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科普

你是否也是在夹缝中生存的一个人呢?

2020-04-04  本文已影响0人  一个心理咨询师

“现实世界是有疗愈性的”最近两年武老师常常在文章中使用这句话,这话是什么意思呢?

首先是来自于他对一些问题很严重的来访者的观察。这些来访者,他们通常看上去非常简单,但同时他们是封闭的。

有的来访者,他们可以看到自己内在有非常黑暗可怕的想象,而有的来访者,意识不到这种内在,但随着咨询的深入,这份可怕黑暗的想象会呈现出来。

对这些来访者而言,现实世界的美好程度,要远远多于他们的内在,所以当他们逐渐走出来后会发现,现实世界是有疗愈性的,他们变得更好了。

其次,“现实世界是由疗愈性的”这句话还来自于理论。每个人都需要把自体的生命力,展现在与客体的关系中,只有这样,生命里才会被驯服。

这意味着我们必须进入现实世界,真实地呈现自己,并与各种存在去碰撞,这样虽然会显得非常复杂,但却可以让我们变得更好。

第三,在精神分析看来,人的发展是需要经历这样的阶段:

最初每个婴儿都活在孤独的幻想世界中,然后进入妈妈或其他抚养者构建的过渡世界,在这个过渡世界中,初步走出自己幻想世界,整个家庭都像是一个过渡世界,孩子在这个世界中学习如何展开自体,并与客体相处,最终孩子进入到现实世界。

第四,在武老师看来,即便非常成功地完成了社会化过程,非常好地进入现实世界,这个过程并未结束。

按照英雄之旅的概念,整个家庭和社会构成的现实世界,都可以理解为过渡世界,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中不断学习,最终发现,自己的内在想象和外部现实,竟然是一回事,由此证悟到合一。

这部分聊聊这个过程。调查:你在什么时候发现过,更深地融入社会让你变得更好?

我在学经济学的时候发现:每个人都是一样的,大家都是在选择和比较,从中选出最适合自己的策略,在不断的博弈中,社会发展成现在这个样子。

然后就是工作,在工作中不断投入,提升自己的技能,不断的成长。越投入我越发现,我在变得更好。

分享鲁米的两段诗,第一段:

渴望是神秘的核心

渴望本身就可以疗愈

忍受痛苦,这是唯一的法则

第二段:

你必须训练自己的愿望,

如果你想要什么

就先奉献什么,

武老师认为,这真是妙不可言的两段诗,这的确是一个人的内在想象与外部现实之间的根本规律。

三重世界

先讲个故事,前文讲到的那位超级宅男,他平时是严重的讨好型人格,但在高中劳动周期间,突然获得了“完美七天”的体验。

那七天他完全遵从自己的感觉,做事无往不利,而且他并没有变成一个坏人。

到了第八天,也就是劳动周结束的这一天,他上课时有了特别的体验,觉得老师在黑板上写字时,那些字一个个都非常大,还闪着光,每个字不仅仅是写在黑板上,也直接进入到他心里。

如果照这样下去,他觉得自己门门课都可以考满分。

中午的时候,他女朋友过来找他。如果完全遵从自己的感觉的话,他不想出去。

可他想到女朋友是,从城市另一头的中学来到他的中学,他不出去的话,就太不近人情了,于是决定还是出去见女友,这个决定一做,他就觉得那份完美感有了损坏,从一百分跌到了七十分。

