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安身立命”
有时候就在想,世人一生慌慌张张,拼尽全力赚得碎银几两,当然赚钱的方式也各有不同,有辛苦赚得,也有其他方式赚得,不过所有这些最终的结果,说平常点就是为了生存,再拔高其实是安身立命。
而安身立命的本质是指生活有着落,精神有所寄托,但又怎样能做到安身立命,如何才能算是安身立命呢,值得思考。
恰巧今天听书,听到了不败的战神韩信这节上,不妨从这个人身上去悟点什么 。
韩信的前半生,是被人嫌弃的前半生,生于平民之家,与母亲相依为命,因家境贫寒,韩信无法谋求官职,又无一技之长用于谋生,只能依靠别人给口饭吃存活,因此大部分乡里人对他很是厌恶。
后母亲去世了,由于穷困无法厚葬,韩信便选择将母亲葬于荒野之地,一度曾受南昌亭长家接济,后也被其夫人厌弃。
受到浣洗衣服的大娘照顾,当他信誓旦旦要报答时,大娘却说,你一个大丈夫都不能养活自己,我怎么可能还期待你的报答!我是看你可怜才给你饭吃。这让他很羞愧,但还有更耻辱的时候。
一天,韩信在街上被一群年轻的屠夫拦住。其中一位屠夫挑衅地对韩信说,虽然你整日带着剑到处闲逛,但你本身是个胆小儒弱的人。要是有能耐,就拿起剑杀了我,不然你就从我的胯下钻过去。
为了生存,也为了实现抱负,他真的这么做了。
他的前半生过得潦倒,也不堪,但他意志坚定,算是韬光养晦期。
公元前208年,韩信带着剑投靠项梁。可韩信还未施展自己的才能,项梁兵败被杀。韩信便归属于项梁的侄子项羽。在跟随项羽期间,韩信从未得到重用。但他认为项羽不是成大事的人,便决定离开他投靠汉王刘邦。
韩信在投靠刘邦之后先是担任仓库管理员,而后被滕公夏侯婴举荐,让他负责管理粮草。这让一心想成就大业的韩信心灰意冷,他不想继续留在刘邦的军队里,准备离去,丞相萧何赏识韩信的才华,及时将韩信追回来,并以自己的官职担保刘邦会重用他。在力荐韩信上,萧何用“国士无双”来赞扬韩信的军事才能,甚至向刘邦表示,如果不重用韩信,根本没有一点机会打败项羽。
刘邦听了韩信对当下局势的判断,感慨相见恨晚,立即任命他为大将,从此韩信开启战神之路。
在接下来的三年时间里,韩信屡战屡胜,灭亡魏国、齐国等七个国家,为刘邦夺得半壁江山,加快了刘邦的统一大业。
公元前202年,彪炳史册的垓下之战爆发,这是楚汉两军的决战,也是两位军事天才韩信和项羽的正面交锋。刘邦任命韩信为主帅,统领三十万大军迎战。
期间十面埋伏,四面楚歌的典故也由此战而生,最终以项羽自刎而亡而结束。
也因此一战,刘邦登上了汉朝高位,被称汉高祖。而韩信的兵权被收回,封为楚王。
在此期间,韩信遇上了贵人萧何,也因其熟识项羽为人作战的作派,有天时地利人和,最终取得了胜利。
此时因为韩信不避风芒,自以为自己战功赫赫,刘邦不会薄待自己,有一件事埋下了导火线,那就是收留项羽党也是自己曾经的好友钟离眛,更不听其劝戒自诩,最终被刘邦生擒,后在萧何的诱导下被吕后骗到长乐宫中残遭杀害。
从此一名从未有过败绩的战神,消失在这个世界上。
纵观韩信的一生,确实也是短暂而且耀眼,他以战神出名,是因为前期他的隐忍还有他卓越的军事才能,但在识人上,他就不成,没有城府,也洞察不了帝王的心事,更多的是自以为是、居功自傲,最终走向末路。
当然,最致命的是他太自负,不懂得藏锋。
而韩信的悲剧人生也告诉我们:唯有低调做人,收敛光芒,高瞻远瞩,才能安身立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