彩洁白又丰腴,他觉得这种感觉很美,应该把它用文字记录下来。有一天晚上,王小波半夜偷偷爬起来,悄悄走到窗前,借着月光,用一只蓝色水笔在镜子上写写涂涂,直到整面镜子都变成了蓝色。也是从那时起,他的心里逐渐萌生了想要写作的冲动。

王小波后来的很多作品,都是以云南的经历作为背景写的。他在文字中,用一种黑色幽默去淡化了这段经历中的苦难。但作为亲历者,他所体味过的痛苦则深刻的多。那段时间,他除了忍受劳动的苦累,还要承受病痛的折磨。他得了急性肝炎,要不是同住的几个知青及时把他送进了医院,很有可能他性命难保。当地的医院水平极差,一生检查半天硬是没查出来有什么毛病,于是给他开了点维生素就打发他回去了。后来请假回家,在北京才得以治愈。

在云南期间,王小波逐渐体现出他思想的不凡。当时同去的一些知青,因为受不了当时的生活,就跑去缅甸当兵,说要去解放天下三分之二的受苦人。王小波考虑再三,放弃了这个想法。他是这么想的:首先,他不认识那些受苦的人;其次,那些人也没让他去拯救;最后,他自己还需要拯救呢,有什么资格去拯救别人?不得不说,在那个动荡、浮躁的年月,能保持这么冷静的思考是一件难能可贵的事情。

众所周知,王小波长的不帅,或者说很丑。但是他的灵魂十分有趣,他的思想充满了灵性。这都体现在了他后来的文学作品当中。正是云南的这段下乡经历,使得王小波开始了写文字的探索,同时在苦闷生活的刺激下也让他的思想跳起了灵动的舞步。

(未完,待续)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