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 语花历史陌·心

读《庄子》// 大宗师(十)

2019-09-25  本文已影响0人  原麈

庄子·大宗师(雅译)

南伯子葵问女偊:

“您年长,而面若孩童,为何?”

女偊答:“我闻道了。”

南伯子葵说:“道可学吗?”

答:“不!不可!你非学道之人。

卜梁倚有圣人之才而无圣人之道,

我有圣人之道而无圣人之才,

我想教他,或许他可成为圣人吧!

非如此,以圣人之道教圣人之才,

也易领悟。吾修持以告知,

三日后能忘天下;

已忘天下,我又修持,

七日后能忘万物;

已忘万物,我又修持,

九日后能忘生死;

已忘生死,而后能清明洞彻;

心境清明洞彻,而后能见独一胜境;

见独一胜境,而后能无古今限制;

无古今限制,而后能入于不死不生。

道不死,道不生。

道之为物,

无不送,无不迎;

无不毁,无不成。

其称名为‘撄宁’。

‘撄宁’,纷扰后而安宁。”

庄子·大宗师(原文)

南伯子葵问乎女偊曰①:“子之年长矣,而色若孺子②,何也?”曰:“吾闻道矣。”南伯子葵曰:“道可得学邪?”曰:“恶!恶可!子非其人也③。夫卜梁倚有圣人之才而无圣人之道④,我有圣人之道而无圣人之才,吾欲以教之,庶几其果为圣人乎⑤!不然⑥,以圣人之道告圣人之才,亦易矣。吾犹守而告之⑦,参日而后能外天下⑧;已外天下矣,吾又守之,七日而后能外物⑨;已外物矣,吾又守之,九日而后能外生⑩;已外生矣,而后能朝彻⑪;朝彻,而后能见独⑫;见独,而后能无古今;无古今,而后能入于不死不生。杀生者不死,生生者不生⑬。其为物,无不将也,无不迎也⑭;无不毁也,无不成也。其名为撄宁⑮。撄宁也者,撄而后成者也。”

【注释】

①南伯子葵:即南伯子綦。女偊(yǔ):传说中得道之人。

②孺子:孩童。

③恶(wū):不。其人:意谓不能学道之人。

④卜梁倚:人名。

⑤庶几:或许。其:代词,指卜梁倚。

⑥不然:意谓“否则”。

⑦守:修持。

⑧参:同“叁”。外:遗忘。

⑨外物:遗忘万物。

⑩外生:忘我。

⑪朝彻:意谓豁然开朗之境。

⑫见独:意谓发现、获得独一胜境。

⑬杀生者、生生者:意指道。

⑭将:送也。

⑮撄宁:意谓纷扰中淡定大成。

庄子雅译 - 文集 - 简书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