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就是美
那天,刚陪家人看完电影《速度与激情8》回来,我就收到了复旦大学第二附属中学校长、著名地理特级教师杨士军老师寄来的快递,打开一看,是其新出版的《心,近自然》一书。
细细翻阅之后,我觉得《心,近自然》一书真是在最恰当的时候进入了我的视野。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这段时间我正好在思考有没有可能写一篇一万字左右的《四十自述》,回忆一下那些重要的人物与事件,作为自己成长道路上的一个记录。至于选择哪些人物与事件来写,确实不太容易。有些人与事,也许没有一下子在记忆中涌现出来,但并不表示就不重要。就在这个不知从何处下笔的时候,《心,近自然》中的大多文字却引起了我许多相似的美好回忆。因此,我不得不一口气将它读了下来。
一
生命的意义,在于回忆,在于展望,在于思维的深度,在于践行的力度。
《心,近自然》一书中汇集了作者近20年来写作的百余篇散文随笔作品,按题材分为“行走的脚步”、“环境与生存”、“亲情与友情”、“生活的道理”四辑。我们可以通过《心情也湛蓝》等美文窥见作者的文学功底,可以通过《沐浴与毁林》等随笔感受到作者对环保事业的坚定性,可以通过《最好的菜在锅里》等小事体味作者日常的温馨情趣,可以通过《抬头看路,笑对明天》等感想来分享作者领悟成长哲理的过程……
细心的朋友会发现,在当今“亚历山大”的生活与工作状态中,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已经有许多“成功人士”渐渐远离微信朋友圈——至少是很少发动态了。杨校长在上海基础教育这片沃土上,可以说已经是一棵大树——众多大树中的一棵,是这个良好生态中的一员,当然是“成功人士”之一。而他的这本《心,近自然》,恰如一篇篇朋友圈动态(只是没有配图),表达了他的多年来的所思所想,于细节处见真情,亦见真性情。
这是一个地理人的写作,也是一个教育人的写作,更是一个智者的写作。无论是对地球这个大自然,还是对身边的小自然,无论是对至亲的父母妻儿,还是对人生旅途中的师友、学生,作者都在一篇篇文字中流露出了感恩之情。作者说:“一切的简单都蕴含着淡泊宁静的真实。”简单的内涵是“本色”,“本色”的反面是“迷失”。在《心,近自然》中,我读到的是“本色”,读到的是不“迷失”、不忘初心。
二
农村与都市的双重生活积淀,成就了作者视野的宽度与思想的厚度。
教师在繁忙的工作之余,还应该有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只有追求生活品质的教师,才能培育出有生活品质的学生。从拉斯维加斯到崇明前卫村,从黄土高原到东北平原,从泸沽湖到千步沙,从绿豆汤到水仙花,从冬钓到短信,从电影到广告,从教室到阳台……作者都与我们分享着他的目光与思考。“在实现人生价值的过程中享受人生之乐、人生之趣,做到生活艺术化和趣味化,这对于更有效地工作,对于养生与养神,都有莫大的益处。”
作为一名环境博士,作者在不少文章中反复表达了对当前某些环境问题的忧思。然而,通读全书,你会发现,更多的文章其实均是美的回忆与分享。而这种美来自哪里?归根结底还是大自然!毕竟,大自然是我们的源泉与舞台!作者说:“与自然为友,其实是拯救人类自己的唯一出路。”我也相信,有怎样的自然就有怎样的人类,爱自然其实就是爱自己。你能让一个从来“没有听过真正意义上的鸟鸣”的人,去歌颂大自然与生活的美好吗?
在快节奏的环境中,我们需要不时追问自己:“我们获得了什么?我们失去了什么?”,从而鉴别出“假获得”。我们需要对一些身边“习以为常”的现象加以反思,要关注自然(比如空气质量问题),也要关注人文(比如中小学生的社会补习热)。
三
在我看来,《心,近自然》书名中的“自然”其实有两个含义:一个就是指自然环境,另一个则是指“简单”二字。作者说:“关注近旁,留一片目光于近处,我们或许便会幡然醒悟:有些美,平常、朴素、简单,就在我们身边某个触手可及的地方。”许多时候,自然就是美,简单就是美!
客观的说,正如陈引驰先生在“序一”中写到的,此书中的一篇篇文章“不能说精确到增一字嫌多、减一字恨少的地步”。奇怪的是,反复阅读之后,我所萌生的全新体会则是:第一遍读,读的是一篇篇随笔与感想;第二遍读,读的是一段段思考与启示;第三遍读,读的是一份份情感与共鸣;而且,越读越能读出“增一字嫌多、减一字恨少”的感觉(陈先生估计只读了一遍)。
《心,近自然》何尝不是一种平常、朴素、简单的美的典范?它告诉我们:生命中的精彩不仅仅存在于“速度与激情”,还存在于“自然与简单”!
《心,近自然》,杨士军著,漓江出版社,2017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