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月亮(七)
![](https://img.haomeiwen.com/i18321254/399c5ee44c1f659f.jpg)
今天来装货的客户是河南人,两口子,男人姓邵长相帅气,女人姓王打扮妖气,都很年轻,俩个人都抽烟,指头上都套着钻戒。
刘峰把他们领到饭店,三个人吞云吐雾,服务员开门送菜,呛到连连咳嗽,好呆带着囗罩,要不然要吃服务员的口水了。
饭后要开车装货,三个人都不喝酒,光吃。河南人对海鲜特别亲,看着扇贝端上来,女人指着扇贝问刘峰“你们这鲍鱼随便吃啊”刘峰抽着烟笑了笑,“随便吃,不够我再要一盘”两口子一忽儿功夫把一盘扇贝干掉了,壳子堆在两人面前。
刘峰真的又点了一盘扇贝。随着给他们科普了什么是鲍鱼,什么是扇贝:“现在天冷,能放住,下次你们来,我给你们买一袋子扇贝带回家吃”。
女人一边剥着贝壳,一边吸溜着扇贝肉,斜着眼冲刘峰笑“刘哥,我不走了,留在你这儿吃扇贝肉”“可以啊,只要我邵兄弟乐意”,刘峰冲年轻男人眨眨眼。
年轻男人用纸巾擦擦手,点上一枝烟,“这是个吃货,她就是我用几顿小吃就收到手的”男人很老成的样子“不过,我跑长途多亏她,比以前顾来的司机强多了哈哈”。
女人娇怪地瞪了男人一眼,“刘哥,你家嫂子怎么没见”“她在城里上班带孩子”刘峰吐岀一口烟。
烟雾中想到李梅,想到孩子,也不知孩子的感冒好了没。他是个懒得打电话的人,不会婆婆妈妈拉家长。李梅的电话也越来越少了,上星期没回来。自己实在抽不岀时间去看看闺女。
下午装货在外地,他瞅着窗外加长的大货车,晚上十点前能装上车就很不错了。
饭后,刘峰开车,在前边带路,去到六十公里外的山上装红薯,到达装货地点已经下午三点了,货主人老张已经找好装卸工等在那里了。
邵老板验货,分等级,价格是早就谈好的,吵吵嚷嚷地争论的是质量,装卸工已不耐烦了:“快点装吧,要不然又到半夜了”。刘峰每个人敬了支烟“辛苦各位师傅了,现在开始装吧”
冬日天短,刚装了一会儿货,天已经黑透了,货老板拉出一根带灯泡的电线,一时间亮堂了起来。邵老板两口人在车旁监督装货,货老板拉着刘峰进了旁边的小屋。
屋里烧着带烟筒的煤炉,非常地暖和,炉子上烧的水开了,滋滋地往外冒热气。老张老伴在忙着准备晚饭,她朝刘峰客气地打着招呼。
老张拿出自己炒的茶叶,给刘峰冲了一杯绿茶,看着杯中翻滚的淡绿色的茶水,这个抠门的老板,终于舍的泡一杯新茶了。
刘峰坐在炉子旁喝着茶水说:“大哥,你这车货比上车货多赚这个数”刘峰用手指比划着一个六字说。
老张殷勤地笑着说:“全屏老弟照顾我,我给你准备了几包我自己炒的茶叶,一会给你带着,说着拿岀四提茶叶,放进刘峰的车里,刘峰也不客气。
他们是多年的老客户,这里偏远,每年这个村里种植的红薯,都被刘峰收走了。刘峰赚个介绍费,老张就是这个村里的引荐人。这几年靠刘峰赚了不少钱,自是感激他。
这时,年轻的女老板摸进门:“刘哥,我咋发现有坏瓜?”“傻说,这个时候那有坏瓜,要等过了年才会有的”“不信你去看看”。
女老板拉着刘峰到了车旁,一袋拆开的红薯,散落一地,刘峰拿起几个看了看“这不就是去皮多一点吗?”站在车上的邵老板说“这出皮的也太多了,这样,我们跑市场会影响价格的”。
刘峰说“让老张送你们两袋子,不要吵吵了,赶紧装吧,要不然冻着啦”老张也跟着起哄“就我这货,在市场上绝对数一数二的,去点皮算什么”。
女老板说:“两袋太少了,再加上两袋”刘峰说:“你知道农民种这点红薯多不容易,你们在市场上,一张口,价格就上去了,去年卖一块钱的货,今年卖一块八,钱都让你们这些老板赚去了,农民赚的只是血汗钱”车上的邵老板说“亏了的时候,也没人管我们呀”“你们总是赚多亏少,不像农民,收成了,价格上不去,价格上去了,收成又减少,他们真是不容易,平时在家种地的多是上了年纪的人,不容易,年轻人没有在家种地了”“是呀,还是刘老板体谅我们”一群装卸工齐声嚷嚷着。
老张朝女老板客气地说:“来来来闺女,屋里喝茶去,让你当家的把关,你放心吧,我们都是实诚人,我还指着你们来年还来拉货,我能骗你们吗?”
他们又回到小屋,刘峰看女老板没跟进来“老张,今年的存货不如去年的皮色好”“咳,存货时找不到干活的人,我今年腰内了下,全是顾人干的,当然是快了萝卜不洗泥”。“怪不得呢,这个活拼的是体力和时间,少一样就看出来了”刘峰重新坐下喝茶。
这时女老板进来说“张老板有吃的吗?我可是饿了”刘峰指了指她“怪不得你老公说你是吃货,我们想等你老公装完货一起吃”。
“那就太晚了,我先吃点垫补着”说着走到厨房和老张老伴打招呼,看见有刚煮熟的鸡肉,就不客气地拿起一条鸡腿啃起来。“这闺女真是不见外”老张老伴笑了笑。“吃吧,闺女,我们这里有的是自个养的鸡,喜欢吃,下次再来啊”
“好的,好的”女老板边吃边答应……
(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