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在探索:方向不对,努力白费……
图文/喜悦
没有人喜欢你的“苦”
从开始叫痛、叫屈、抱怨、不满的第一天起,便知道它们是不受欢迎,甚至是令人厌恶,唯恐避之不及的……
给父母说,父母会厌恶;给兄弟姐妹说,兄弟姐妹会厌恶;给伴侣说,伴侣会厌恶。给孩子说,孩子会厌恶。
他们的厌恶可能以心疼、着急、不耐烦、愤怒、批评、抱怨、逃避、推卸责任等方式出现。
会给朋友说,好像朋友能听听,那好像是一个暂时的,能让自己感到安慰的地方。
一旦有这样一个人出现,就会觉得终于有一个可以接纳自己的人了,就会觉得自己被理解到了……
自己一直在找这样的人,他们以朋友、爱人、老师的角色出现。他们的出现,仿佛让自己看见痛苦的出路。
是的,他们的出现只是让你的“痛苦”歇一歇,这是“头脑”所设计的,它需要那个痛苦再壮大一些。而那个甜蜜是需要的,兴奋是需要的,激动感动是需要的。
一定要如此,来让你体验一种对比,让你认为那里好像没有痛苦,没有委屈,没有不满足……
向外寻找,只是加剧痛苦
不,这依然是前奏。它会让自己体验更大的挫折与痛苦。
而自己所体验到的,短暂的被接纳,被允许,被肯定,被理解,是来自于他人,而非来自于真正的自己。
这些理解自己的人,肯定自己的人,允许自己的人,或许有某些动机,某些目的。
是的,能量很弱的人,对一些人来说是一个机会,或者说是一块儿肉,他们对你感兴趣,是因为你能从某种程度上满足他们。是他们的“商机”。
当你感觉到他们并不是无条件地接纳和允许自己,无条件地理解肯定自己时,你会感觉到很失望,甚至是很绝望。
但那不能怪别人,要怪,依然是要怪自己,怪自己想要不劳而获,怪自己妄想天上会掉馅儿饼,怪自己根本不了解人性,当然也根本不了解自己的内在的私欲。
他们只不过是在教会自己要学会付出,至少你想要得到,要懂得付出一些什么,而你是什么都不想付出,却只想着别人对你好,这是一个极大的妄想,极大的妄想。
从刚开始的叫苦、叫痛、叫屈、抱怨不满开始,都只是那个自我的私欲在挣扎,都是“我”受伤了,你要看到我。“我”受伤了,你要为我的的伤痛负责。
会觉得自己周围没有好人,都是坏人,于是开始寻找外在的“好人”,那些能够给予自己理解的人,支持的人,信任的人……他们存在,但他们绝不是无目的的存在。
即便是有无目的存在的人,你的私心也未必能认得出来。
如果自己一直想从外在获取利益,那么最基本的利益交换准则是一定要学习的。很显然,自己也根本没有学会这个准则,依然是想要更多的获得,很少的付出,最好是不付出。
这样的心都只是在说明——我不够多,我不够好,我的能量很低,我需要你为我充电,为我付出。
成长,是从向内探索开始的……
是的,向外寻找,只是不断地加剧那个痛苦,并无法真正解散那些痛苦,那个方向出问题了。方向不对的时候,无论经历多少事情,都不会帮助自己成长。
成长,是从承担起自己的痛苦开始的,是从停止向任何人倾诉开始的,停止放大那些痛苦开始的。
方向正确,每一天的每一个发生,都在帮助自己成长,那是不可思议的。很不可思议。向内探索,只是不断看见自己太“自以为是”了,也就是把这个“我”看的太重要,太了不起了。
那个不断放大的自我,让原本很小很小的问题,变得很大,不是那个问题很大,而是那个自我太大太大了。
是,痛苦,根本不是事情本身,而是事情发生什么样自我的人身上。
一个很大自我的人,所遇到每件事情都会大惊小怪。而一个自我很小的人,所遇到的每件事情都不值得一提,这是它们最本质的区别。
因此,认识自己的自我,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根本。在事情发生的时候,看一看自我的反应就知道了,那是最简单的辨别方式。
向外寻找,永远都没有机会看见内在的发生,永远都是在那些内容物上做文章,也永远都是依靠着自己旧有的经验来做判断,自己里面发生什么,它们是怎么形成的,怎么发生的,以及这些发生会导致什么样的结果,自己都不知道。
这就是为什么重复的问题不断地在发生着,而自己根本没有半点能力改变。
向外寻找,你不会去了解所谓的本质问题,不会去认识自己这个人本身是什么样的,永远都在围绕着那个外在的利益而努力。围绕着那个得与失在努力。
这是向外寻找与向内寻找根本的区别。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你已经不再大惊小怪了,你也不会觉得体验那些痛苦有多难受了。
你学会了了解,学会了聆听,学会了接纳,允许,宽容,学会了臣服生命里的发生……
没有人为你的生命负责,除了自己。
——#内在探索#回归自己#觉知与自我#当下的力量#全部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