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推荐情感故事

这是你容易被人左右的原因

2016-09-21  本文已影响61人  许小番

01

当我们所处在一个非常不确定、陌生的环境中,我们会去观察别人在做什么,别人的言语、神态、举止,往往会影响我们接下来所要做的事,也就是说我们会根据别人的意见、行为作为判断标准来做事。在人性上,这被称作“社会认同”

02

研究人员以社会认同原理为基础的手法,来消除不受欢迎的行为。能够让患有恐惧症的人摆脱极端的害怕情绪。

他们选出了一些非常害怕狗的学龄儿童,让他们看一个小男孩开心的跟狗在玩耍,每天观察20分钟,通过这样的展示,害怕狗的孩子们在反应上出现了明显变化,仅仅过去了4天,67%的孩子就都愿意爬进围栏跟狗玩耍了,等其他人离开了房间,他们仍然继续抚摸、逗弄狗。此外,一个月后,研究人员再次测试了孩子们的害怕程度。他们发现,孩子们的好转并未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有所减退,还比从前更乐意跟狗互动了。

03

人们又对另一组极端怕狗的孩子们作了实验,发现了一项极具实践价值的重要情况:要减少孩子们的恐怖情绪,不一定非得让另一个孩子在现场跟狗玩耍,播放电影片段也是同样的效果。倘若很多其他人都提供了相同的行为证据,社会认同原理将最为有效。

04

还有一个更有趣的现象,在不确定的环境中,我们在寻找“社会认同”的同时,其他人有可能也在寻找社会证据。尤其是在局面模糊不清的时候,人人都倾向于观察别人在做什么,这会导致一种叫做“多元无知”的现象。深入理解后,能帮我们解释一道在全国频频出现的谜题:受害者迫切需要帮助,全体旁观者却无动于衷。

一位20多岁的姑娘,吉诺深夜下班回家,在住所所在的街道上遭遇杀害。就在当地警察调查时发现了一些惊人的内情,原来吉诺并不是无声无息,一下子就死掉的。她遭受的攻击持续了很长时间,她受了许多折磨,弄出了很大的声响,而这一切就发生在大街上。令人难以置信的是,38名邻居从公寓的窗户里眼睁睁地看着,都不愿动动手指、打电话报警。

心理学家推测,现场有大量其他旁观者在场时,旁观者伸出援手的可能性最低。原因至少有两个,第一个原因很浅显,周围有其他可以帮忙的人,单个人要承担的责任就会越小。第二个原因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更有意思,它建立在社会认同原理上,并涉及到多元无知效应。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