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构个性,理想生活(上)
(一)前言
这是理想绽放的时代,这是理想凋亡的时代。
我们兴奋地走在路上,却在十字路口停住脚步。
拼命奔向远方的人们,却忘了想要寻找的风景。
人类为存在而作出奋斗,最终迎来的却是存在的消亡。在战胜自然,战胜权威之后,我们却最终屈服于生活,或许,这也是一种自嘲——这是追求个性的时代,我们却没了个性。
(二)个性
今天谈理想生活,我又要提到那些老生常谈的话题:自由、平等、道德……什么是个性?个性不是和别人都不一样,而是活出自己,做真实的自己,面对任何困难都不会退缩。当你对传统文化,也许是一些繁文缛节,有过一丝反感,这是对的,说明你在叛逆,在思考,在发现自己;但如果这丝反感变成了厌恶,否定一切,去寻找不一样的“个性”,那这就成了迷失。
迷失并没有不好,如果你在森林中没有迷茫,就不会开辟出新的道路,甚至发现世俗早已忘记的玛雅文明。迷茫,是人生旅途上必然经历的一个时期;迷失,是人类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阶段。但是,那些历经时代变迁而不变的真谛,那些世世代代人们追求的理想,不会因我们的一次“叛逆”,而走向了死亡。
(三)自我
人和人类从来就是统一的,你经历过伤痛,看到了别人的痛苦,才理解了善的含义,你看到了一见倾心的女孩,记住了她的模样,才理解你一生的挚爱所在。爱因斯坦开过一个玩笑:说两个人一起修烟囱,出来后一个满脸污渍,另一个却干干净净,问谁会先去洗脸?答案是干净的那位,因为他看见对方是脏的,以为自己也是这样。
如果没有他人的对照,我们将永远看不清自己;如果没有人类文化的传承,我们将永远无法理解自己。与动物不同,人类学会了反思,并且在一个大环境中形成了自己的习俗和文化。如果没有这些,人类就会和动物一样只会做两件事情:捕猎和避免被捕。唐太宗李世民就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一个人,唯有在文化的氛围中才能反思,才能真正的认识自己,从而才能发现并明确自己的理想。
认识自己,就要认识自己在整个人类历程中的地位,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存在。也许你会微不足道,但不要灰心,没有水滴,哪来汪洋。选择理想的生活,也离不开现实的羁绊,离开了环境,我们将空抱理想。但是,被环境同化,将是理想的遗忘,甚至自我沦丧。
![](https://img.haomeiwen.com/i13909386/c99ddc95d9a98f9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