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阳
关于作者
太宰治生于1909年,本名津岛修治,太宰治是他的笔名。太宰治是日本战后与川端康成、三岛由纪夫齐名的作家,也是“无赖派”文学的代表人物。他一生最重要的两件事是“写作”和“自杀”,他把自己活成了行为艺术,写作和他本人共同构成了这件完整的艺术作品,两者缺一不可。他最重要的作品都创作于1945年到1948年之间,恰好是“二战”结束,日本国内社会发生巨变的时期。
关于本书
《斜阳》是一部中篇小说,以日本战败后,国内一切混乱无序为背景,讲述了一个没落贵族家庭的生活。《斜阳》是太宰治一生中文学成就最高的作品:人物的形象更饱满,每个人物都具有象征性,反映了时代的变迁;事件和情节更丰富,不只是人物自白和内心描写;人生的体验更极致,每个人的结局都是不可逆转的,就像“斜阳”这个名字一样,没有谁能阻挡太阳落山这件事,也没有谁能摆脱这种宿命般的消亡。这些都使得《斜阳》这部作品更复杂、更全面、更深刻。
核心内容
“无赖”和“斜阳”是太宰治作品的两个关键词。“无赖”指的是无能为力,“斜阳”指的是没落消沉。太宰治的作品在“人生体验”上发挥到了极致,他展现的那种“丧”到底的精神世界,在世界范围内获得强烈的共鸣;而由《斜阳》诞生的“斜阳族”概念,掀起了一股社会风潮,使得 “族”这种造词结构一直沿用到今天。
一、如何理解太宰治作品的两大关键词:无赖、斜阳
“无赖”是日文汉字,我们把它理解为无能为力,颓废消沉。在“二战”以后,日本文坛活跃着一个重要的流派——无赖派,太宰治就是无赖派的代表人物。无赖派作家带着反抗权威的意识,用自嘲和自虐的态度去表达阴郁、消极的人生。他们否定一切,嘲讽一切,包括他们自己。这种挑战社会价值观的精神,也对年轻人产生了深刻影响。
在太宰治笔下,“斜阳”用来形容日薄西山、每况愈下的生活状态。像和子这样的贵族家庭,经历了战败,失去了身份认同和经济来源,最后只能在动荡的时代中绝望、消沉,他们就是对“斜阳”这个词最好的诠释。在《斜阳》这本书问世以后,大家就管这样处在没落和挣扎中的人叫“斜阳族”。
二、太宰治的经历如何影响了他的写作
太宰治一生中最重要的两件事就是“自杀”和“写作”,甚至对很多人来说,他的自杀经历比他的作品更加有名。太宰治质疑世俗意义上的成功,质疑幸福和爱情,也质疑完美。他一生自杀的次数竟然多达五次,之前四次都因为种种原因失败了。最后一次他终于彻底摆脱了这个世界,死的时候他才39岁。而写作这件事,可以说都是他在这几次自杀的间隙里完成的。五次自杀这种罕见的经历,让他对生死、境遇、人情冷暖等都有着比常人更为独到的理解。他把这些切身经历当成写作的养料来进行创作,展现了那些从原来的社会中心走向没落的群体的生存状态,并且在情感的深刻性和人生体验的高度上,取得了一般作家难以企及的成就。
五次自杀中,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第二次自杀和最后一次自杀。第二次自杀发生在太宰治21岁时,因为在大学里成绩不好,又受到革命运动的影响,他非常沮丧,就和一个咖啡馆的女招待一起吃安眠药投海自杀,结果只有他自己一个人活了下来,还险些被人起诉。这件事情让他在以后的人生里一直有着很强的负罪感,觉得自己丧失了为人的资格。从此以后,他的文学、哲学、他笔下的人物,甚至他自己都打上了“丧失为人资格”的烙印。
三、如何理解三部小说中的人物关系
《斜阳》讲述了一个没落贵族家庭的生活。主要人物有四个,姐姐和子、弟弟直治、他们的母亲以及颓废的作家上原。
