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10晨课
你要是在北京电影学院一带打听,时叔可是名人。因为他是整个北电一带,最可靠的电影垂类图书分销商之一。没错,不管你是在校的学生老师,还是准备考北电的校外人员,但凡你需要电影相关的书,不管多冷门,时叔都能给你找到。
而且你可千万别以为,时叔是个电影专家,或者经营一间大书店。都没有。时叔是2006年来的北京,最开始在西城的一个酒楼当保安。平时闲着没事,就逛逛周围的报刊亭。当年北京遍地报刊亭,时叔觉得这是个机会,就一通张罗,在北京电影学院附近开了报刊亭,同时也卖点书。
注意,在当时,北京恨不得是每条街上都有报刊亭,竞争激烈。你怎么做起来?按照通常的想象,这得扩大经营品类,得在附近搞搞宣传,把知名度打出来。总之,得从大处入手。但是,时叔正好相反,是从小处入手。时叔生意的起色,最开始是从帮学生找书开始的。
首先,有些学生想参加艺考,但是,相关的参考书不好买。比如,中国电影出版社出的《电影艺术词典》、当年北电党委书记侯光明出的《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考生》以及张会军的《考上北京电影学院》。这些都是备考的热门书。但是,市面上很难买到。时叔发现有人打听这些书,他就把书名记下来。然后联系出版社,上门找到负责的编辑,就这么一本本地把书给背过来。
其次,时间长了,在北电的学生中,时叔的知名度就打开了。而且你知道时叔的业务有多坚挺?后来智能手机流行,报刊亭为了挽回收入都开始卖水,卖烤肠。但时叔的生意,一直就没怎么受影响。对学生来说,多难买的书,时叔都能给你找到。对出版社来说,多冷门的书,在时叔这都能卖出去。
最后,北京修新地铁线,时叔的报刊亭正好在新站点上,也就关了。时叔本人在北电谋了个差事,在男浴室负责管理学生物品。但是,书可是照样卖。时叔跟我说,现在是主业副业兼顾,工作挺轻松。时叔也注册了抖音和微信,还来买书的,绝大多数还是熟人介绍。而且你可以想象一下,时叔的生意,会受什么新媒体、培训班、直播电商的影响吗?不会。我就服务好我面前这一小部分人,这就足够了。
没错,就靠电影图书这么一个小品类,靠着熟人介绍,居然成了一门坚挺了20年的生意。
晨课:李南南-给一群特定的人创造价值。
![](https://img.haomeiwen.com/i3327857/ac401a60e8d8ff3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