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地生活

2017-01-09  本文已影响0人  杞人忧天1

       似乎只有阵阵沙尘和瑟瑟秋风在提醒着人们深秋已到,一个略显清瘦的青年乞丐出现在了我们眼前。疲惫的躯体将他拖到了一所私塾附近,因为只有这里才能让他暂时忘记嘲笑,重新唤起他心中圣人门徒的那一份荣耀。

       他悄悄地坐在了私塾的屋后,把随身物件轻轻放在地上,好像这轻微的响动也会打扰孩子们读书似的。

       私塾里传出的朗朗读书声拎着他的思绪回到了十几年前……

       丙辰年的一场飞来横祸让他成为了乞丐,仅有的三间祖屋也被洋人变成了白地。若不是去山西访友,恐怕他也得跟祖屋一起化作青烟。

        加入乞丐队伍的第一天,情怀就和现实拼了个你死我活。腹中的阵阵痉挛押着他向一座府邸的大管家伸出了竹竿般干瘦的手,当他的耳朵接收到那句“滚”的时候,腹中的痉挛便悄然被一种莫名其妙的快感替代了。他始终想不通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真的是快感?抑或愤怒?他不知道。

        又是一阵风沙给了他一记响亮的耳光,从回忆中惊醒的他无助而迷茫的望了望四周,捻了捻颔下的三缕略微花白的胡须,抓起一枝树枝在地上奋笔疾书:

身世浑如水上鸥,又携竹杖过南州。

饭囊傍晚盛残月,歌板临风唱晓秋。

两脚踢翻尘世界,一肩挑尽古今愁。

而今不食嗟来食,黄犬何须吠不休。

       又是一阵寒风袭来,席卷着风沙,像一切都没有发生过似的,向远方飞去……

                          相关背景

清末,有人在北京通州发现一具饿死的乞丐尸体,在随身的口袋里发现了文中的这首诗,首联叙述了自己的身世;颔联表达了自己乐观的人生态度;颈联将全诗进一步升华,达到了王者的高度;尾联淡然收尾,展现了自己的不食嗟来之食的文人风骨。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