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自理能力
看了一个逗乐小短剧,讲的是关于孩子自理能力的事。剧中的家长看着自己二十多岁的儿子从不做家务,自己的房间乱七八糟,衣服到处都是,地上的垃圾都绊脚了,宁愿踮着脚尖走也不主动收拾。家长苦恼不已。
几个男家长聚在一起聊这个怎么引导孩子做家务学会自理的事,各出奇招,如孩子做家务付费、在孩子面前示弱、拍照发朋友圈制造舆论压力、请旁人劝说等,都没有起到作用。后来那个百事不理的儿子说是因为什么原因才故意跟父亲对着干的。不管出于什么原因,自己的房间邋里邋遢未必看得下去啊?从如此邋遢的房间里走出去再帅也要跌价吧?
关于从小应该培养孩子学会自理能力的认识确实有很多家长不以为然,认为孩子只需要读好书做好作业就可以了。其实不然!学习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孩子们学习的内容可多了,简而言之就是应该学习一切生活能力,诸如生活自理、运动锻炼、与人交际、学会合作等等,而不仅仅只是书本知识。事实证明,掌握书本知识以外能力很强的孩子,学习能力也强,这是所说的非智力因素促进了智力的发展吧,也有可能是通过做其他的体力事情对比读书,发现只有读书是最轻松的最公平的最能改变一个人命运的事,于是更加发奋读书了。相反,有些不会读书的孩子生活自理能力也差,干啥啥不会,这个样子又怎么能“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呢?
我很欣赏且佩服那些很舍得用孩子的家长。我班有个妈妈就一直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从一年级起就教儿子学会自己洗澡后就搓洗自己的内裤和袜子,自己整理文具和书包。她还教孩子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活。仅凭能坚持做这些我就觉得这个孩子很不错,虽然都是应该掌握的小事,可是在众多啥都要包办的同龄人中,他已算得上是特别出众的了。
为了培养孩子们的自理能力,我布置了每日常规作业,即每天都坚持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如打扫卫生、洗碗、抹桌子、倒垃圾等,目的不是要孩子做多少,而是培养他们做家务的意识,尽到一个小主人该尽的义务。几年的坚持,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自理能力都增强了。学校也开设了专门的劳动课,在任课老师的指导下,孩子们学会了很多劳动技能,如摘菜、做菜、煮饭等,孩子们的小小手越来越能干了。短剧中的情形绝对不会在他们身上出现。
若想要孩子茁壮成长,就要引领孩子不断学习,知识学习固然是重点,但也要学会自理能力,避免做一个“高分低能”的“书呆子”。现今社会,最需要全面发展综合能力强的人。不管怎样,我们也要朝着“共产主义接班人”的目标去培养孩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