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云《简友日记》《良心文学》

张永福制笔与俞伯牙学琴

2021-06-16  本文已影响0人  雪堂_笑语

【九洲芳文】

山西省新绛县有制造毛笔的悠久历史,县城内中城巷曾被称为“笔墨一条街”。绛州毛笔采用纯手工制作,工艺精湛、干净整齐。

92岁的老艺人张永福是新绛制笔工艺的传承人。张老自幼开始学习制笔,虽然已是高龄,但仍劳作不辍,百余道工序一丝不苟。如今,女儿张喜婷继承了父亲的制笔技艺,和丈夫一起经营着一家名为“积文斋”的制笔作坊,在寂寞中默默坚守着这个古老的行业。

天下第一行书羲之《兰亭序》

关于张永福学习制笔,有一个很传奇的故事。说张永福年轻时在师父家里学徒,他天资聪颖,不管什么事都上手很快,没过几年便觉得自己了不起了,认为已经学到了师父的全部本领。

绝技在身的师父明白,张永福做出来的笔还存在不少问题,普通人用没问题,但要符合高端市场的需求,还大有差距,代表不了新绛制笔的最高水平。但细心的师父也发现张永福已经满足于现状,难以再潜下心来磨练技艺了,这对于他技艺的提高是一个致命的阻碍。

有一天,张永福经过师父师母的房间,听到师父在说自己的名字,他停下脚步,偷偷地仔细倾听,只听师父说道:

“永福这孩子真是聪明,现在就把制笔的基本功学得差不多了,是个可塑之才。不过制笔这手艺啊,是一辈子进无止境的。我看他要是能再潜心学习十年,我就把祖传绝技都传授给他,你觉得怎么样?”

“我也同意你的看法,我也喜欢这孩子,咱家的祖传绝技非传他莫属。可就是不知道他能不能坚持得了十年之苦啊!”师母说。

“我有信心,这孩子一定行!感谢祖师爷给了我们这么好的一个孩子,我们的技艺后继有人了啊!”师父说的话动了感情。

天下第二行书真卿《祭侄文》

张永福偷听到师父师母的话后,很感动,他收起了以前骄傲自满的心绪,踏踏实实在师父指导下学习磨练制笔技艺。

转眼过了十年,张永福的技艺更加精熟,成为新绛最走红的制笔匠人,他的知名度与师父相比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了。

但他一直没有忘记师父和师母说的那番话。到了十年头上,他忍不住张口问恩师这个承诺什么时候兑现?

师父听了哈哈大笑,告诉张永福事情的来龙去脉:其实那天晚上师父师母说的话是故意让张永福听到的,用祖传绝技这个诱饵勾起永福的好奇心和钻研的劲头,这才有了他十年来的勤学苦练、刻苦钻研。

师父说:“孩子,祖传绝技你已经学到手了,就是你这十年来积攒在手上的功夫,你已经超过师父,可以自立门户了!”

张永福恍然大悟,翻身跪倒磕头,感谢师父的深情厚意……

天下第三行书苏轼《寒食帖》

无独有偶,创作我国古代十大名曲之首《高山流水》的俞伯牙学琴的故事,也与张永福制笔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话说春秋时期的著名琴师俞伯牙,曾经随成连先生学古琴。伯牙天性聪明,他很快掌握了各种演奏技巧。但是老师感到他演奏时,常常是理解不深,单纯地把音符奏出来而已,少了点神韵,不能引起欣赏者的共鸣。老师觉得他是可塑之才,决定设法把他培养成一位有灵性的艺术家。

有一天,成连对伯牙说:“我的老师方子春,居住在东海蓬莱山,他能传授培养人情趣的方法。我带你前去,让他给你讲讲,能够大大提高你的艺术水平。”

于是师徒两人备了干粮,驾船出发。到了东海蓬莱山后,成连先生对伯牙说:“你留在这里练琴并等待老师,我会回来迎接你的。”划船调头走了,过了十几天也不见踪影。

伯牙四处眺望,渺无人影,只看到周围波涛汹涌,山林杳邈,不禁无奈的摇摇头,长叹一声说:“先生把我抛在这小岛上,现在真的是在培养我的情趣了吧?”

伯牙情知寻人无望,只得坐下来安心弹琴。由于心有所感,外界又无干涉,于是一曲而成《水仙操》,灵性博发,加上他本来就具有非常好的基础,触类旁通,一通百通,相当于练武之人打通了任督二脉、参禅之人悟到了无上菩提一般,弹琴水平一日千里,迅速提高。

当伯牙用最高水平完美无误地弹完一曲《水仙操》后,成连先生驾舟出现了。原来他根本没有离开,而是隐藏在伯牙不远处。当他听到伯牙终于领悟了弹琴的灵性后,就回来迎接弟子了。

从此,伯牙鼓琴妙绝天下。

这两个故事都讲了一个同样的道理:做事必须心无旁笃、无欲无求,才能抛弃私心杂念,达到更高的境界。

【九洲芳文三区】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