接下来发生了一件很深刻的事。当时女友站在一个十字路口的路边,他看到女友的那一刻立即特别开心,他想跑过去,可就在拔腿要跑的那一刻。

突然间有一种巨大的恐惧感袭来,他全身瑟瑟发抖,瞬间汗如雨下,特别是小腿,一刹那间就湿透了。

并且,从此以后就遗留下了这个问题,常常突然有一股恐惧感袭来,然后瑟瑟发抖,小腿会瞬间流汗。

这一下,这个男孩的完美感已经荡然无存了,在此之后,他踏上了心理咨询的道路。当找到武老师时,他已经咨询过十多位心理咨询师了。

他给武老师的说法是,那七天感觉就像是在天堂一样,对比之下他才发现自己平时就像在地狱里。

如果从没体验过天堂的感觉,那他也就习惯了在地狱里的感觉而不自知。可体验过天堂的感觉后,再次处于地狱里,他非常不甘,于是做了各种努力,想再次回到天堂里。

他找武老师做了两年咨询后,不再待在地狱里,但也没有回到天堂,而是基本上活在60分的状态里。

在他们的咨询中,有过多次探讨从70分跌到负分的那一瞬间,也就是他奔向女友的时候,他的内在发生了什么。

在一次半自我催眠的状态下,他脑海里有一个意象,他在那个十字路口奔向女友,充满幸福感,但突然间一只巨大的手,攥住了他的脚踝,把他一直拉向一个坟墓。

有了这个画面之后,他觉得自己找到了答案。那只巨大的手,就是妈妈的手。

他一直和妈妈处于严重的共生状态,虽然他有父亲,父亲也是宅男总在家里,但妈妈总是说,除了你这个儿子,我什么都没有,你是我的唯一。

我们讲过,只有婴儿在6个月前的共生状态才叫正常共生,此后的共生都是病态共生。

正常共生时,共生是婴儿的需求,因为婴儿太脆弱了,不共生就活不下去;病态共生中,常常是大人想和孩子共生在一起,而孩子其实是想脱离共生,走向外部世界的。

用精神分析的术语来讲,可以说婴儿本来处于孤独的想象世界,他和妈妈构建的世界是过渡世界,整个家庭也可以视为过渡世界,而广阔的社会,则是现实世界。

这就是,这部分讲的三重事件。这位男士在十字路口发生的这一事件,就暗含着这三重世界。

他奔向女友的动力,是想奔向开阔的外部世界;而妈妈的手把他拉回坟墓中,这个坟墓象征着的共生世界,就是过渡世界。

在一定意义上,这个想象是真实的,妈妈的确想和他共生,但在相当程度上,这里面包含着婴儿式的感知,所以也包含婴儿的孤独想象。

为什么说婴儿的孤独想象呢?

这里要说说共生关系的一大特点:共生关系是共享一个自我,所以不管谁离开谁,共生关系的破裂,都意味着这个共享自我的死亡。

这个时候,活在共生关系中的人,会产生死亡焦虑,而婴儿会觉得,我如果离开你,你就会死,因此你会恨我,想杀了我;同样如果我想离开你,我也得杀了你,不然你不会让我离开你。

虽然共生关系有这样的特点,但对于成年的妈妈而言,到不了这么极端的地步,可是在婴儿的感知里,这里的死能量会非常极致。

这位男士的想象中,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细节,妈妈把他拉到坟墓时,是抓着他的脚踝。

这让武老师想起古希腊神话中的“阿克琉斯的脚后跟”,指的是再强大的英雄,也有致命的死穴或软肋。由此看来,阿克琉斯的真正破绽是,他还活在妈妈的怀抱里。

这个故事,有兴趣的话可以找来看看。武老师对这个故事的描绘,以及平时的文字,可能会让一些朋友觉得,他好像在批评乃至否定妈妈这个角色似的。

当然绝对不是这样的,他只是想细致地描绘人性是如何运作的。

当我们看到一个人奔向开阔的现实世界的动力,被妈妈的共生渴望限制住时,会觉得妈妈们这样很不好。

但是,任何进入到过渡世界的人,都应该因此对妈妈有所感激,因为妈妈把自己从孤独的想象世界中拉了出来。

而随后的孩子走向开阔现实世界的动力,本来主要就是父亲该干的事情,而妈妈是来配合父亲帮助孩子完成这个工作。

毕竟,母性指向融合和亲密,而父性指向分离与秩序。这是天性。

再讲一个故事,你就会明白,如果母亲没有把孩子从孤独的想象世界给拉出来,那会如何。

武老师的一位问题最严重的来访者,是个女生,她有一段很精彩的描绘。

她说,每个人都有三重世界,一重是量子世界,每个人最初都活在那里;一从是经典世界,也就是现实世界;还有一种是中间地带。

她说,她被卡在了中间地带,不愿意回到最初世界,也不能进入经典世界,因为靠她自己的努力进入不了经典世界。

要进入经典世界,就必须有一个人在那对她张开手臂说:欢迎!可是没有这样一个人,结果她无数次想从中间地带往经典世界里跳跃,可都失败了。

她的这段描述,让武老师觉得非常有感染力和说服力。

只是她所说的“欢迎”,不是一次两次努力能够完成的,这个过程需要一个人稳定地、多次地甚至无数次地说“欢迎”,才能把她从孤独的想象世界带出来,非常不容易。

我们必须要知道的是,在婴儿时期这是最容易完成的,因为婴儿虽然活在严重的全能自恋中,但婴儿的需求无非是吃喝拉撒睡玩,这都是养育者能满足的。

养育者一次次满足婴儿的这些需求时,也是在和婴儿建立关系。同时无论养育着怎么努力也不可能满足婴儿的所有需求,婴儿会遭遇很多挫折。

这些满足和挫折结合在一起,让婴儿发现一方面世界不是他的一部分,不会百分百地满足他的一切;

