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论语别裁》想到的
【齐凡齐微课】第四周——命题(三)
从开始学习《论语别裁》至今一个月,读了15篇。偶尔会有一些想法把它变成一篇小文章。
读着读着便发现,很多时候书籍原本的内容和我们个人理解是不一样的。每当读一些书籍的时候,我们常常需要会带入自己的理解和看法,所以才会有“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南怀瑾先生在书的序言中也说道:“别裁,就是只是个人一得所见。”即使再看先生的书,还是会有不同的理解。对于先生自己的解读,虽说不是100%认同,但是至少我对所见的内容还是大部分认同的,先生的解读是比较中肯的。
在读书的过程中,我对很多我认为已经理解的词汇有了新的理解。原来在书中的解读并不是这样的,因为古人的话术实在是太简单明了而富有哲理了。
如果我们在生活中,没有一定的生活阅历或者是一定的文学基础,确实是没有办法理解其深刻的意思,很容易被字面意思影响理解。
所以,解读类型的书籍,是非常吸引我的。
尤其是解读经典文学。
读经典文学其实是要一定的。但由于读起来难度较高,往往很难坚持。
我每年会给自己定一个目标去读一定数量的经典文学,尤其是古文类的经典文学。但是即使这么多年,古文类的书籍对我来说还是挑战。读得很缓慢,但读的也很有收获。
之前和一位国文功底深厚的老师聊过读古文书籍的步骤,他建议是先通读原文,有疑问的地方提出来,再去读解读版。
所以在小伙伴的建议下,1月开始读《论语别裁》。
这类可以放在案头流传许久的书,都带有着丰盛的人生哲理。每读一次,感觉自己的层次可以提高一点点,而这一点点就组成了今天的知识结构体系。
比如说对“中庸”的理解,对“无为而治”的理解,并不是不做就是好的,而是适当的做,慢慢的做,缓缓的做,每一步踏踏实实的做。
让我对学习、写作、为人处世的很多事,都有了新的理解。
对于从前的急于求成,这是最好的答案。
之前看书、看电影等此类观赏文学,都只看一遍。而现在为了找素材,为了写出更好的文章,会把相似的关联文章翻好几遍。
到目前为止,《读<论语>与人生》系列一共写了20篇,在写每一篇个人感想的时候,由于要紧扣主题,便会来来去去把这一章节看好几遍。
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每重新复读一遍,便有了新的感悟。尤其结合了先生的解读,便发现古人的智慧,值得反复品味。这一个月以来,读书虽没有破万卷,下笔也并没有如有神,但是却觉得写起来文章顺畅了许多。
我想,这就是一个积累的过程。
最近最令我感动的一句话:任何值得去的地方都没有捷径。
小林漫画(图片来源:V信截图)每一条路的背后都是一步一步踏踏实实走出来的,世上本无路,走的人多了便有了路。越是人迹罕见的地方,越需要先行者踏出这样的路。
越“难”读的书,越要肯沉心,这是一种修炼。
这28天的阅读加写作,让我对《论语》有了新的理解,新的感悟。越能吸收不同的观点,越能激发自己的新看法。萧伯纳曾经说过:“如果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我们每个人仍然只有一个苹果;如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换,我们每个人就有了两种思想,甚至多于两种思想。”
事实如此,在我不断的写自己的观点时,即使是重复的主题,也能萌发出新的想法。这得益于同学的留言,老师的评价及不断深入的思考。
‖齐帆齐28天写作成长营 第(28)篇1299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