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

我们应该理解“情绪脑”的小脾气

2021-03-09  本文已影响0人  徐立华

我们应该理解“情绪脑”的小脾气

——听张宇翎老师的《社会与情绪学习》

文/徐立华

今天晚上听了张宇翎老师的《社会与情绪学习》的教师培训课,下午看到吴虹校长发布课程预告的时候就充满了期待,因为关于学生的情绪感知和觉察一直是我特别想要了解的内容,但是因为今天晚上我有晚课,晚课后又需要在学校看学生晚自习,下课已经是8:20了,在教学楼大厅里面一直看着学生们陆陆续续全部离开,我才匆匆走出校园,到家之后赶紧打卡课程链接,把课程回放看了一遍,说句实话,一遍看完真觉得没看够,但是开学后我们学校一直没休息,并且学期初要做的工作也挺多,所以今天我只看了一遍课程回放,带着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不断回忆着这节课。
最初我认为听到张老师讲抢橡皮的案例的时候,我觉得这是一种非常熟悉的课堂场景,也曾经为此不同程度地委屈和冤枉过学生,虽然了解情况之后会和学生沟通,但是当时学生的情绪对他的听课状态一定是有影响的。今天听了张老师的课,我明白了情绪产生的过程,已经为什么学生会在情绪的影响下做出很多不同的行为,所以我们看到学生的情绪反应和行为表现的时候,首先要做的是思考是什么样的情绪让他们做出了那些行为?为什么他们会有那样的情绪?我们如何帮助学生觉察情绪并进行情绪管理?引导学生学会在错误中分清责任,承担自己可以承担的责任,促进他们内心的成长,让他们思考下一步我们可以做什么?这是今天我学到的收获。
我们天天和学生打交道,学生因为各种原因会产生不同的情绪,这些情绪会让他们做出不同的行为,当看到学生做出一些我们不希望看到的行为时,这是我们和学生一起学会管理情绪,学习社会和情绪技能的时刻,不要带着评判的眼光去批评和指责,而是要分析情绪的产生原因,引导学生学会领自己“责任的饼”,并思考下一步的具体行动,改进行为,学会成长。
人的大脑分为不同的区域和功能,我们的学生的大脑和成人的不一样,他们的“理智脑”还没有发育成熟,所以他们处于“情绪脑”控制行为的阶段,我们了解了这些情况之后,应该立即他们的特殊阶段容易冲动的各种小脾气,陪伴他们走向成熟。
例如,今天下午我上班时,看到我们班级的分担区卫生没有收拾干净,我立刻找同学去打扫,同时告诉他们下次注意把分担区的卫生要打扫干净。我的处理方式就是命令式的,学生虽然没有说什么,但是他们也会有一些不同的情绪反应,这些反应对他们的值日工作不是正面的激励作用的。听了今天的课程之后,我觉得这样的事情可以换个方式处理,首先问一下同学们,今天的值日生工作怎么安排的?核实一下室外分担区是否已经有人打扫过了,然后指出目前存在的问题?问学生们怎么处理?谁应该为这件事情负责?为了避免以后出现类似的情况,我们接下来应该怎么做?这样就避免了直接的评价式结论并且命令式的要求,让学生们从问题中学会担责、思考改进的行动,学会社会与情绪技能。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