愤怒,是最后一道防线

2024-02-04  本文已影响0人  妮可儿_

愤怒,是最后一道防线

平静的小区,突然传来,一位妈妈的歇斯底里:看看看,还看手机。接着就是小孩的,崩溃式哭声。

都分不清,谁有问题。

看手机,要吼;写作业,要吼;看电视,要吼;玩游戏,要吼。

好像小孩正在做,一件十恶不赦的事,不敲重鼓是不行了。

是要分析亲子关系吗?

不是。

讲一个愤怒的话题:愤怒的情绪如何产生的,为什么要使用愤怒的策略。

人们认为,看手机,玩游戏,看电视,看视频,是一件错误的事情,就不应该做;但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看法?

事实是真的吗?

不知道。

但是有一件事,大概率是真的,就是任何沉迷行为,都会出问题;不单单是游戏,视频,包括读书读傻也一样。

如同病态式的重复,所以生气。

里面的观念是,玩游戏不好,看手机不对,尤其是长时间玩耍,现实跟这个概念产生冲突,引发愤怒。

愤怒,是内在与外在的矛盾导致的。

为什么用愤怒这个策略?

表达不满,表示反对,愤怒是动物,最本能最直接的方式,是最后一道防线;可怜的是,只有这一道防线,其实是脆弱的。

为什么可怜?

因为特别消耗能量,极端的情绪反应,刺激的数量一多,容易反噬,造成严重的身心伤害。

读书多的人,经历多的人,更容易斯文,更可以懂事,不是道德问题,而是能力问题,不只是愤怒策略,还有思考与理性。

如果是道德问题:

那没有办法解释,什么是斯文败类,什么是道德绑架。而现实总有人,恶意使用斯文和懂事,要求别人,按照自己的意愿做事。

如何思考?如何理性?

玩游戏不好,看手机不好,这个观念从哪里来的?很奇怪,人们只是默认不好,从来没有审视过。

听起来,别人怎么说,就相信什么。

未来是未知的,但有一个方向是清晰的,就是人工智能,玩游戏,玩手机的,离人工智能,是最近的。

不会玩的,也很容易被淘汰。

很难界定对错。

一个人的看法,不管是别人的,还是自己的,都不重要,这一点很重要;要清楚自己要的是什么。

清楚自己要什么,人生一半的愤怒,都是没有必要的。

但是真正的愤怒,如何应对更好一点呢?

理性。

把愤怒当成策略,而不仅仅是本能,知道自己在用这个策略,但情绪不陷进去。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