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学习效率与学习的稳定性算法思考

2017-08-28  本文已影响0人  jafer

今天学习CPA(注册会计师)的会计科目,自己的学习效率完全暴露了。

这事话说4个月前,我报了一门会计,早早的买了书,想着自己牛逼的学习能力,考过此证还不是手到擒来(虽然大家都说难,但那是对他们的)。

晃晃悠悠马上九月份了,想开始突击了。

先定一个小目标,一周看100页左右,5周全部看完上战场。

昨天我早起捧起了书,跑到社区图书馆去了。早上耐着性子看完了50页,下午完成没心力继续看下去了,在那刷手机。3点扛不住就回家了。

看看电影,吃个晚饭,再看个娱乐节目,一天over了。

今天早上看个电影,下午下定决心去了图书馆,看了两章习题。

结果是完全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不说只完成1/3的任务,就说习题集答题正确率10%,完全不堪入目。

--------------------------以上不是重点,Next-------------------------

想到两个问题:

1如何评估掌握了知识点?

2.如何在考试中稳定的得分?

掌握知识点可以用该知识点的答题正确率来判断,原则上随着答题量的增多,正确率是上升的,只要在某一点确认掌握就行,譬如正确率达到85%了。

关于考试得分在期望上我们通过 知识点的正确率*知识点分值来计算:

预计期望总分=sigma M(知识点的正确率*知识点分值)

在概率系统中有方差的概念,可评估出该分值的稳定性

先计算每个知识点得分均值An=期望总分/n

再计算分值方差s^2=sigma[(知识点的正确率*知识点分值-An)^2]/n

这里有个问题,即知识点间的可比性,因为知识点重要度不同导致基准不同,方差需要重新进行调整。假定100分值的试卷拆成100个格子区间,有些知识点占多个格子,即有下列公示

s^2=sigma[(知识点的正确率i'-期望总分/100)^2]/100

如果全正确,则s=0,

以上,后续待思考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