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字裏藏醫——疼痛
“疼”是急性的、持續時間短的、淺表的、開放發散的、尖銳刺激的疼痛。“痛”是慢性的、長久持續的、深入的、憋脹的、鈍挫性的疼痛。
疼痛是主觀感覺,是內心的感受,它與客觀實際並不存在必然的因果關繫,也就是說疾病、刺激或者創傷不一定會產生難受的感覺,或者說人感到疼痛,並不一定是因為疾病、刺激或者創傷。
身體沒有創傷,在醫院裏做了各種檢查,查不出問題,但是疼痛不已的大有人在。現代醫學也發現了一種奇怪的疼痛,名為“幻肢痛”,就是一些做了截肢手術的人,經常會感到被截去的肢體的某個部位疼痛,西醫覺得奇怪,難以解釋,中醫則認為這是合情合理的。《素問·至真要大論篇》中說:“諸痛癢瘡,皆屬於心。”疼痛是發自內心的感覺,是心神的問題。它與肉體不見得等同對應。心肌缺血、心肌梗塞的病人,表現出來的可能是胃痛,或者是肩背、手臂的放射性疼痛。患急性闌尾炎的病人感覺到的也許是轉移、遊走性的腹痛,焦慮、憂鬱病人感覺到的也許是頭痛、目痛。
竊以為疼痛是自我的保護反應,是心神活躍、盡職工作的表現,“我疼故我在”。有疼痛,說明心神尚在,生機尚存。《靈樞·九針十二原》雲:“疾雖久,猶可畢也。言不可治者,未得其術也。”中醫針刺、中藥止痛效果很好,包括那些藏於民間,甚至被稱為封建糟粕的藥物療法,其原理精髓值得我們深入研究探討,掌握運用,如果拘泥於現代醫學的不治、死刑判決,去為病人實行安樂死的話,醫學進步的動力也就無從談起。另外,“上工治未病”,作為中醫大夫更應該發揮中醫查病於無形的優勢,替病人做早期診斷治療,以使麻木者有知覺、痛楚,使疼痛者安定。
不管疼痛多麽令人難以忍受,他總比麻痺要好。“我”臨床治療胃病多年,發現胃癌患者往往是近幾年絲毫不覺胃痛的人,而那些整天感覺、叫嚷胃疼的人,往往只是一些患有淺表、糜爛、潰瘍等不是很嚴重胃病的人。正所謂“歪脖子樹不倒,藥罐子長壽”。
就疼痛而言,陽性的疼痛感覺,人們一般平聲來表達,這就是疼。所謂陽性的疼痛,就是急性發作的、持續時間短的、淺表的、有灼燒感的、開放發散的、尖銳刺激的疼痛。相反的,陰性的疼痛感覺,人們一般用仄聲表達,也就是痛。所謂陰性的疼痛,一般是指慢性的,長久持續的、深入的、冷凝的、憋脹的,挫鈍的疼痛。
“痛”從疒甬聲,甬聲符兼義,“甬”為道路。人體經絡行氣,血管行血,如同甬道,一段壅厄堵塞,心神就會產生痛的感覺,喻不通則痛,痛則不通。“疼”為形聲字,發音音尾韻同“冬”,含義略微相近,喻冬日寒冷,收引凝滯氣血,容易導致疼痛。
比如有寒氣在脈外,使微血管拘急凝滯,導致“卒然而痛”,得溫熱則痛立止。寒氣進入血脈之中,寒熱相搏,痛則不可按。“寒氣客於腸胃之間,膜原之下,血不得散,小絡急引故痛,按之則血氣散,故按之痛止”。如果時間長了,血液凝滯,無法回流到血脈,日久形成了積。寒氣客於俠脊背之脈,也就是介於督脈與足太陽膀胱經之間的肌肉,會導致腰背頸項痛,並拒按。寒氣客於沖脈,沖脈起於關元,隨腹直上,由於寒氣阻滯氣機會,出現痛感並伴有臍下、臍旁悸動。寒氣客於足太陽膀胱經的背腧之脈,會導致背腧部位與內部相應臟腑同時相引而痛,經過溫熱按壓可以緩解。寒氣客於厥陰之脈,會導致,脅肋與少腹相引痛,嚴重的可以出現陰縮。寒氣客於大腿內側,上級少腹,會導致腹痛牽引大腿內側疼痛。
飲食生冷,會讓寒氣留在胃中,會出現痛而嘔的症狀。等寒氣移到了小腸,小腸陽氣受傷,無法沁別清濁,會出現泄瀉、腹痛。如果飲食過於辛辣,會使熱氣留於小腸,出現腸中痛,癉熱焦渴,大便堅幹不得出,痛而閉不通。寒氣深入到了五臟,會導致陰氣竭,陽氣未入,人會無故突然痛得昏死過去,直到陽氣來復,才會恢復知覺。
“我”個人體會,自覺疼痛為陽,經點按觸壓以後方覺疼痛為陰;疼痛拒按為實,喜溫喜按為虛;疼痛得熱減輕為陰,得寒減輕為陽;遊走流竄為陽,固定不移為陰;疼痛夜間發作或加重為陰,白天發作或加重為陽。
中醫學的高明之處在於,它觀察到無形的能量流動(寒氣、熱氣)與疼痛的關繫,還觀察到心神對疼痛的感知具有主觀獨立性。基於能量流動、聚集形成的中醫經絡腧穴理論,成為針刺、艾灸的基礎。
中醫針刺療法中有一種非常獨特有效的方法,叫做繆刺,簡單地說就是上痛刺下,左痛刺右。比如幻肢痛的病人,已經失去了左臂,但病人感覺左手小指外側疼痛(相當於手太陽小腸經)。對於這種情況,就要用針刺其右腳小趾外側的相應穴位(相當於足太陽膀胱經)。道理也很簡單,這兩個不同的位置,其實是受大腦(心)控制同一部位控制。就算是病人的四肢全失去了,我們還能在殘餘的身體上找到大腦相應的反射區、對應點,透過針刺、艾灸來緩解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