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事情我也会做

2022-08-31  本文已影响0人  如月如月

一个老师让学生暂停晚读,出教室看七彩祥云的事情上了热搜,获无数网友点赞,连人民日报也刊登了。

因为坐标和我的工作地一样,有朋友看到标题,竟以为是我,读了正文才知道不是。

我说:“这样的事情我也会做,只是没传出去。”这句话既是戏谑,也是事实。

在我看来,让学生看云这样的事情,不过是稀松平常的事,不知道为什么竟有那么多人觉得了不起。

在这则报道的下面,有人评论:“老师不是只教了课本上的知识,还教会了学生在生活里欣赏美的眼睛。”

还有人评论:“有温度的老师,有温度的课堂。”

这些评论都获得了很高的点赞量。

这些评论都很有道理,只是这不是一个老师应该做的吗?

别人怎么做我不知道,反正我从来都是这样去做的。

我让学生听过雨,赏过雪,拾过树叶,观察过树上的鸟儿,看过中秋的月亮,拍过家乡的春天,寻找过校园的秋景,母亲节给自己的母亲写过信,元旦节同学之间互赠礼物……

做有温度的老师,这是一个老师应该有的样子。上有温度的课堂,这是一个老师应遵守的常识。

物以稀为贵,大抵人也如此。是不是因为现在这样的老师很稀缺,这样的常识很缺乏,一旦出现,才会引起那么多人的追捧,各种溢美之词潮水般涌向那个老师,让学生看次晚霞或者看次云,仿佛拯救了人类所有的浪漫与诗意。

而这样的结果也许会导致一些人为了博人眼球,为了流量,故意让学生配合拍一些花样百出的视频,这又与教育的本质背道而驰了。

“课本上的知识很重要,学会发现和感受生活中的美好同样重要”,是的,同样重要,但是让学生学会发现和感受生活中的美好并不是看一次七彩祥云就能做到的,这是一个需要长期培养和熏陶的过程,希望那些受到启发的人不要为了流量趋之若鹜,还是踏踏实实把课上好最重要。

有人拿江苏大学文学院周衡老师对学生说的话来匹配这件事:“我会给你们两次逃课机会,一定会有什么事比上课更重要。比如楼外的蒹葭,或者今晚的月亮。”

我为周老师鼓掌,他的想法和楼外的蒹葭,或者今晚的月亮一样诗意和美好,可这话是针对大学生说的,在中学,你逃一次课试试,到时候恐怕连七彩祥云也拯救不了你吧。而且我也担心,会不会有人受此鼓励逃课了,却不知道蒹葭为何物?

其实我希望,欣赏七彩祥云、欣赏楼外的蒹葭、抬头看今晚的月亮,发现美欣赏美,成为每个人的日常,不必再拿出这些来大做文章。

让学生发现美欣赏美,这样的事情我也会做,这本就是一种常识,没什么大不了的,默默去做就好了,坚持去做就好了。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