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孩子其实是在宠小时候的自己
作为妈妈,在养育孩子的过程当中,我自认为对孩子管教的比较宽松,用文雅的话说是在做民主型的家长,实际上就是比较宠爱孩子。
当时并没有学习心理学,也没有对自己的成长做很深入的梳理,也不知道这些跟自己的成长历程有怎样的关联性。只是清晰的感觉到自己小的时候没有得到父母过多的关注和宠爱,而因此希望自己作为妈妈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能多给孩子一些关注和满足。
但如果我们在孩子长大一些后,让孩子来做回馈,他的回答却与我们的教育初衷大相径庭。孩子依然感觉到有很多的情感是被我们忽略的,依然感觉到我们对他的要求是比较严格的。而这些感觉与我们小时候的感觉会很相似。
后来经过学习,知道这种教育俗称为“钟摆式”教育,意思是说我们把自己小时候没能得到的满足,希望在孩子身上能够得以实现,这导致在我们养育孩子的过程当中,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认真的总结和反思,才发现其实在一个家族当中,之所以几代人的教育都很难会有大的进步和突破,是因为我们的教育大多还是沿袭了自己被养育的途径,尽管我们下定决心要改变,但其实我们没有学会其他新的方式和方法。
只有家长有了这份意识,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才会变得真的不一样。我们不会再被我们自己成长的缺憾所形成的一些信念所限制,而是会去研究我们面前的孩子这个人,看看他有哪些特点,适合于怎么样来教育,然后通过各种途径去学习新的教育方式方法。
这是一种有意识的教育,而不是下意识的教育。这种有意识,使我们可以因人而异主动的去做出更适合的选择。
所以家长的觉察非常重要,尤其要梳理自己的成长历程,了解自己小时候是怎么被养育的,有哪些需求没有得到满足,让自己心灵不断的成长,才能够避免教育中的代际缺憾,实现养育子女真正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