和子是小说里仅有的对生活仍抱有希望的人,但这种希望又是畸形的,是混乱秩序下诞生的怪胎。她爱上了作家上原,虽然上原颓废放荡,还是个有妇之夫,但和子毫不在意,反倒将这样的感情看作冲破社会道德准则的革命。
有妇之夫上原,代表了一类夹缝中生存的伪理想主义者。在小说中,上原的直接出场并不多,通过一些间接描述,我们大概能知道他是个什么样的人。上原的身份是作家,年轻的时候写过一些作品,用作家的头衔骗过女人的钱。他每天都泡在酒馆里喝酒,家里的老婆孩子要靠领救济金来生活。简单来说,他就是个人渣。可想而知,和子把感情投射到这种人身上是不会有好下场的。《维庸之妻》里的丈夫就是上原的翻版,一个酗酒又爱沾花惹草的颓废作家;妻子与和子也一样,两人都是在荒谬中带着点儿不切实际的希望,不管生活怎么糟糕,只要活着就行了;丈夫与妻子的关系跟上原与和子的关系几乎也一样。
弟弟直治和上原本质上是同一个人的不同生命阶段。假如直治没有自杀,上原就是他未来生活的模板;假如上原在年轻的时候拒绝继续沉沦下去,选择自杀,那么他就变成了直治。假如把直治和上原合起来看成一个完整的人,这个人的心路历程将更全面、更复杂、更深入,这个完整的人就是太宰治另一部小说《人间失格》的主人公。我们可以将《人间失格》理解为直治那些自白书的扩展版,就像编剧在编写电影剧本时,会给人物写下详细完整的人物小传一样。电影的容量有限,我们只看到了人物的人生片段,而人物小传才能全面体现角色的完整性,《人间失格》的主人公就是直治和上原的人物小传。
四、“生而为人,对不起”式的丧文化为读者带来了什么
太宰治之前,日本没有一个作家像他这么“丧”,更没有人明确地把“丧”写进书里。在他之后,“丧”成了一种风尚,甚至可以说成了日本文化的一部分,这与“二战”后大量日本民众受到心理创伤、急于寻找共鸣不无关系。在人人都追求幸福和美好的今天,太宰治和他的作品还依然备受推崇,个中原因也值得我们去思考。
在现实生活中,处于逆境的人很多,从顺境跌到逆境的人也很多,最终能获得幸福的人毕竟是少数。乐观的人有积极的方式应对世界,悲观的人有绝望的方法来抵御伤害。太宰治以及他笔下的人物用的就是这样一种“丧”来掩盖内心的痛苦,在逆境中挣扎或是死去。并且,身为作者的太宰治比他笔下所有人都还要痛苦,还要绝望。
我们对消极文学通常有一种浅薄的理解,认为它不能引人向上。但纵观世界文坛,有很多经典作品其实都是消极的,即使这么多年过去了,它们依然有强大的生命力。因为,读者从这些消极的故事里,一方面可以学到人生的经验;另一方面,跟他们一比,我们的生活倒显得没那么不幸了。
歌颂美好是应该的,但揭示痛苦和逆境也需要有人去完成。太宰治的作品一直在年轻人的群体中有很大的影响力,被誉为永恒的“青春文学”。人们喜欢太宰治的作品,也许通过读他,我们可以时时联想到自己。如果说普通人的生活是悬在半空中,那么太宰治的生活就是在深渊里,当我们因为生活的不顺而感到沮丧恐慌的时候,低头往下看,永远有他在,这似乎让人觉得踏实了。太宰治是给我们这个世界兜底的人,我们反倒能从他的绝望中,找到一点希望的支撑。
金句
1. 我们对消极文学,不该持有浅薄的理解。有人歌颂美好,也需要有人去揭示绝望。太宰治写的都是绝望的人,但他本人比这些角色都更绝望,太宰治的存在仿佛是给所有处在绝望中的人带来了一点希望。
2. 懦夫连幸福都会害怕,碰到棉花都会受伤。
3. 如果用“人间失格”来形容太宰治作品的主人公,“斜阳”就是他们生活的背景或舞台,“无赖”就是作者对待这一切的态度。
撰稿:止庵
脑图:摩西
转述:李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