同时世界也不是一个“魔鬼”,故意和他对着干,什么都不满足他,世界和他是分开的,同时他们又有非常微妙的联系。

当有这种感觉时,婴儿就觉得这是一个基本可以接受的世界,由此从孤独想象世界进入了过渡世界。

刚刚说的这个过程中的挫折,被心理学家科胡特成为“恰恰好的挫折”,也被称为“恰到好处的挫折”(optimal frustration)。

这个术语更多指的是“非创伤性的挫折”,也就是挫折的强度,不至于大到被情绪压垮,可以处理的挫折会引发成长。

科胡特认为,精神分析的治愈“借助的是心理结构的构建”,而心理结构的是“通过恰到好处的挫折和随着恰到好处的挫折而来的结果建立的”。

科胡特将“恰到好处的挫折”看做是创伤转变内化过程的核心,而创伤内化则被他看作是分析治愈过程的本质。

关于“恰到好处的挫折”有两个比较重要的部分,首先是针对不被满足的理解与解析,其次是没有敌意的坚决和不含诱惑的深情。

科胡特认为“恰到好处的挫折”是很重要的。当婴儿基本被满足,同时又有恰到好处的挫折,就可以和外部世界特别是养育者有连接,又有边界,同时还不会让他的自体瓦解。

这并不容易发生,其实每个基本还行的人,哪怕像案例中严重的宅男,之所以没有陷在孤独的想象世界中,还是因为妈妈或其他养育者把自己带了出来,而这其实需要无数次努力。

同时,每个人也需要意识到,我们不能停留在原生家庭的过渡世界中,而要有意识地努力进入到现实世界,这一点,下次继续讨探讨。

总结

1.婴儿本来处于孤独的想象世界,他和妈妈构建的时间是过渡世界,整个家庭都可以视为过渡世界,而广阔的社会则是现实世界,这是三重世界。

2.共生关系是共享一个自我,不管谁离开谁,共生关系的破裂都意味着这个共享自我的死亡,这是活在共生关系中的人会产生死亡焦虑。

3.从孤独想象世界进入过渡世界,在婴儿时是最容易完成的。养育者一次次满足婴儿的吃喝拉撒睡玩这些需求,也是在和婴儿建立关系。

同时无论养育着怎么努力,都不可能满足婴儿的所有需求,婴儿会遭遇挫折。

4.当婴儿基本被满足,又有“恰到好处的挫折”,婴儿就既可以和外部世界,特别是养育者有连接,又有边界,同时又不会自体瓦解。

养育着把婴儿从孤独的想象世界拉出来,这并不容易发生,需要无数次努力。

思考

在学心理学之前,我一直生活在孤独的想象世界,但我始终没有发现这一点,学到心理学之后才发现。为什么会生活在孤独的想象世界呢?

可能最大的原因就是,我封闭了自己。在外界感受到了太多的挫折和挫败感,为了防止自我崩溃,于是关闭自己,不再和这个世界沟通。

也就是我在某种程度上,类似那个宅男。关闭了自己的感觉和体验,看不见别人的同时,也看不见自己。

然后就这样没有感觉地活着,所以我看到那句“我恐惧的不是死亡,而是没有真正地活过”的时候,才会有那么强的心灵震撼。

也就是,那个时候,我没有学会把死能量转化成正能量,还没有真正地认识到复杂。祝福自己:愿我有一个自己说了算的人生,愿我有一个被爱照亮的生命。

对于“恰到好处的挫折”,有两个比较重要的部分,首先是针对不被满足的理解与解析,情绪源自有需要没有被满足,那是什么需要?怎么满足?能解答这两个问题,事情基本都解决了。

其次是没有敌意的坚决和不含诱惑的深情。无论成人还是孩子,每个人都需要。每个人都需要和真实的世界去碰撞,需要观世界,才能有世界观。

谢谢你的欣赏,观点来自《武志红的心理学课》,对于本文内容你有其他观点吗?欢迎留言和我一起探讨。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