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说晏子故事(六十则):20 逢於何王宫葬母】
逢於何王宫葬母
齐景公修好了一处宫室的高台,自然很是得意。有个叫逢於何的家里有丧事,在路上遇到了晏子,在晏子马车前叩拜。晏子停车下来,把逢於何扶了起来,问他:“你找我是有什么事情吗?”
逢於何回答说:“我的老母亲去世了,可是我家祖坟却在君王修建的宫室高台的窗下。我想请您向君王求情,让我的老母亲能够归葬祖坟。”
晏子说:“哎呀,这个事情很难办啊,尽管难办,我还是替你向君王请命。不过你也要做最坏的打算,如果求不下来,你打算怎么办呢?”
逢於何坚定地说:“也许君子有君子的办法,可我就是一个草民,我唯一能做的就是披麻戴孝,站在那里绝食而死。我将告诉周围的人,我无能的儿子,不能安葬自己的老母亲!”
晏子说:“好吧,我知道了。”
晏子入朝觐见景公,对景公说:“有个叫逢於何的人,他的母亲死了,他家的祖坟在您新建的宫室高台的窗下,他请求在祖坟安葬他的母亲,您看怎么办?”
景公一听就不高兴了,他拉下脸来问晏子:“从古到今,你听说过死了人要葬在君王王宫的旁边的吗?”
晏子回答说:“古来的君王建造宫室有节制,不侵占老百姓的住房;建造台榭尽量简约,不去破坏人家的坟墓,所以没有听说过在君王宫室高台旁边安葬死人的。可是现在情况不同了,您建造的宫室过分地奢侈,侵占他不少民众的住房;您大兴土木,修建很多的楼台廊榭,破坏了人家的坟墓。这样做的结果使得活着的人心生忧愁,死了的人也不消停,连尸骨也难安。您只顾自己纵情享乐,不顾他人生死,这不是君王该做的事情。为了追求自己的无尽欲望,满足自己无尽的需求,不顾民众死活,这不是社稷长存之道。况且我听说活着的人不得平安,会积攒忧愁;死了的人不得安葬,会积攒哀愁,积攒忧愁会产生怨气,积攒哀愁会产生危险,我觉得大王您还是准许他葬母为好。”
景公被晏子说得没了话,也觉得自己做的太过分了,于是答应了。
晏子走了之后,梁丘据问景公:“自古至今,从未听到过要求在王宫前安葬死人的,大王您怎么就答应他了呢?”
景公说:“侵占了人家的民居住房,破坏了人家的坟墓,而且欺凌人家的丧事,禁止人家下葬,这无论是对活着的人还是死了的人都是无理且失礼的。《诗经》上不是有这样一句话吗:‘稻谷虽然长在不同的穗上,但是最后都会归到粮仓中。’人也是这样,最后都会归到坟墓之中,我怎么敢不准许他下葬呢?”看来这个糊涂君王还是真的听明白了晏子的那番话。
于是,逢於何得以在王宫的窗下安葬自己的老母亲。不同的是那天他脱掉了丧服,只穿着布衣草鞋,头上戴着帽子用草系着,跪着走不哭出声,行动缓慢而不叩拜,这是因为毕竟在王宫前,他既克制又不失礼,直到安葬了老母之后转身离去时才哭出声来。
(2-20)
作者悟评:
在王宫的窗前埋死人?而且被允许了,真是闻所未闻!承包商在修建新王宫时是否有迁坟公告?故事没有交代;编列建筑预算时是否含有迁坟征地的经济补偿?看来没有,如果有,拿了钱的逢於何也不敢提出如此大胆的要求。或许景公还不够黑,连傍虎吃食的梁丘据们都看不过去了:派出一队人马就能把逢於何之类的闹事者赶跑。但晏子说到了点儿上:不能在民众中积攒怨气,要知道怨气冲天时,再华丽的王宫也禁不住一把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